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兴灵:苦累不言甘为“孺子牛”
□本报记者马红梅
30年前,他在校园里亲手栽下小树苗,如今,国槐枝繁叶茂,柳树摇曳生姿,见证了他从事教育事业的辛劳。30年的坚守,他从满头黑发到两鬓斑白,校园的角角落落,留下了他的身影,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他都有了感情,他就是灵台县中庆九年制学校教师薛兴灵。
1980年8月,19岁的他走上了工作岗位,在独店镇何屯坡小学当起了民办教师,当时的工资每月十几块钱,他拿出仅有的工资,给班里的贫困学生垫付学杂费,支持他们继续读书,他觉得,学习是改变农村孩子命运的机会。
那时,他自己也养成了爱读书、爱学习的习惯,这个习惯使他受益匪浅。1985年他考入平凉师范民教班,1987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庆九年制学校工作至今。
“当好一名乡村教师,就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这是他从教几十年的感悟。回忆初到学校时的情景,土木结构的尖顶房教室破败不堪,学生从家里自带的课桌,每周24节课的高强度教学任务,他像一只不停旋转的“陀螺”,有时忙起来连饭都忘了吃,但他没有喊过苦和累,高质量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课外休息时间,他带头和全校老师一同栽树、铺路,改善校园教学环境。
1990年至1995年,是他人生中最困难的时期,母亲瘫痪在床,孩子年幼,他在学校和家之间来回奔波,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没有耽误过学生一节课,他觉得误学生一节课,就像欠了学生的债一样难受。
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他几乎带过一年级至九年级,除过英语之外的所有课程,他还自学学会了电脑的使用,并教孩子们计算机课程。早年养成的爱学习的习惯,使得他在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所带学生成绩大多名列前茅。
“别人的孩子头上摸一把,自己的孩子头上长一寸。”在当班主任的时光里,他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对学生倾注了全部的爱。小学生、初中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管理模式,他却不厌其烦,详细去了解每一个学生。他曾经带过的一名学生,经常逃课,他通过家访,了解到该生父母离异,父亲在外打工,忙于农活的爷爷对孩子疏于照顾。此后,他平日里就格外关心照顾这个孩子,给他理发、做饭、谈心、辅导功课。经过他的悉心培养,这个孩子再也没有逃过学,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一说起教过的学生,他如数家珍,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他告诉记者,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在春节和教师节的时候,接到天南海北学生的问候电话和收到的祝福短信。
今年开学初,由于学校建设,他的工作调整为总务主任,不再代课。搞好学校的基本建设,保证老师教学、办公,学生学习都有良好的条件,成了他工作的重点。他感觉比以前更忙了,但他乐此不疲。“在学校呆得久了,就有了感情,学校就像自己的家,在学校干什么工作都是一样,爱护家是我的责任和义务。”薛兴灵坦言。
新闻推荐
10月17日,灵台县城关中学召开安全法纪报告会。公安干警结合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原因,以及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讲解有关法律、法规,用一个个具体案例告诉学
10月17日,灵台县城关中学召开安全法纪报告会。公安干警结合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原因,以及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讲解有关法律、法规,用一个个具体案例告诉学生,要遵守学校纪律,抵御不良...
灵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