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生态“大花园”

青岛早报 2018-11-01 06:48 大字

今年以来,在经济转型升级、污染防治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青岛市坚持统筹推进、标本兼治,抓重点、克难点,生态环境保护各项目标任务进展顺利。在昨天结束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市环保局局长杨钊贤作了关于青岛市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下一步,全市将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加快建设生态“大花园”,更好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现状】

1-9月空气质量优良率84.2%

今年1-9月,青岛市空气质量优良率84.2%,同比提高7.3%。大气质量6项主要指标全部改善,其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同比改善11.1% ;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同比改善5.6%;二氧化硫(SO2)浓度同比改善28.6%;二氧化氮 (NO2)浓度同比改善10%;一氧化碳(CO)浓度同比改善8.3%;臭氧(O3)浓度同比改善10.7%。

前三季度,全市94个市级及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优良水体33个,劣V类水体14个。纳入省政府考核的11个断面,达标10个,超标1个,超标断面为李村河入海口断面。胶州湾水质继续改善,优良海域面积占比稳定保持在70%以上。通过不断加强涉重金属企业、危险废物、放射源等环境安全隐患管控工作,环境安全总体可控。

全市启动实施“1+1+8”生态环保组合行动,明晰污染防治攻坚战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深入推进河长制、湾长制、湖长制,健全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追责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提高绿色发展考核在全市综合考核中的权重5个百分点,达到13%;用于环境保护的市级及以上财政专项资金达2.32亿元,全市上下对生态环保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

【做法】

推进绿色发展和源头预防

通过出台一系列管理办法及规划,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和农业投入4大重点领域结构调整优化,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 1-9月,全市产能过剩行业实现零新增。在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全市严格落实每季度区市空气质量改善考核评估和生态补偿制度。全市240台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231台实现超低排放,剩余9台年内全部完成;排查发现的125台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实现清零。城市公交营运车辆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88%以上。

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市领导带头落实河长巡河制度,同时对16处县级及以上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专项整治,完成125个环境问题治理;划定298处“单村联村”农村重点水源地和58个省定贫困村农村水源保护区,保障饮水安全。通过突击检查、交叉执法、联合执法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精准有效打击,1-9月,全市环保系统共检查企业2.8万家次,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1467起,罚款1.05亿元,对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环境违法行为实施按日连续处罚3起,对排放污染物的设施、设备查封扣押3起,对造成严重后果的20起环境违法行为由公安机关实施拘留。全市不断推进生态环保领域改革,组织在全市镇街建立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从明年起每月对各镇街进行空气质量排名并向社会公布。

【问题】

生态环境改善还有“硬骨头”

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全市传统产业占比仍然偏重,还存在企业同质化、低端化的问题,化工产业入园率不高,部分入园企业管理不规范,存在雨污混排等问题。能源结构需要加快调整,一次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比重超过90%,能源消费仍然偏煤;扬尘防治工作还不够精细,部分建设施工、道路施工、园林绿化施工、物料堆场、裸露土地以及建筑垃圾渣土运输车辆等未按要求落实抑尘措施;河道管理职责不清、配合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部分区域污水管网不完善,城中村、城乡接合部雨污未分流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农村环境保护相对滞后,农村生活垃圾尚不能全部无害化处理,污水直排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需要,青岛市污水处理厂总体上处于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状态,污泥处置存在隐患;环境治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环境违法违规问题时有发生,有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处理。

【打算】

打好生态问题整治8场战役

下一步,青岛市将大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充分发挥环保督察的整改倒逼作用,加快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坚持源头防治、统筹兼顾、系统谋划,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新旧动能转换全过程,进一步发挥环境保护的监管、引导、服务作用,成立工作专班,加快调整优化产业、能源、运输和农业投入“四个结构”,做到“四减四增”:减少过剩和落后产业,增加新的增长动能;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加强宣传引导,促进社会公众积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为提高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根据国家、省部署,青岛市正在组织重点打好8场污染防治攻坚标志性战役,即打赢蓝天保卫战和打好柴油货车治理、黑臭水体治理、胶州湾及近岸海域防治、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危险废物治理和自然保护区等突出生态问题整治8场标志性重大战役。

【建议】

生态环保融入动能转换全过程

为做好常委会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青岛市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工作,城建环资委员会部分委员到市环保局、市北区、即墨区和西海岸新区进行了调研,书面征求了各方意见建议,召开了会议,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审议,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常委会提出,要进一步健全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要加强宣传引导,强化信息公开,加强生态环保科普宣传、推动全社会形成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与生态红线、城市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充分衔接,严格全域空间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和保护。坚持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新旧动能转换全过程,按照省委提出“四减四增”的目标要求,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调整。同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坚持投入同任务相匹配。

倒逼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常委会建议,结合青岛市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机制。要加强对生态环保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立改废”工作,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治保障。要深化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保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大力推动环境第三方治理,激活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形成生态破坏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与受损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倒逼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要全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综合监测能力,增强环境预警和应急能力。市、区(市)相关部门要明确生态环境监管主体,建立健全网格化监管体系。要加强监测质量控制,全面推进环境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业务管理信息化、信息服务智能化。要建立完善环境应急救援调度和应急指挥协作机制,加强应急监测装备建设,提升快速反应和事故现场应急检测能力,实现突发环境事件统一指挥,环境应急实现市、区(市)、镇街三级联动。

从源头上把住项目环境准入关

要注重源头治污,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摸清全市范围内的各类污染源数量、分布和排放状况,科学调整治污主攻方向,提升科学精准治污水平,推动污染防治向高质量发展。要从源头上把住项目环境准入关口,规范环评流程,提升环评效率和质量,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要打好“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环境质量水平。要加强机动车、扬尘和“散乱污”企业等治理,加大污染减排力度,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预警机制,保障公众健康。

常委会建议,重点消除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城市交通主要道路两侧居民使用散煤污染。进一步加大水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加强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雨污分流改造,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补充城市河道和景观用水,促进生态补水与生态修复。坚持生态管海用海,重视和提升船舶对大气和海水污染防控的技术和水平,不断改善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建立城乡土壤污染源管控名录,严控新增污染,逐渐减少存量。重视和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工作,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不断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

本版撰稿 首席记者 于顺

新闻推荐

险!老人农忙被机器切断左手 高速交警紧急护送就医,目前老人伤势稳定

半岛记者刘玉凡通讯员刘海报道本报10月31日讯10月30日下午,一位来自日照的断手老人赶往潍坊一家医院进行紧急救...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