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战火中大海之滨的呐喊

青岛早报 2018-08-28 04:52 大字

近日,由青岛出版集团、青岛市作家协会、青岛文脉出版基金等主办的“萧疏与复甦”《青岛四十年代诗选》出版座谈会在出版大厦举行,著名诗人黄耘、林莽、刘福春、蓝野、谢颐城、纪宇以及青岛作协主席高建刚等参与座谈。与会者认为,在青岛的文学史上,上世纪40年代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前有30年代的黄金十年,后有卷入历史动荡的50、60年代,唯有40年代,鲜为人知,而《青岛四十年代诗选》的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白。

著名诗人黄耘亲临现场

在此次座谈会上,93岁高龄的著名诗人黄耘亲临现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黄耘是本书的主编,同时也是上世纪四十年代青岛著名诗人,虽然身体不适,但仍在家人的陪伴下从济南赶至座谈会现场。他极为动容地感慨:“《青岛四十年代诗选》经过30多年的筹划,现在得以出版,终于可以告慰我当年诗友们的期望了。 ”黄耘表示,《青岛四十年代诗选》展现了在战火频仍的岁月里,青岛本土诗人为争取自由、抨击黑暗、呼唤光明,在大海之滨唱出的心底最强音。书中收集了当年在《青岛时报》《青报》《民民民》《地瓜干》《新血轮》《青岛文艺》《海风》等报刊上发表的大量诗作。

黄耘祖籍胶州,1926年生于青岛,曾用笔名沉迟,活跃于20世纪40年代的青岛诗坛,1944到1949年间青岛林林总总的文学副刊如 《诗青年》《青岛时报——海歌诗刊》《治平月刊》《青报》等均留下过他的编辑身影。中学读书时就参与当年文学活动的青岛文化史研究专家鲁海在接受本书的编者之一赵夫青采访时说,“上世纪40年代青年诗人中,首推便是至今健在的开山鼻祖黄耘 (笔名:沉迟)。沦陷时期他就开始诗歌创作,抗战胜利后写作日臻成熟,作品曾在上海的《诗创造》《文艺复兴》等顶级刊物发表,出版过诗集《祭日》。 ”

出版历经三代人数十年

著名诗人栾纪是 《青岛四十年代诗选》出版历经沧桑的见证者,他在这本书的后记中透露,这部诗选是一卷纯诗歌性选集,从酝酿、编选到出版经历了三代人数十年的时间,“时间并不遥远,各种资料也没遭到破坏和掩盖,却经历了几十年才得以完成,无论当年的老诗人还是后来者、研究者,无不感慨。 ”

据透露,《青岛四十年代诗选》的编选工作由黄耘当年的诗友田风操办,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即请臧克家题写了书名。但后来因故搁置,田风病重去世,未竟的工作便落在黄耘肩上。2010年,文学评论家、《青岛文学》编辑部主任赵夫青正式开始筹备编纂青岛口述文学史,对这部作品予以关注,也使得黄耘和青岛四十年代的诗歌又一次出现在文学研究视野。

著名诗人、《诗探索》杂志主编林莽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拿到这本书非常受震动。恢复青岛上世纪40年代的诗歌历史,这部作品是三代人努力的结果,很多资料都比较难找到,作品的出版既有文学价值,也有一定的历史价值。黄耘先生的执着也让我们很敬重。《青岛四十年代诗选》的出版,填补了这一段空白。 ”

以诗为证兼具历史价值

“三代人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完成了《青岛四十年代诗选》的出版,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与会者认为,民国文献有95%都已经残损,老化、脆化非常严重,抢救这批史料的任务非常迫切,《青岛四十年代诗选》从故纸堆中找资料、做整理,兼具历史价值。

而就文学审美方面而言,上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青岛的诗歌景观大不相同,栾纪曾认为,立足社会各业,自发成立诗社,创办诗歌刊物,编辑以诗歌为主的报纸副刊,形成一个很强的诗歌磁场。在战乱频仍的岁月里,大批青年诗人在青岛报刊上发表了大量诗作,比如李瑛、圣野、田地、颉颃、杨唤、杨琦等。

青岛著名诗人耿林莽在读罢该书之后,欣然写下了《让诗为历史作证》,文中说,本土性、群众性、战斗性,是上世纪40年代青岛诗坛的基本特征,“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当然还是‘抨击黑暗,呼唤光明\’的篇章。他们之所以在阴暗的角落坚持发出诗的声音,不仅是为诗人自己,更是广大人民渴求光明与自由的一种‘灵魂的自救\’”,因而这些诗作,“不仅有诗的审美性,更有着为历史作证的重要价值”。

记者 周洁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胶州市新生代女企业家商会联合检察院举办座谈会

8月24日,市工商联直属新生代女企业家商会联合市检察院举办了以“助力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为主题的...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