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王绣勤:古稀老太大爱情怀

金胶州 2014-01-13 11:45 大字

刘德刚 辛洁

1月9日,记者在李哥庄村王绣勤家看到,简简单单的两间平房,一间作为客厅和厨房,除了一个破旧的沙发和一台老式的彩电外,就是锅碗瓢盆;另一间作为卧室,一铺大炕占据半边,墙角还竖着一张折叠床,有时孙子孙女住在这里,就支起折叠床简单对付一下。

见到有人进来,68岁的王绣勤大娘忙着迎了出来,朴素的装扮下一双半高跟的时髦儿皮靴显得格外“扎眼”。正当记者疑惑时,王绣勤嘿嘿一笑,不好意思地说:“这鞋,是俺捡来的,虽说子女都不让穿,可俺觉着中!”

家境一般偏下,唯一的收入就是老俩口在物业打扫卫生每月挣来的1000多元钱。可王绣勤却乐观热心,别人有困难她都主动帮,钱也舍得花,却不图半点回报。几十年来,她用平凡的举动和宽广的情怀,帮助和温暖着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一声奶奶

一辈子 割不断的情

“奶奶,钱收到了,等放寒假了,我去看看您!”电话里一声“奶奶”,叫得王绣勤心里比蜜还甜,“俺挺好的,不用来看,你安心学习,帮着妈妈照顾好奶奶和小妹妹就行了。”

电话里的女孩叫欣欣,是胶州一中的一名高三学生。从未谋面的祖孙二人,在三年前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原来,欣欣家住铺集镇沟里路村,三年前父亲患上癌症,高额的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负债累累。恰巧当年欣欣考上胶州一中,学费对于这样一个困难家庭来说,实在是不堪重负,懂事儿的欣欣选择了辍学。

“咱们的一点微薄之力,也许就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当从邻居那得知欣欣的事情后,热心肠的王绣勤决定和邻居一起资助孩子上学。最终,欣欣在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下,如愿上了高中。也就是从那时起,王绣勤每季度都要给欣欣汇去400元钱作为生活费,从未间断过。

400元钱虽然不多,但对于手头并不宽裕的王绣勤来说,却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父母平时很简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我们做儿女的很心痛!”王绣勤的女儿说,他们做儿女的都知道老人的脾气,给钱也舍不得花,干脆就给老人家多买点吃的用的,改善改善生活。

2012年,欣欣的父亲去世,伤心过度的爷爷不到一个月也跟着去了,奶奶年迈,妹妹还小,自己还要上学,家里担子就全都压在妈妈一个人肩上,那时欣欣情的绪波动很大。“奶奶,我不想上学了,我想帮着妈妈挣钱。您年纪也大了,我也不想再连累您了!”电话这头,王绣勤眼泪吧嗒吧嗒地滴了下来,“好欣欣,听奶奶说,你得好好上学,等有出息了,才能更好的帮助家里。别担心,等你考上大学,学费奶奶帮你攒!”从那时起,王绣勤就经常给欣欣打电话,鼓励她好好学习。欣欣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成绩在级部一直名列前茅,这对王绣勤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

“老婆子干了这样的好事,咱咋能不支持!”老伴儿侯方合知道王绣勤资助欣欣上学也就是去年的事,没有埋怨,更多的是支持和自豪,“老婆子是个热心肠儿,能做这样的好事,也不奇怪!”

前几天,老俩口把儿女都叫到身边,开了一个简短的家庭会议,把资助欣欣上学的事告诉了大家,也希望把“接力棒”传给儿女。“俺们都老了,身体也不如以前了,如果哪天不在了,你们一定要继续帮助欣欣念完大学!”“娘,这好事您还瞒我们这么久!”“您放心好了,我们都听您的!”……儿女虽然都埋怨母亲不告诉他们这件事,可都打心里佩服老人家。

王绣勤说,儿女也都是普通家庭,在企业上班也挣不了多少钱,可他们都听自己的,帮助欣欣保准没问题。

一片热心

伸援手 说不完的爱

其实熟悉王绣勤的人知道,她天生就是个热心肠,虽然自己生活并不宽裕,但见不得别人落难。

二十年前秋季的一个傍晚,王绣勤做完晚饭后上街倒垃圾,突然发现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蹲在垃圾堆旁捡东西吃,女孩头发蓬乱,脸脏兮兮的。

“闺女,你家是哪儿的?你爹叫什么名?”任王绣勤怎么问,女孩也说不清楚。王绣勤明白,这是一个走失的智障女孩。

天越来越黑了,不能让孩子在街头露宿,再说是个女孩子,遇上坏人怎么办?王绣勤决定先把女孩领回家,“闺女,走,跟我回家吃好东西去!”她拉着女孩的手。听说有好吃的,女孩高兴地跟她回家了。

回到家,女孩吃饱饭后,王绣勤烧了盆热水,给女孩洗了头、洗了手脚、洗了脸,晚上让女孩和自己一起睡在大炕上。

天亮后,左邻右舍都知道了这件事,大家都不认识这个女孩,大伙建议王绣勤让派出所查查,王绣勤觉得大伙说的对,就领着女孩到了派出所。当时的派出所没有网络可查。接到报案后,民警进行了登记,但一时也无法打听到女孩的家人,王绣勤就又领着女孩回了家。

当时,王绣勤在集头摆摊卖点东西,为了照顾女孩,她白天摆摊就让女孩坐在自己身边,散集后再把女孩领回家。

听女孩口音应该是本地人,于是王绣勤没事时就骑着自行车在附近村庄打听,可一直接没有找到女孩的家人。为了让女孩找到自己的家人,她还故意带着女孩去比较远的地方赶集市,希望遇到认识女孩的人,但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女孩家人的下落。

说来也巧,一次王绣勤领着女孩在离家最近的王家庄集上摆摊时,女孩的亲戚看到了女孩。经过确认无误后,王绣勤把女孩送回其父母身边。原来女孩是距离李哥庄村只有5里路的魏家屯村人。直到这时,王绣勤才算放下心来。可现在说起这事儿,王绣勤不是觉得骄傲,甚至有些自责:“早领着孩子去魏家屯问问就好了,找不着孩子,让她爹娘担了多少心!”

王绣勤是个很有正义感的人,前几天的晚上,小孙子边喊边跑回家里:“奶奶,奶奶,街上有个骑摩托车的人满脸是血,躺在地上。”

王绣勤一听,放下手里的活儿,就走了出去,她叫来儿女和邻居一起做伴。有人劝她要小心点儿,小心救人反被人赖上,可她说邪不压正,总不能见死不救。到街上后,王绣勤发现一个民工打扮的人被一辆大摩托车压有身下,骑车人头磕破了,一脸血。她立即招呼大伙一起把伤者从摩托车下扶起来,并把他平安护送走。

“那人喝醉了,让摩托车压在下面活动不了,躺了至少半个小时了,都不去帮他,晚上冻也冻死了!”王绣勤这样说,完了还不忘提醒我们:“你们年轻人,喝酒后要紧别骑车!”

一份牵挂

长相念 丢不下的谊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初九,王绣勤和老伴拎着四五袋大米和点心,坐上李哥庄镇7路公交车,去给老朋友们挨村挨家送年货。王绣勤的老朋友,实际上是她前两年从事居家养老服务时的服务对象,都是失去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和残疾人。去年6月份公司解散了,但王绣勤从没忘记他们,经常带着东西去看望他们,帮着他们洗衣做饭。

说起以前的工作,王绣勤依然历历在目。矫戈庄村五保老人王爱芳80多岁,瘫痪在床多年,大小便不能自理,到了夏季屋里气味让人作呕,可王绣勤从来没有嫌弃过老人,儿女般地为老人端屎端尿、拆洗被褥,陪老人聊家常。老人逢人就说:“俺一辈子无儿无女,临了遇上这样的好人。王绣勤经常自费买肉给俺包饺子吃,就像俺的亲女儿一样!”

张家庄村的一户低保户,丈夫手有残疾,妻子小琴智障,每次到他家服务时,小琴都嚷着要“蛋蛋”、“糕糕”,王绣勤知道她想吃的其实是鸡蛋和冰糕,所有每次去都不空手,要么在家煮上四五个鸡蛋带上,要么就买上一两斤蛋糕。到了夏季,王绣勤就到该村的小卖部买上支一块五的冰糕给小琴,买的次数多了,店主也就认识了她,经常说不用买这么好的冰糕。可王绣勤却说:“小琴跟俺女儿一样大,俺一进门就喊‘妈\’,当娘的咋能不疼女儿?”

由于王绣勤的服务对象不少是智障的人,接触时经常被骂,经常被挠伤,可她从来没有半点怨言。干居家养老服务,工资一月750元钱,由于王绣勤经常服务都不空手,加上坐公交车,每到月底工资只剩下三四百元,可她却干得却很舒心。

王绣勤会理发,所以以前经常给服务对象理发。现在虽然不干居家养老服务了,可她仍然坚持每月到以前的服务对象家里给他们理发,有时候自己村里的老人孩子,不嫌弃她的手艺,她都热心地给他们免费服务。

王绣勤就是这样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她的善举赢得了身边人的赞誉。邻居们经常这样评价她:“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王绣勤做到了!”

新闻推荐

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执法行动启动

...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