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大秧歌 一、胶州秧歌的产生与形成
胶州大秧歌是流传胶州域内的一种边舞边唱的民间舞蹈剧种。最初叫“地秧歌”、“跑秧歌”、“三道弯”、“扭断腰”,解放后改称“胶州秧歌”,1956年参加山东民间舞蹈汇演,定名为“胶州大秧歌”。发源于原马店镇(现胶莱镇马店社区)东小屯村。
胶州秧歌产生的历史,可追溯到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当时战事频仍,兵荒马乱,居无定所,民不聊生。为了生计,不少艺人就以唱门子的形式乞讨谋生。当时,胶州北乡东小屯村,从外地逃荒来该村定居的赵家和马家两户人家,迫于生计而弃家闯了关东。据说在逃荒途中,男人身背腰鼓(即后来秧歌中的鼓子),女人身背针线包(即后来秧歌中的翠花),男孩打着棒子(即后来秧歌中的棒槌),女孩敲着小?(即后来秧歌中的小嫚),他们沿途卖唱,这些演唱的歌舞形式,就是胶州秧歌的初级阶段。
为了丰富演唱内容,后来又增加了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并融合了一些胶州地方特色的民间小调,边唱边舞,逐渐形成了一套表演的基本程式,这就是胶州秧歌产生的雏形。当时赵、马两家回到东小屯后,就把这种边唱边舞的艺术形式流传开来了。历经近百年的世代相传,这种边舞边唱的秧歌形式不断完善,至清同治二年(1863年)胶州大秧歌的舞蹈部分(即秧歌剧中的“跑场”也叫“圆场”)基本定型。
1、角色行当:鼓子、棒槌、翠花、扇女、小嫚。
2、表演形式: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剪子股、四扇门、四门斗等。
3、伴奏乐器:锁呐、堂鼓、大锣、?、铙、手锣。
4、吹奏曲牌:《德胜令》、《打灶》、《水浪音》、《八板》、《搧簸箕》、《冒失鬼》、《小白马》、《斗鹌鹑》、《小板》等。
1863年以后,随着秧歌的普及与发展,艺人的演出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舞蹈动作,又开始将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故事编成秧歌小戏,增加了胶州秧歌的趣味性。1884年,马店中村的秧歌爱好者纪鸣珂和本村殷洪琴二人,根据当地真人真事编成了第一个秧歌小戏剧本《裂裹脚》。该戏由楼子埠秧歌传人刘彩秧歌班排练演出,从此奠定了胶州秧歌戏的基础。后来胶州人所说的“秧歌戏”、“秧歌大戏”等统称秧歌剧(即秧歌中的文场)。
胶州秧歌戏唱腔曲牌有:《扣腔》、《锔缸》、《打灶》、《哭断桥调》、《上庙》、《南锣》、《登坡》、《男细腔》、《女细腔》、《小腔》、《老腔》等。胶州大秧歌由单纯的舞蹈演变成既有舞蹈,又有戏剧演唱的独到之处,是不同于其他秧歌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唱与舞有机结合的完美形式,也是历经三百余年长盛不衰的原因。
新闻推荐
不推倒重建 不另起炉灶胶州市“3+N”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观摩新时代文明实践胶东分中心□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者孙海战楠本报讯近日,青岛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