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30年里磨一剑——记庄浪农民书法家朱元平

平凉日报 2015-03-20 07:44 大字

□本报记者席啸文/图

“功夫不负有心人,铁棒也能磨成针。”朱元平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成长为今天的书法名家,其漫长的人生历程又一次印证了这条古训。

在艰难困境中,他30多年如一日沉浸于书法的天地里,锲而不舍地临习古人法帖,探寻和汲取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岁月精华,最终写出了自己的独特书法风格,成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今年51岁的朱元平出生在庄浪县朱店镇东街村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喜欢书法,上学时,由于钢笔字写得特别漂亮,经常被老师叫去刻蜡纸。那时他既未有书法的家传,也没有老师的辅导,书法对他来说纯粹是一种冥冥之中的痴爱。

朱元平不仅字写得好,学习也非常刻苦,从小学到中学,他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但命运的摆布,最终他没进大学门,1980年高考时,一场中毒性痢疾让他失去了高考的机会。

后来他当了两年兵,回来后跟随外公学中医。当时他觉得中医很神奇,心想学好中医既能养家糊口,也能给别人治病,是个非常好的手艺。但因没有钱开药店,最终还是放弃了。

作为一个农民,朱元平一直为“生计”忙碌。他当过木匠、贩过猪、开过运输车,和人合伙办过粉坊和砖厂,还买了10年饼子。那些年,虽然家境困顿,生活贫寒,但他始终倾心于自己的爱好——书法。每天无论多忙,都要坚持练习至少一个小时的字。当时家里困难,买不起纸墨,他就蘸水在黑木板上练。只要一拿起毛笔,苦闷、失意、彷徨,顿然化为乌有,整个身心变得轻松而愉快。

看到他习练书法的痴劲儿,村里关心他的人对他说:“你一个老农民,天天拿个毛笔,能靠那东西吃饭吗?”朱元平听了只是笑笑,他没改变初衷,书法成了他永远的追求。随着书法技艺的长进,他的书法在当地逐渐有了名声,经常会有人请他去写对联、幛、家谱什么的。村里人的夸奖,让他渐渐找回了自信心,有了向艰难困苦抗争的勇气。此后,他执著探索艺术的真谛,竭力给自己营造一方精神家园,苦心钻研书法艺术,学习古文经典,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人之立世,贵在精诚,难在心志如一。朱元平在书学上选择了一条艰难之路,但他从来没有退步,一直坚持下来。

回味那段经历,朱元平说:“书法给我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它让我生活得很愉快,让我有生活信念。提笔写字时,让我感觉有一个地方可以寄托精神,让我把事情看得很开,不拘泥于小事,很少陷入琐碎的事情里。如果没有书法,我走不到今天。”

朱元平认为,书法没有捷径可走,入古是创新的基础和推手,坚持传统,深入古人,学习经典才能认清自身存在的差距,明晰今后发展的方向。在学习古人的过程中,他博采众长,从研习柳公权楷体到二王行草,再到魏碑,他用了整整20多年。

对于好学的朱元平来说,这辈子没有上大学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2010年,他在报纸上看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书法创作研究生培训班,他当时动了心。可手里没有一分钱,学费和花销哪里来?机会难得,最后,他贷了些款,只身上北京报了名。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朱元平全面系统地学习中国书法文化,曾来德、李松、张继等名师大家的指导,让他受益匪浅。这一次学习,也圆了他的大学梦。

随着他书法艺术精进,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入选省书协、中书协举办的大展,并多次获奖。他也先后被评为甘肃省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被沈鹏艺术馆收藏,农业部将其作品作为国礼赠与越南、新加坡、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

“艺为心画,字如其人”。这句话放在朱元平的身上,最为恰当不过。朱元平的行草书,方圆曲直,率性而为,点画飞扬,秀美多姿。字里行间,很注重笔墨的内涵,字字巧衡,既放得开,又收得住,下笔流畅松动,运用之妙存于之间,创作朴实而非浮华。细阅朱元平的作品,总让人感受到他坚毅的个性和对生活的无限激情。

在谈及擅长的艺术领域时,朱元平说:“艺术之路无穷无尽,每个学习艺术的人都永远在路上,应当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在书山墨海中挥汗如雨耕耘不止,才能有所收获。”

新闻推荐

等花开——班主任工作手记庄浪县第一小学柳旭

...

庄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庄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