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党员干部示范 推动产业发展

甘肃日报 2013-12-13 20:02 大字

党员干部示范 推动产业发展

干部手记:党员干部示范 推动产业发展

宋树红

前几天,我又到庄浪县朱店镇三合村调研,碰面的乡亲们纷纷邀请我品尝他们的苹果。这里的红富士苹果第一年结果,果形端正,色泽艳丽,香甜可口。增收后的果农抑制不住内心的高兴,对我们产业扶持的政策感激有加。

三合村是我的“双联”点,6个社598户2776人,全村2011年底的贫困面达38%。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的核心在于“富”,而“富”的渠道是培育产业。全国苹果优势产区的庄浪县近几年加快发展苹果主导产业。庄浪县苹果老产区的万泉镇,苹果亩均纯收入超过万元。而与万泉镇相距较近的三合村,苹果产业却发展缓慢,相比之下,农民在苹果产业中的收益还比较小。

究其原因是农民还没有完全认识苹果助农快速增收致富的事实。我在调研中了解到,一些农民认为苹果如果销售不出去,不能当作口粮天天来吃;所以,他们觉得还是种粮食可靠些。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务果没有做生意或打工来钱快,与其把大量的工夫投入到果园里,还不如做小本生意或打工。

要让苹果产业发挥助农增收的规模化效益,我认为必须树立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苹果增收致富的典型。看了典型,他们心动了,自然会行动。

典型怎样来树立?我和村班子成员坐下来慢慢商谈办法。老支书柳玉昌是个务果的老把式,他家7亩果园挂果3年了。村主任杨居志家的4亩果园也挂了果。他们是三合村苹果产业发展的先行者,已经尝到了苹果增收的甜头。我从中得到启发:建议村上发展壮大“苹果班子”,示范引导更多的村民务果。

后来,村上把10亩的果园大户李文斌、两个20亩的果园大户柳小明和朱建生推选到村班子里。村支书柳玉昌和村主任杨居志也不甘落后,柳玉昌流转了13亩果园,杨居志流转了8亩果园。这样,村上有了得力的“苹果班子”,班子成员人人有了苹果“引路田”。

苹果前期投入相对较大,大户经营的资金紧张。朱店镇和三合村积极争取“双联”贷款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解决了农民务果资金缺乏的困难。

“苹果班子”成员并没有喊嗓子,而是干出了样子。凡是会议必讲苹果,给村民计算务果与种粮的对比账。每年苹果开园上市,组织村民亲眼目睹客商收购苹果的喜人情景。去年,村支书柳玉昌的20亩挂果园收入22万元,村主任杨居志的7亩挂果园收入8万元。

“苹果班子”用自身增收致富的生动事例,使原先等待观望的村民终于动了心。村里那些认为打工来钱快的村民,也放下了瓦刀,捉起了剪刀,天天钻进了果园。目前,全村果园面积发展到2810亩,人均1亩果园,其中挂果园1200亩。

当初,对发展果园瞻前顾后的村民李禄华,今年苹果纯收入6万元。李禄华认为,如果没有“苹果班子”的示范引导,他不可能很快就流转经营。

农村里常说,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的是干部。党员干部示范在庄浪有良好的传统。早在1964年代,县委、县政府开展以梯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全县一次大创业,县乡村各级领导干部带头示范,挖土修田,引领全县干部群众建成了闻名全国的农业典型——中国梯田化模范县。

当前,全国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党员干部示范的工作方法是密切联系群众、赢得群众支持的宝贵经验。实践证明,只有党员干部踏踏实实地带头示范,才能有力地推动扶贫攻坚、增收富民,才能加快全县群众奔小康的进程。

(作者系中共庄浪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新闻推荐

庄浪首创全膜小麦栽培新模式

庄浪首创全膜小麦栽培新模式庄浪首创全膜小麦栽培新模式本报庄浪讯(记者孙海峰)针对小麦地膜覆盖穴播栽培的易板结、放苗难、草害重等突出问题,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经过大量试验后,在全国首创了...

庄浪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庄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