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青岛获批组建旅发委 将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和区市政府,整合现有资源推动旅游跨越式发展

半岛都市报 2016-08-16 00:00 大字

半岛记者郝园园报道

本报8月15日讯记者8月15日从全市旅游专题工作会议上获悉,省编办已经正式批复本市组建旅发委,目前正在推进。下一步,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作用,进一步促进部门联合、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建立符合现代旅游业发展规律的“综合产业综合抓”的体制机制。

为何要组建旅发委?省人大代表、青岛城投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岛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整合,而且旅游行业管理无序、混乱,需要成立“旅发委”来进行综合指导管理。

“旅游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当前各国、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显著特点。而青岛市在产业深度融合方面仍有很大差距,由于现有资源归属多个行业主管部门,统筹对接工作遇到诸多困难。”程波举例说,海上旅游开发的码头规划、船体检验、营运管理等分别涉及到规划、海事、交通等多个部门,协调难度很大,多年来一直处于低端开发、无序经营状态,与海滨旅游资源优势极不相称;旅游与相关产业特别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仅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融合度较低。

在城市“大旅游”格局下,由于旅游部门的职能仍局限于“行业管理”,已经难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机构,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和区市政府,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来推动青岛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记者采访得知,传统的旅游局模式为大多数地区所采用,目前占主流地位,它是按照传统产业体系进行职能划分,只限于旅游“行业管理”。这一模式最大的不足是旅游管理仍停留在“小旅游”、“小产业”状态,与当前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新兴业态不断发展的趋势极不相称。据程波介绍,很多城市比如北京、杭州、三亚以及省内的枣庄等地已经探索建立“旅游委”或“旅发委”。

业内人士分析,在经济新常态下,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会越来越大,加强旅游业统筹协调机制,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是大势所趋。

据了解,除了青岛之外,济宁、日照、莱芜等三地也获批组建旅发委。组建旅发委之后,青岛等四市的旅游有望从单一部门推动向部门综合联动转变。青岛目前正在积极组建旅发委,下一步,将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作用,进一步促进部门联合、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建立符合现代旅游业发展规律的“综合产业综合抓”的体制机制。

打造全域旅游,破解“三冷三热”

半岛记者郝园园

8月15日上午,全市旅游专题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打造青岛全域旅游,破解青岛旅游业“三冷三热”难题,并对乡村游发展提出了要求,改善乡村游布局,提高乡村游“重游率”,推出系列乡村游特色小镇。

探索水上飞机等高端项目

青岛市将积极推动旅游业“空间布局由沿海一线向全域延伸、多点支撑转变;产业发展由单一业态向多业深度融合转变;结构类型由传统观光为主向休闲度假为主转变”,强调要着力破解旅游业“三冷三热”的问题(夏热冬冷、昼热夜冷、南热北冷)。

据悉,青岛市目前已经确定了“三城两线四片区”的全市总体旅游发展规划。下一步,要着眼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发展目标,围绕青岛的滨海度假旅游特色,大力引进、培育和建设旅游大项目,特别要重点发展高端旅游休闲度假项目。

现在老城区的前海一线岸带已经不再适宜新建大型游乐项目,类似海洋公园等大型项目应当尽可能落地在西海岸和即墨、崂山两翼。要重点抓好万达东方影都、唐岛湾海上嘉年华、康大海洋梦工厂(海洋公园)、邮轮母港片区等海洋特色旅游项目的建设运营,探索发展低空飞行旅游、水上飞机等新兴高端项目,努力实现传统旅游产品的优化升级。

根据要求,青岛市规划、国土、旅游等相关部门要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将旅游规划纳入到全市规划的“大盘子”,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旅游景区和最大的旅游产品来规划、建设和管理,从整体上提升青岛的旅游产业。

乡村旅游“重游率”仅为10%

根据测算,青岛的乡村旅游“重游率”为10%左右,而成都是45%以上,发达国家高达80%。记者了解到,2015年,青岛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831万人次,同比增长2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19%。从横向看,与杭州、成都等城市相比,青岛的乡村旅游无论是接待游客量,还是旅游收入都还有一定的差距。

“总量的差距反映的是青岛市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上的不合理。”据青岛市副市长黄龙华介绍,目前青岛的乡村旅游大多还局限于田园、果园、民居、林场等浅层次的开发利用,停留在观光、采摘、农家宴、渔家宴等层面,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总体上还处于低端,存在着经营模式雷同、产业链条短、体验程度不高等问题。

为了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青岛市专门制定了《青岛市乡村旅游专项规划(2015-2020)》,着眼于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和附加值,立足当地资源特色、产业优势和生态环境,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融入现代元素,大力培育发展生态、绿色、高端乡村旅游项目,打造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文化、产业特色的精品旅游小镇和特色旅游村。

全域旅游念好青岛“山海经”

半岛记者李晓哲实习生李雨璇通讯员李博报道

本报8月15日讯8月15日,市政协在八大关小礼堂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围绕“改善服务环境,提升青岛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座谈协商,12名委员和专家学者结合实际,为旅游发展建言献策。

市政协常委、民建青岛市委驻会副主委王继尚首先发言,他认为青岛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国内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应该借鉴杭州等先进城市经验,通过品质提升壮大旅游产业。“要加快入城口及交通枢纽大型旅游换乘中心建设,形成地铁、公共汽车、出租汽车、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车五位一体城市大公交体系。”

山东省民营企业家协会秘书长王涛建议,由各企业自愿组成“旅游商品开发行业协会”,研讨制定旅游商品发展规划,还要设立旅游商品开发专项基金和开发奖,鼓励企业和个人设计、研发旅游新产品。对已有的旅游产品,则要加快更新换代。他举例说,流亭猪蹄青岛人爱吃,但对于部分游客来说,一是口味可能未必适应,二是携带不便,就要在这些地方改进,符合外地客的“口味儿”。

青岛金石旅游规划院院长丁健建议,统筹考虑胶州市板桥镇、黄岛区琅琊台及市北区邮轮母港城等选址,以海陆丝绸之路交会点为特色,建设“丝绸之路旅游主题公园”,打造一个亚太与亚欧地区邮轮过往青岛游客的必游点。

■旅游大数据岛城去年接待游客7200万人次

据悉,去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7200万人次,增长7%,其中入境游客133.8万人次,同比增长4.5%,入境游客消费91797.9万美元,同比增长11.6%;实现旅游总收入1200亿元,增长13%。今年一季度,接待国内外游客1172.61万人次,增长8.71%,实现旅游消费总额187.04亿元,增长13.48%。两年来,争取省“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战略资金8000余万元,用于银海海上游览集散中心建设、大珠山景区游客中心建设、胶州少海大沽河博物馆和游客中心建设、崂山风景区通信电缆工程、邮轮母港基础设施、琅琊台风景名胜区改造、蓝色硅谷滨海景观整治等7个公共服务项目。

新闻推荐

赴胶州市考察,收获真不少

考察团参观胶州市胶西镇安全生产监察中队建设情况。半岛记者李潇报道本报讯为更好地做好高新区安全生产执法工作,8月5日,由安全城管执法局副局长刘昕带队,一行6人前往胶州市安监局进行了学习考察...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