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王秉秀:笔墨承道山水寄情

平凉日报 2014-12-09 07:50 大字

□本报记者席啸文/图

庄浪是有名的书画之乡,在庄浪洛河上游的良邑乡陈峡村,居住着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他天资聪颖,从小爱好书画,50多年一直笔耕不辍,在山水画领域书写他平凡而独特的人生。

这位老人就是庄浪有名的书画家王秉秀。

在庄浪,无论走进哪里,总能看到王秉秀的画,一是对画作的酷爱,二是出于对他的尊重,挂画如挂人。

在陈峡村,走进王秉秀的家,只见上房墙上挂满了书画作品,有好多名人为他书写的字画,一幅大草中堂特别显眼。在他简单的画台上陈列着尚未写完的作品,散发着浓浓墨香。老人中等身材,穿着朴素,说话举止有着农村人的踏实劲儿。在笑谈中,王秉秀讲起了自己曲折而丰富的人生故事。

1938年,王秉秀出生在庄浪县良邑乡陈峡村的一个大户人家,受家庭的影响,他自幼喜欢画画,写字,极有艺术天赋。上小学时候,他的画已经村子里很有名气。每到过年的时候,王秉秀就成了村里大忙人,村子里人写春联、画窗花,都会找上他。

上小学、初中的时候,他学习刻苦,成绩在全级总是第一名,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有一次,学校办师生艺术展,王秉秀的才艺让老师吃惊,都觉得他是个搞艺术的好苗子。

1958年,全国大炼钢铁那年,王秉秀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平凉师范,进入学校美术组学习。在平凉师范,王秉秀有幸遇到了当时有名的国画家刘国士、江云蝉,在名师的指导下,他下功夫学习山水、花鸟画,奠定了他扎实的国画功底。那时,他一边上课,一边跟着宣传队到泾川、灵台、华亭等地画工农兵宣传画。

毕业后,王秉秀被分配到静宁甘沟中学教书,那时候,正是三年困难时期,生活环境很艰苦。庄浪、静宁分县后,他先后被调到庄浪水洛中学、柳梁中学教书。1962年那年,全国精简干部,由于家庭成分是地主的原因,他被下放回家,回到贫困的老家当起了农民。

此后,他在生产队干了8年农活,在陈峡村小学和良邑中学当了11年民办教师,后来借调到庄浪县文化馆,成为书画骨干,这一干就是10年。

那些年,由于上有老母亲,下有5个年幼的儿子,为了不让孩子辍学,他一直为“生计”忙碌,别人干完工作休息的时候,他总是不停地去干农活填补家用。尽管如此,没有因为贫困和劳累,而放弃书画。只要一有空,他就拿起画笔,临摹大家名作,反复揣摩,山山水水、草木花鸟,都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孩子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和付出,先后也考上了大学,有一个还留学美国,现在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经过多年的辛苦打拼,王秉秀在书画领域有了很大的成就,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书画展中获奖。1983年,当他的作品《山乡盛会》在甘肃画报刊登时,在省内引起了关注。他先后被评为甘肃省书画家协会会员,平凉市书画协会顾问等。

他的山水画结构平稳,虚实有致,具有量感和张力,笔墨雄浑苍劲,意境清新深幽,走着一条写神,写意,重主观表现的创作之路,形成了他的山水画那种雄浑之中含温润,苍劲之中寓秀美的笔墨风格,被很多书画收藏人看好和收藏。

如今的王秉秀回到家里后,过着平淡朴实的生活,他寄情于山水,奔走天水、庆阳、陕西、宁夏等地,写生创作,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墨印。1995年,在美国看儿子期间,他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举办个人画展,取得了成功,作品被当地华人收藏。

虽然已是77岁的老人了,手有些颤抖,但他仍然每天坚持画画。王秉秀告诉记者:“人老了没事干很孤独,现在坐在家里,画画消遣时间,静心养性,好得很。”在王秉秀的影响和熏陶下,有不少年轻人常来跟他学画,也有许多书画爱好者和同行好友慕名光临,让他的家充满着浓浓的乡土文化气息。

王秉秀老人在创作。

新闻推荐

一名社区工作者的“苦”与“乐”

...

庄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庄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