与学校为邻

金胶州 2018-12-12 00:00 大字
周光林

二零一八年九月,新学期开始以后,于家村小学正式并入了胶东街道办事处第三小学。屈指算来,从立校到现在有五十五年的历史。九月一日这天,有很多村民前来为校长和老师送行。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合班并校是为了整合教育资源,也是件有利于教育发展的好事,但真到了握手再见那一刻,双双挥动的手还是透着浓浓的难舍之情。那天下着雨,是秋雨,不大,绵绵的。

回望时光,五十五年,早已将学校和村庄融为一体。现在每当人们回忆起那段共同走过的美好岁月时,在村民的表述中,都用真诚的感激之情来回馈那个时代,回馈老师和学校。特别是我们这群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毕业的同学,每当在一起谈起学校和上学的经历时,有一个共同绕不过的话题,便是放在办公室门外的一口大水缸。

那是一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它曾经是学校的辅助饮水点,不仅滋润了我们的喉咙,也承载过我们儿时的快乐时光。

当时每天的用水都是由值日老师从一里地外的井里担回来。有细心的同学还能数出装满这口缸需要六担水。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其间没有任何学生挑过一担水,因为到井边汲水有危险,哪怕有万分之一的概率也不能让学生接触到。

那时的我们正处在一个能把冰凌子咬得嘎嘣作响的年龄。绕着这口甘冽的凉水缸,记不清在平静的水面上做过多少次鬼脸;也数不出有多少回喝完以后,再含上一口跑出去作为调皮的道具。即便如此,也没有学生受到过老师的呵斥。然后老师们再从水缸里舀出这被几百张小嘴折腾过的水,毫无顾忌地给自己做饭和饮用。

有时老师的关爱,简单地溶在极小的细节里,它无微不至。而在那时的饮水过程中,我们忽略了它的内涵。原来它是附在点滴的水中,装在了漾漾的一缸清水里。只有在岁月里,它才能映射出父母般的心怀,至今同学们还对那口水缸记忆犹新,它早已润进了我们的骨子里。

黄叶飘飘,秋意渐浓,整座村庄依旧坦然地平铺在这个色彩斑澜的季节里。由于缺少了校园的读书声,今年,它注定要收获一份孤独,但无论这份孤独多么寂寞,已掩盖不住于家村的欣欣向荣。

放眼望去,在胶北平原上坐落着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村庄,于家村便是其中之一。相比之下它不土还犹显“洋气”。这里有全国最大的辣椒批发市场,现代化的工厂,宽阔的街道,整洁的村容。近年来有许多朋友,用惊诧的目光审视过它的成就,用不同的理由,探究过它的发展过程。要回答这些叩问,我们得将记忆拉长,让时光再回到五十五年前。

一九六三年,在村子的中心,利用一座废弃的教堂成立了于家村小学,从此这座古朴的村落,跳跃着一颗蓬勃的心脏。这时的于家村走进新中国只有十数年的光阴,在村民流传的文化中,既有农耕文化的忠厚朴实,也有封建思想糟粕的残存,而这样的文化架构,已载不动日新月异的时代躯体。它是如此有幸,新文化,新思想,伴随着学校的落成,和它不期而遇。到七十年代学校规模最大时,常住有六十多位教师和周边村庄前来求学的七百多名学生。文化元素俯拾皆是,时时刻刻地影响着每一位村民,在学校举办的夜校里学习,不识字的青壮年村民都摘掉了文盲的帽子,继之于家村也成了昌潍地区第一批扫除文盲的村庄。简陋的篮球场上,是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村农民篮球队取得了全区第一名的成绩。沐浴着文化长风,渐渐地于家村造就了一个新时代的灵魂,也养成了一种平易和谐,积极向上的村风。这里,早已播下了求是,创新的种子,一遇阳光雨露,它便会茁壮成长。所以到了八十年代初,市场初具雏形,村民的经营思维里,处处闪耀着儒商的灵光,并且以一贯之于今天。

“向阳花木早知春。”健康的儒商经营思想,得益于五十五年来,学校对村庄的文化浸润,是文化支撑起了于家村的繁荣,我们这样回答朋友的叩问,够了吧。

“孔孟故里,文化之邦”“孟母三迁”“文侯所兴,有段干木,田子文之风”。每当听到这些已流传了数千年的语句时,让人坦然抒怀。我们将视野放宽一些来看,如今在胶州市的经济版图中,市委、市政府尽最大努力,引进大中专院校,这是一种多么富于深谋的发展智慧,畅想到毕业时,得有多少青年才俊留在胶州,发展胶州。得人才者,得天下经济。我们为这样的发展布局而喝彩。

文化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虽然学校和于家村渐行渐远,但人们已经有了比过去更为宽阔的求知渠道。不久的将来,处在临空经济区的我们或将成为城市居民。当和同学们谈起未来的居住地时,我告诉他们:我想找一个有学校的地方居住,与学校为邻,揽书声入怀,用以荡涤草敝之心。

新闻推荐

14市降雪,美景养眼麻烦也不断 胶州湾跨海大桥临时封闭,大货车倒挂沂河大桥

11日上午,在烟台市红旗路和南山公园附近,所有树木都被晶莹剔透的雪凇包裹,银装素裹,玉树琼枝,美不胜收,让人恍如进入...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