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中国好人榜”上的8张平凉面孔

平凉日报 2015-07-22 07:37 大字

自2013年以来,先后有于成学、雷秋霞、王一、吴永斌、姜致莲、常继锋、陈丽娜、张世奇等8名“平凉好人”登上月度“中国好人榜”。

他们很平凡,平凡得就像我们熟悉的同事、朋友,邻家的大哥大姐或者小弟。但恰恰是他们最朴素最本真的行为,却在感动着我们。

他们是建设小康和谐文明生态平凉的典范,是平凉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平民英雄。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平凉好人!

他们有一个大写的名字——中国好人!

□本报记者秦玉龙

陈丽娜,一个花一样美丽的姑娘。

她爱花,也养花,自称“月季花”。

月季是平凉的市花,一朵朵娇艳的花朵,像一团团跳动着的火焰,燃放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乡村的房前屋后,装点着这片土地。

27岁的平凉电力职工陈丽娜,宛若一朵月季花,高挑美丽,比外表更美的是她那颗金子般的心。从11岁到27岁,从小学到工作结婚,16年间陈丽娜的生活一年年发生变化,惟一不变的是她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孤残老人史根贝,被誉为“最美平凉姑娘”。

而在这8名“中国好人”当中,陈丽娜也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截至目前,全市7县区共评选出“庄浪好人、静宁好人、华亭好人、崆峒好人、泾川好人、灵台好人、崇信好人”16期189人。在此基础上,评选出“平凉好人”3期33人,推荐入选“中国好人”8人。其中,8名“中国好人”既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模范,也有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的榜样。既有“50后”、“60后”,也有“70后”、“80后”。

他们来自不同行业,有教师、企业家、军人、公务员、职工、家庭主妇。让我们走近这8位中国好人的精神世界,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学习他们。

“中国好人”背后的故事

据记者了解,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有于成学、雷秋霞、王一、吴永斌、姜致莲、常继锋、陈丽娜、张世奇等8名“平凉好人”登上月度“中国好人榜”。

他们很平凡,平凡得就像我们熟悉的同事、朋友,邻家的大哥大姐或者小弟。但恰恰是他们最朴素最本真的行为,却在感动着我们。

在平凉,于成学和他的“蓝天助学”可谓家喻户晓。这位被媒体称为“大山义工”的汉子,8年间揣着一颗红心,靠着一双大脚板,走访了上千户贫困家庭,联系资助了近千名贫困学生。

2012年1月,他被人民网评为第六届人民社会责任奖“2011杰出贡献人物”。

2012年2月,共青团甘肃省委授予他希望工程二十周年贡献人物奖。

同年,他还获得了“感动平凉年度人物”和“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提名奖”。

2013年10月,于成学入选当月“中国好人榜”。

于成学说,“一不小心我就‘火\’了”。当地数百名“粉丝”也来追随他,慕名加入到了他的蓝天助学义工行列。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于成学下乡的次数变少了。但在他的影响下,平凉先后涌现出大小公益组织十几家,拥有义工近千人。这些由80、90后为主体的义工们,继续行走在扶贫助学的道路上。

80后的张世奇是于成学的“铁杆粉丝”,在崆峒区安国乡政府任残疾人专员,加入“蓝天助学”四年来,他拖着残疾的身体,先后徒步寻访了近百名贫困家庭的孩子,走遍了崆峒区四个乡镇的二十多个村庄,经他牵线搭桥获得资助的学生有60多名。

张世奇出生在静宁西北山区的一个贫寒家庭,出生十多天因感冒未能及时送到医院而留下了残疾。也许是因为自己的缺憾,他总是对身处困境中的孩子有着特殊的感情,每次进村入户,在干好本质工作的同时,他会特别留意每一个家庭上学的孩子,把处于困境中的孩子默记于心,然后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实地走访,将走访过程中采集到的学生资料和实景照片公开发布在蓝天助学网站上,呼吁广大爱心人士通过网站进行认助。

张世奇说,许多人认为,做公益的人就是“秀”自己,刷存在感。可是,当你真正投身其中,身体力行的去实践后,你才会发现,这是一条艰苦而又孤独的道路。

又是一个周末,张世奇早早起来吃了两个馒头、喝了一碗稀饭,就从他工作的单位安国乡政府出发。他先是步行40分钟到达翟湾村,寻访到一对贫困家庭的姐妹,她们的父亲患肝癌已经行动不便。随后又步行了一小时来到王堡村,在王堡村发现一对因父亲患白血病而即将失学的兄妹。之后又来到党庄村,在那里走访一对因母亲瘫痪导致家庭经济困难无能力上学的兄妹,大约中午两点多的时候,张世奇饿着肚子已经徒步翻越了两座山。下午,他又拖着疲惫的脚步,走访了刘永兴的家,这个家庭夫妻双方都残疾,特别是妻子瘫痪在床,孩子们无人照顾,急需社会帮助。等了解清楚情况,登记完采集信息,他沿着山路深一脚浅一脚回到单位时,已是下午六点。整整一天,他就吃了两个馒头、喝了一碗稀饭。他说,这只是义工生涯普通而又平凡的一天……

2014年6月,张世奇光荣入选当月“中国好人榜”。

“平凉好人”塑造“平凉精神”

2013年8月,早在于成学、张世奇之前,就有4名“平凉好人”同时入选月度“中国好人榜”。他们分别是:做人像混凝土一样实在的必创混凝土公司经理雷秋霞、“雷锋式”的好军人平凉军分区副团职参谋王一、一辈子与“洋芋蛋”结缘的庄浪农技中心主任吴永斌、当代中国的“最美军嫂”武警平凉某部残疾军人家属姜致莲。8名“中国好人”就像8根小小的火柴,用有限的光亮把周围点亮,一颗心照亮更多的心,更多的心照亮了整个平凉。

走在平凉街头,随处可见的一幅幅“平凉好人”、“十大孝子”宣传榜,引来许多市民驻足“品读”。公园广场、街巷小区、公交车载电视“好人榜”上的“平凉好人”故事,成为市民们点赞的新焦点。

正是有了这些模范和典型人物的引领,正是因为他们的事迹得到了广泛的传扬。如今的平凉,环境美了,人的心灵也美了。从公共场合中自觉排队的好习惯,到公交车上的礼貌让座,从街上热情为外地客人指路,到献血车旁排队等候无偿献血的自觉行动,从社区邻里互助到爱心企业建设,从和谐机关创建到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与、创先争优。

自诩为“洋芋蛋”的吴永斌,“洋芋开花赛牡丹”,不但登上了“中国好人榜”,还荣获“全国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吴永斌的职务是庄浪县马铃薯协会会长、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1984年,风华正茂的吴永斌从平凉农业学校毕业了,被组织分配到庄浪县农技站工作。他挽起袖子,扎起裤腿,一头扎进庄浪广袤的梯田里,与洋芋蛋蛋整整“较劲”了25年。

25年,吴永斌主持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庄薯3号’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不但捧回了两个全省一等奖,他还将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蛋蛋”推广到了全国7个省区的56个县(区),累计种植面积达3300多万亩,展现了强大的增产能力。2014年,庄浪县共建立马铃薯产业基地45万亩,平均亩产鲜薯2554公斤,总产鲜薯114.9万吨,总产值9.19亿元,农民人均种植马铃薯收入达1084元。

问起他取得成功的经验,吴永斌伸出两根手指:两个字——务实!

“务实”,是“平凉精神”的核心要义之一。这也是平凉人认同的精神价值和共同追求,它对推动平凉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全市从上到下,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都在鼓励善、弘扬美,讲奉献。每个人都以“最美”为师,一个个发自草根的美向上拓展,最终汇集成“最美”的高地。

“平凉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不仅仅是一种美德的宣扬,它更是一张名片,是平凉软实力的体现。这些好人不是那种高高在上被神话了的人物,他们可亲、可敬、可信、可学。正是因为他们来自基层一线,来自长期的坚守,在群众中有很高的美誉度。可以说,正是这些身边的好人,塑造了“包容、和谐、务实、进取”的“平凉精神”。正是他们,以凡人善举塑造和诠释着平凉精神,默默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身边的好人传递正能量

一个好人,感动一座城市。

一个好人,带动更多好人。

一个社会的发展,需要无数好人的支撑。将民间好人挖掘出来,发布“好人榜”,制作“好人墙”,树立好人榜样,就是确立一种道德风尚,弘扬一种主流价值理念,让人人都成为好人。为此,市文明办向全体市民发出了“争做平凉好人,建设文明平凉”的倡议。并适时举行“平凉好人”见面交流活动,邀请评选的“平凉好人”代表走进“道德讲堂”,讲述感人事迹,与市民互动交流,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同时,将各类道德模范和“平凉好人”纳入节日慰问对象,对部分生活困难的进行帮扶,形成了“好人好报”的导向。

“好人墙”展示的都是群众身边普通的好人好事,初衷是树立身边的榜样,留住身边的感动。在活动设计上,无论是本市公民,还是在平凉学习、工作、服役的非平凉籍人士只要事迹感动,群众认可度高,均可参评。市上坚持县区、行业挖掘推荐和新闻媒体寻访相结合,各县区广泛动员社会各界自下而上挖掘、推荐、评选。各行业、部门结合寻找“最美村官”、“最美警察”、“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最美孝心少年”等公益活动,择优推荐。与此同时,全市各级媒体公布好人热线,征集好人线索。截至目前,评选出的3期33位“平凉好人”全部来自基层一线,这些“好人”涵盖了各行各业,他们的事迹都是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凡人善举,涉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等方面,事迹令人感动且可亲、可敬、可学。

市文明办副主任张鑫表示,这些“平凉好人”都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并不高大上。只要我们努力向上“跳一跳”,就能和他们站得一样高,做得一样好。

为了形成礼赞好人的氛围,对每季度评出的“平凉好人”,市评委会颁发荣誉证书,优先推荐为最美人物、道德模范。每次评选结束后,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刊播展示本季度上榜的“平凉好人”视频及图片。为了克服一评了之的现象,市文明办还以“身边好人,善行义举”为主题,采取“实体墙”与“虚拟墙”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各具特色的“好人墙”,大力宣传展示“身边好人”。将每季度当选的“平凉好人”设计制作成3分钟的公益视频短片,在平凉电视台和城区黄金地段电视大屏、公交车车载电视上进行不间断展播。制作“平凉好人墙,传递正能量”公益图片通稿,在阅报栏、工地围墙集中发布。如今,漫步在平凉街头,繁华街区墙体和LED大屏上的“好人墙”随处可见,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只道花开无十日,此花无日不春风。

月季花艳丽多姿的风采,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一如“平凉好人”所展示的“平凉精神”,给这片温暖和谐的土地注入了勃勃的生机。

新闻推荐

土地流转“转”出新希望

...

庄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庄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