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大港与汉堡维林公司

青岛早报 2018-06-17 06:26 大字

[摘要]【贸易之港】

德国租借胶州湾后,建造一座可以通行大型军舰、远洋客货轮船的现代化港口便成为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之一。在此之前,虽然早在章高元驻防时期就已建造了一座伸入大海的栈桥,但这座简易的军用码头仅能靠泊吃水很浅的小型船舶。经过德国海军测量部细致考察与勘测,这座现代化港口最终选址建在胶州湾内,因为在那里船舶夏天能不受东南季风和可能到来的台风影响,冬季也可以躲开强劲的北风。

筑港第一步是建造一座巨大的半圆形防波堤,以保护港内锚地免受北风的影响。这座大防波堤的建造开始于1898年10月29日,工程指导工程师为马格恩斯(Magens)。 1899年,防波堤的建筑工程由广包公司(F.H.Schmidt)接手。

总督府筑港工程部的首位负责人是格奥尔格·格罗姆施,他是受海军部建港顾问埃米尔·莱希滕的派遣,在1898年5月16日来到青岛,直至1903年离开。格罗姆施制订了整个大港,包括后来的半圆形大防波堤和I、II号码头的建设规划。 (格奥尔格·弗兰西斯和阿尔弗莱德·盖德兹也各自绘制了关于大港的建设规划,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规划都被格罗姆施否定了。 )格罗姆施和总督府都认为,大港应交由一家私营公司来建造。因此,大港的码头工程是来自汉堡的维林公司(C.Vering& Co.,旧译回利格公司)所负责的。 1875年,维林还是不来梅的一个铁路工程师,但后来他转行从事港口工作。 1879年,维林在威廉港参与了海军码头的大规模扩建工程,1883—1889年,他在汉堡建造了3个远洋轮船的港池(耗资1000万马克) 。之后,他还参与了耗资3200万马克的北海至波罗的海的运河工程。1898年11月23日,维林在汉堡和海军部进行了首次会谈。会后,维林说,他愿意负责建造青岛港,他会把工程师施迪克弗特(John Stickforth)派往青岛。施迪克弗特在1896年曾考察墨西哥和危地马拉,但他在1899年来到青岛后,只看了看施工现场就离开了。

显然,他和格罗姆施或者叶世克总督不合,所以总督府取消了与维林公司的合同。但是柏林的海军部已无法再找到另一家愿意建造青岛港的德国公司。维林问施迪克弗特:“这项工程的造价会有多高?”施迪克弗特的估计是8,501,000马克。但维林说:“这根本不够”,并向德国海军提出了他的报价:9,519,250马克。

在经过长时间的磋商谈论后,1901年3月25日,德国海军最终在汉堡与维林公司签订了合同,同意支付9,336,840马克的建港费用。正如目前所知的,码头工程是由施迪克弗特和他的助手弗里德里希·施瑙克(Friedrich Schnock)负责建造的。 I号码头在1904年3月6日投入使用,II号码头在1906年。在结束了青岛港的建设后,施迪克弗特约在1910年离开青岛。在此之前,施瑙克已先于在1907年回国。

1914年11月,日本占领青岛,但这并没有彻底地隔断青岛港与德国的联系。 1925年,受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的邀请,当年的筑港工程师施瑙克又回到青岛,并从1927年2月起担任青岛港的顾问工程师,直至1937年他在青岛去世。就在施瑙克去世的前一年,于1934年开工的大港III号码头在2月10日举行了竣工典礼,而这项工程同样是由来自德国的工程师沃尔特·伯特舍尔(WalterBoettcher)负责建造的。 □王栋

新闻推荐

约你笑还是要你哭?

半岛全媒体特派记者黄靖斐一年一度光影梦,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6月16日正式拉开了帷幕。电影《我不是药神》和《动物...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