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以制度和标准来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新体系,率先用“乡村文明行动”分类推进村庄创建——文明之花遍地开 乡村面貌气象新

金胶州 2014-06-20 11:40 大字

王炳慧/摄6月16日,置身于三里河街道办事处刘家村,让人感觉心旷神怡。大街小巷敞亮干净,路旁柿树、石榴迎风摇曳,墨绿的垃圾桶像整齐的士兵,隔不远就有一组。身着橘黄马甲的保洁人员正清扫着小巷。“像刘家村这样干净整洁的村在我市并不新鲜,村里配多少保洁员、多少垃圾桶、绿化怎么搞,市里都有标准,你不用挑不用拣,随便走随便看,都不差。”市环卫处副主任张征光自豪地说。

垃圾收集有标准——

到村时间前后不差五分钟

每天早上4点,胶东街道大麻湾三村李祥臣、韩加敏等8名保洁员便结伴推上小车,挨家挨户收垃圾了。收集起来之后,集中放置到位于204国道边上的垃圾存放点。

李祥臣等8人受雇于村里,每月800元工资,任务是维护大街小巷的卫生、基础设施。“工资办事处负担600元,村里负担200元。”村党支部书记张雷说,麻三村大,近800户,坐落散,以前家家户户的垃圾处理是个不小难题。现在村里统一为各户配发小垃圾桶,村民早晚两次将自家垃圾桶放在门前,村保洁员早晚两次统一收集。为了避免垃圾撒漏、异味,村里特购买了8辆封闭式的保洁车。

这边挨家挨户地收集,那边市环卫处的驾驶员张振东,凌晨2点半就沿204国道一路驶来,先是到三角湾头村,然后南庄一村、二村一直到四村,到达大麻湾三村时,正好李祥臣、韩加敏他们已把垃圾集中到了村头。“一趟下来,要跑30几个村、5个多小时。我们有标准,几点到哪个村,前后不差五分钟。”张振东说

市建设局局长汤德华告诉笔者,按照每15户一个的统一标准,全市农村配备垃圾桶1.5万个。按照每100户一人的标准,像李祥臣他们这些村级保洁员,共配备3548人,“实现了全覆盖。”

张征光说,我市共有两支环卫车队,一支负责城区,有32部;一支负责农村,有17部。全部是新式后装式压缩垃圾车。其中跑农村的因为路途远,大都是12吨的大型车。“一天进场垃圾大约600吨,其中农村约占三分之一。”而收集的垃圾,全部运送到城区北部的垃圾填埋场,采取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

为解决垃圾车运输路途远、费用高问题,我市投资1500万元,分别在胶西、胶莱、洋河、里岔、铺集规划建设了5个垃圾中转站。设计垃圾日运转能力每个150吨,覆盖周边30公里以内的村庄。“把垃圾压缩为20多吨重,类似于集装箱大小,一车顶现在的两车。”

另外,我市还给每辆垃圾运输车都装上了GPS定位系统,“几点出发、几点到哪个村、每天跑没跑、跑了几趟、途经哪里都一清二楚。”市环卫处督查科科长乔会先说,“都是标准化操作。”

与此同时,一个淡出人们视野多年的机构在各镇办重新挂牌。去年10月8日,“阜安街道办事处环卫所”正式成立。此后不久,各镇办环卫所纷纷挂牌,“目的就是强化各镇办环境卫生的督查管理。”市建设局工作人员说。

污水处理难题咋攻克——

“1+10+N+X”污水处理模式

对于乡村环境卫生的改变,我市远未满足,持续深化提升,在全省率先把农村污水处理提到了议事议程。

日前,胶州首座村级“太阳能”污水处理厂在胶莱镇南王疃村建成并投入运行,覆盖周边7个村庄的2000多户居民。

“现在家门前都有污水沉淀池,有了脏水直接流到里面,污水实现了统一处理,很方便。”南王疃村张培玺大爷正在乐呵呵地洗菜做午饭。

笔者在南王疃村污水处理厂看到,这座新型村级污水处理厂包括污水处理区、太阳能发电区、人工湿地区等,每天可处理污水100吨。整个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地埋式处理方式,污水经过厌氧菌的吸附、人工湿地处理等多道处理程序后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可用于生态鱼塘养殖、园林用水、公厕冲洗等。

据了解,这个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全部用太阳能发电,可以满足污水处理厂日常用电需求,真正做到了生态、节能、环保。而像南王疃村这样建到村的污水处理厂,在我市偏远村庄多有规划。

市环保局局长吴焕香说,“相比城市而言,农村居住相对分散,铺设统一管网不现实,存在污水收集难、管网投资高、占地面积大和施工不便等突出问题。对于农村污水的收集和处理,我们采取了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说,我市采取的是“1+10+N+X”污水处理模式。其中,“1”是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10”是区域集中污水处理模式,共10座乡镇污水处理厂;“N”是区域小集中污水处理模式;“X”是分散型污水处理以及原位污水处理模式,包括农村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和原位污水处理设施等。

吴焕香表示,到今年底,全市60%的村庄要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到2016年,对未完善污水集中处理系统的工业聚集区实行区域限批。

目前,全市各镇办已经有5座污水处理厂在运行,总处理规模为每日12.32万吨,覆盖范围为105平方公里,可辐射121个村庄。此外,在镇办还有5座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

在污水处理厂较早投入使用的里岔镇大孟慈村,村民周茂栋说,“以前家里养牛养猪到处臭烘烘,现在全村都铺上了暗管,所有生活污水都汇集到村污水处理厂了。”

据介绍,该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能力是每天100吨,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直接灌溉农田。

“美丽胶州”怎么建——

“标准”细化,能赶超能提升

我市把“乡村文明行动”作为改善城乡环境的总抓手。怎样才算达标?细化的标准给出了答案。

在乡村文明行动中,针对不同村庄特点,我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乡村文明家园卫生洁净村、达标村、示范村和特色村创建活动,并制定了相应的详细创建标准。在全省率先用“乡村文明行动”标准规范村庄创建。

市文明办工作人员庄孟坤介绍,以卫生洁净村为例,我市确定了合理配备垃圾桶和保洁员队伍,垃圾实现日产日清,村内干净整洁等6条详细标准,从垃圾清理、禽畜圈养、秸秆堆放、生活污水处理,道路两侧、沟壑两侧等卫生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同卫生洁净村一样,达标村、示范村和特色村均有其详细的创建标准。庄孟坤说,立足让每一个村庄有目标、有提升,科学制定和细化文明村庄的创建标准,做到村村行动、梯次推进,共建美丽胶州。“以前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现在有了标准,俺们照着干就行了。”胶西镇花园村主任石玉传说。

第二个层面是达标村,是在达到卫生洁净村的基础上,实现高标准的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道美化,公共场所亮化,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100%,并有效使用,供水管网完善健全,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等9条标准。

而最高标准就是示范村,是达标村的再深化再提升。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乡村文明家园达标村主要在于新农村“五化”建设等硬件设施,而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主要是注重村庄文化等软实力方面的提升。位于三里河街道的刘家村在发展村庄经济同时,更加注重加大文化设施投入,投资500多万元改建村庄文化大院,建设了胶州市首家村级标准化数字影院、藏书一万多册的省级标准图书室和32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以及书画室、棋牌室、活动室等,成为其他村庄建设文明乡村的示范村庄。

根据村庄创建标准,我市将对全市所有村庄进行全面的评价和考核,利用一年时间,所有村庄达到卫生洁净村标准、90%以上的村庄建成乡村文明家园达标村,集中力量打造50个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和20个乡村文明家园特色村。我市还加大激励力度,每新建成1个特色村和示范村,以奖代补分别奖励20万元。

(刘振华 史群)

新闻推荐

胶州大白菜综合展示中心果蔬飘香

...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