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赶考” 永远在路上(一)

金胶州 2014-08-11 08:26 大字

编者按

镇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战场,今年以来,我市各镇办干部作风转变、服务提升、机制创新、经济转型、民生优化、科学发展、亮点纷呈。本报特推出《科学发展看镇域》栏目,报道镇域发展典型,从镇域进步感受全局发展,追寻全市科学发展的清晰足迹。

今日起,本报刊发来自李哥庄镇践行群众路线,实现科学发展的系列报道,关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镇建章立制、强基固本;外引内提、转型创新;完善功能、提升城镇;乡村文明、美村惠民的典型经验和丰硕成果。

“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李哥庄镇建章立制,涣散班子整治、网格化管理、企业联村帮联共建,用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将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延伸至最基层,将为民服务送到千家万户、送到百姓的心坎里。

建章立制 标“雷区”划“红线”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李哥庄镇相继出台《李哥庄镇班子决策重大事项议事规则》、《机关效能“一岗三责”考核办法》、《管区工作考核办法》、《村级重大事项“六议三公开”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形成了严格的日常管理制度,划出“红线”,标出“雷区”,架起“高压线”。不仅用制度管住干部的行为、用机制规范权力的运行,也在群众心中竖立起一把评判机关作风与效能的标尺。

(下转第二版)(上承第一版)

为将制度落到实处,从“抓典型、转作风、提效能、强服务”入手,纪委联合党政办成立巡查组,不打招呼、不定时间对各部门,各村到岗在位、服务态度、办事效率进行督察。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要追究责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巡查结果每周一通报。有规必依、令行禁止,没有特权、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重点突破,抓好关键环节。着重加强监督小城市服务中心的窗口单位,严格执行绩效考核管理规定,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媒体监督的作用,开展星级服务窗口和星级服务标兵评选活动,坚决杜绝“脸难看、门难进、话难听、事难办”不良风气,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沉底访亲 用脚步丈量民意

“老李呀!你怎么没戴安全护具啊,这里的安全出口不能堆放杂物,要马上清理干净,留出空间……”。近日,李哥庄镇包企干部刘尧在工业园内一木制品企业,现场检查督导企业夏季用电、用火、消防安全情况,不放过每一个安全生产死角。针对木制品制作要经过原料加工、烘干、包装运输等多项环节,各个环节均容易发生火灾事故。刘尧临走前还不忘嘱咐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人说:“一定要注意定期检查线路,以防止线路老化引起火灾。”

“要想把服务和管理做到位,就必须把干部责任具体落实到位。”李哥庄镇党委书记王勇认为,必须强化干部责任,形成刚性机制,通过推行网格化管理,实现对村庄、企业和群众无缝隙、零距离服务,使党员干部人人担责,个个有为,做到守土有责,人手一块“责任田”。

双脚带着感情去,一心装着思路回。这是网格员在“大走访”活动后的普遍感受,机关人员不仅将百姓的民情、民心、民怨整理成民情日记,填好走访意见登记表,同时也记到了机关干部的心中,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截至目前,镇、村干部走访联系群众6800余户,现场办理办结事项1010余项,为民代办服务事项620余项,受理办结群众反映强烈的诉求100多起。

村企共建 共搭互助“连心桥”

创新开展机关干部联村促稳定、联企促安全、联新促和谐、联户促民生“四联四促”活动和企业联村助建设助发展、联户助就业助弱困“双联四助”活动,成功解决了改造回迁、贫困大学生家庭救助、村内基础设施完善等民生难题。

在各管区与村庄的共同努力下,企业通过吸纳村民就业、现金资助,提供免费服务等形式对村庄进行帮扶,效果十分显著。黄家屯村企联合党委成立了“尚德爱心基金”,由六个党支部以及辖区内热衷于公益事业的爱心企业共同出资,筹集爱心基金16万元,用于定向帮扶救助村庄困难家庭、企业困难员工,奖励村庄、企业新考上的大学生以及表彰对村企做出贡献的优秀个人等。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稳住脚,安住心,企业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名单提报到村,党委出面向附近的三屯小学、李哥庄镇第二小学等学校协商解决上学问题。在大屯管区负责人和村庄的联合努力下,颐中烟草有限公司已与毛家庄达成帮扶协议,决定帮助毛家村硬化道路13000平方米。(王哲)

新闻推荐

胶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胶州市2013年市级财政决算的决议 (2014年8月14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通过)

...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