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踮脚尖趴柜台 现在动指尖购全球 ——购物记忆见证时代变迁

金胶州 2018-06-20 08:38 大字

刘 洁

对于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我来说,对改革开放以来身边的变化感受颇深。儿时生活在农村,购物对我来说是费劲的“踮脚尖”,是父母的奖励,是小伙伴们羡慕的眼神;可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购物是简单的“动指尖”,是随时随地,是随心所欲,简单而平常。

记得小时候,合作社距离我们村三四里路,当时大人们也不常去买东西,一年也去不了几回。有时奶奶、爸爸、妈妈去买生活必须品,如盐、酱油、黑糖时,会给我捎几毛钱的糖,一毛钱大概五颗糖。当时收藏糖纸成了我的爱好,糖果都是用纸包的,大家叫它“洋糖”,看来是个稀罕物,糖纸上印的或是动物、或是花草,非常漂亮,村里的小伙伴们非常羡慕我,经常来家看我收藏的各式各样糖纸,我也会把舍不得吃的糖果分给伙伴们吃,有重样的花糖纸也送给伙伴们收藏。

合作社我只有到快过年时才去,父母带着去扯几尺花布,母亲亲手给我做过年的新衣服。想着四五岁时,我第一次去合作社,那柜台好高好高,踮着脚尖都够不着看那花布的全貌,母亲给不爱笑的售货员求情,这个布能不能往下拿拿,好让孩子看看喜欢哪个花色,售货员最终也没同意。想看看摆在货柜上的物品,如果只看不买,都是要遭白眼的。小时候,那些站柜台的售货员可是个好工作,村里人都羡慕的不得了。他们风吹不着雨淋不上,还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一些洋玩意儿,村里人对新奇的东西都叫洋东西,火柴叫洋火,搪瓷盆叫洋瓷盆,蜡烛叫洋蜡等等。记得我上初中时家里用的还是煤油灯,学校的晚自习也用的煤油灯。

收音机这个当年的大件,就是父亲带着我从合作社买来的,当时的售货员阿姨问了好几遍,你确定要看,确定要买,父亲说:“想买,我们先听听。”售货员很不情愿地拿下来,她一直拿着,未放下,装上电池,扭转旁边的旋转按钮,说:“你听听,没问题。”当时五六岁的我多么好奇,声音从哪里来?一直踮着脚尖,抬着头,想看个究竟。父亲看着我好奇的样子,说:“给咱买回家吧!”我蹦了好几个高,再去看看,使劲地点头。回家后,这个收音机一直陪伴了我十多年,每天的“小喇叭开始广播了!”是我最爱听的节目,奶奶听秦腔,妈妈听评书,广播在我家的使用率可高了。

说到合作社,当年还流传着一个笑话,记得当时村里的大哥哥打赌,看谁能逗笑了那些售货员,他们到合作社问售货员:“大姐,有没有皮裤头?”最漂亮的从来都不笑的售货员问了好几遍,“什么?你们说的什么?”听明白后她笑得前俯后仰。冷艳高傲的售货员笑了,也说明在当年物质不丰富的年代,这是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物质充裕,精神富足,而且都变得越来越便捷,变得越来越平常。再后来商场里高大的柜台不见了,取拿方便的各种各样的超市应运而生,豪华商场越来越多,物品也越来越丰富。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商务、电子平台的发展,购物更是随时随地动动指尖就可以实现了。

世界很大,世界也很小,一部手机就能装下,动动手指就可以在整个世界遨游。任何物品,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大到家电、家具,小到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通过网络,在电脑、手机上购得。

儿子今年已上高中,对于购物,他没有经历过我小时候的事情,也不能理解改革开放之初当时小孩的心情。他出生以来,胶州市的商业就越来越繁荣,从商业大厦、金州大厦,到利群、国货、佳乐家,没有了大柜台,开放式的购物环境,想买啥随意看、随意拿,好像不花钱似的。这么开放自由的环境,也已经不是新时代这些孩子们购物的理想环境了。

网上购物已经成了儿子的习惯,也成为新时代很多人的习惯,学业越来越紧张,无论需要买书,还是衣服、零食,他都会在上完晚自习回家或者周末休息时,10分钟内就会自己选好物品,非常简单而迅速。

快递公司养富了多位老板,有的公司已上市,这是从快递业发展我们反观网上购物。无论是全球品牌数码家电、居家护理等,还是国内的任何物品,大闸蟹,猕猴桃、石榴,想买什么就有什么。都可以从多个网站选择购买。从每天物业上堆放的快递我们也可窥见一斑。购物现在就这么容易、这么方便。只要动动指尖,就可逛遍全球市场,买遍全球物品。

新闻推荐

青年企业家商会关爱慰问老人

近日,市青年企业家商会来到胶西镇敬老院,开展关爱慰问活动,为老人送去饼干、牛奶和粽子等慰问品,并祝福他们健康长寿。青...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