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理文与胶海关

青岛早报 2018-06-17 06:26 大字

[摘要]【贸易之港】

早期的胶海关位于今天的兰山路上,历经百余年的岁月风雨,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如今的这个位置上,已经耸立起一座任何人都需要抬头仰视的商检大楼,人们则只能从留存至今的历史影像中去找寻那座曾经的旧港海关。

在德国人来到胶州湾之前,于1862年开埠设关的烟台东海关曾在青岛口设常关分卡。根据1898年10月10日由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RobertHart)送各国总理衙门的关于胶州设关征税的申呈中所载,德国曾计划把青岛变成一座不设关征税的自由港,但后来权衡利弊,又希望能参照英国九龙海关的模式在胶州湾设关,不过前提是这座海关的税务司必须由德国人来担任。于是,赫德委派了曾任其私人秘书的宜昌海关税务司阿理文(ErnstOhlmer)以调查员的身份来到青岛筹办设立海关,随后总税务司署又调派洋员4人、华员8人来青协助其工作。

鉴于此前英国在香港设关上面的一系列弊端和麻烦,阿理文等人明白,他们必须设计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方案,这项制度既能为商人们提供方便,让他们依法纳税,又不至于侵害青岛作为一个自由贸易港所应享受的一切利益。于是,在阿理文等人的努力工作下,一种新的模式,即在德国自由港上设立,并受到德国政府保护的中国海关诞生了。

1899年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廷与德国驻华公使海靖在北京签订了《会订青岛设关征税办法》。26日,总理衙门原则上同意了在青岛设关的方案,同时提出了几点修改意见。 3天后,赫德回复总理衙门,认同了修改过的文本,并通报补授阿理文为胶海关税务司。

阿理文初来时,青岛的大部分地区还处于一种未开发的原始状态。胶海关租用了原东海常关青岛码头的四栋平房,作为其临时的办公室和宿舍。不久,胶海关在距栈桥西侧的临时码头一个街区的坡地上购买了一块约为13.3亩的土地,计划用于建造正式的海关办公楼和关员公寓。 1901年8月,一幢有着漂亮的屋顶,在入口处的阳台下方书有“胶海关”三个大字的二层小楼落成。在它的西面是前后两座样式统一、带有券廊式拱窗的公寓楼,办公楼的北面还设立了临时货场。除此之外,胶海关还在奥古斯特-维多利亚湾(今汇泉湾)西北的山坡上购买了两块土地,先后建造了税务司阿理文的官邸和高级帮办艾瑞时(E.O.Reis)的房子。根据华纳的观点,包括海关办公楼、税务司官邸在内的海关建筑,均由阿理文本人设计。另外,青岛的跑马场、1900年义和团之前的北京海关以及欧洲各国的驻华使馆也都是阿理文的作品。

1847年,阿理文出生在德国希尔德斯海姆(Hildescheim)附近的伯特恩(Betheln)。成年后,阿理文成为一名水手,并去过许多地方。不过他来到中国的经历却颇有戏剧性。一次航行,阿理文乘坐的船在中国近海因触礁而沉没,他抓住一块木板,被海浪冲上了海岸。阿理文选择了留下,他学会了中文,并靠当照相师为生。 1868年3月,21岁的阿理文成了中国海关的一名雇员。 1870—1872年,他在上海工作期间,撰写了一份关于鸦片贸易的备忘录,这份备忘录引起了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注意。赫德认为,阿理文是个有才能的雇员,就把他招至北京,做自己的私人秘书。在任赫德秘书期间,阿理文收集了大量的中国古瓷器。 1887年他成为粤海关的税务司。后来他又曾担任北海、佛山、北京、澳门及宜昌等不同城市的税务司,直至来到青岛。

1906年,随着山东铁路的全线通车和大港各码头开始陆续投入使用,青岛贸易中心也开始渐渐地转向了拥有先进的装卸设备、深水泊位以及更大仓储场所的港口一带。海关的工作重心也随着开始转移。1911年,在10年前建造的海关办公楼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地理位置上,都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因此,向总税务司申请在大港入口的北侧建造了新的海关大楼。阿理文在青岛一直工作到1914年5月,是月他退休回到了家乡希尔德斯海姆。 1927年1月1日,阿理文去世。他收藏的那些中国古瓷器捐给了希尔德斯海姆市的罗默尔-佩利扎乌斯博物馆。

位于霍恩佐伦大街的旧海关成了宿舍。1922年,青岛接收期间还一度成为胶海关监督公署的驻地。 1938年1月,日本海军强行占有了旧海关三分之二的土地,拆掉了旧海关办公楼,用于建造海军军官俱乐部(水交社)。不久后,由日本军方扶持的伪政府就把这块地全部送给了日本人。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旧海关所在地被美国海军占有。 1992年,当年海关保留下来的最后一座公寓楼被拆除…… □王栋

(注:本版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

新闻推荐

中云街道开展“理论宣讲进村居”主题故事会活动

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化身边人。五月下旬,中云街道在胶州七中成立了宣讲志愿者协会,协会成立后立刻深入村居开展宣...

胶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胶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