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李队长”扶贫记

平凉日报 2016-05-27 17:49 大字

□本报记者王富强

初夏时节,走在灵台县中台镇胡家店村的村道上,一块块碧绿的麦地和地膜地绿白相间,让田野显得分外美丽。

5月9日,村民茹少晖前来村委会办公室向李队长咨询合作医疗报销事宜,他告诉记者,以前自己患有银屑病,都是由李队长亲自帮自己联系市医院的大夫看好病,他为大伙办了许多好事,是全村群众的贴心人!

村民茹少晖所说的“李队长”,名叫李玉龙,从双联行动开始至今,他顶着市纪委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和村第一支部书记两重身份,在胡家店村开展工作,一干就是3年。

初到村上时,为了尽快熟悉村情,李玉龙走家串户,了解村情民意,收集整理群众的意见建议。在走访中,他主动帮群众干农活,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间长了,群众对他逐渐信任,有难肠事也愿意对他讲。得知村民因气候阴湿,很多群众患大骨节病,他主动联系市疾控中心和县医院、中医院专家大夫,用两天时间到村上开展地方病普查活动,并联系县残联,为2名残疾人落实了轮椅、为5名残疾人落实了拐杖,为10户重度残疾户争取到每月100元的残疾人生活补贴;为1名听力障碍儿童安装了助听器;为11名新考录大学生协调落实“金秋助学”金3.1万元;为全村贫困户和双联户衔接落实节柴炉133个、太阳能热水器32个、发放彩板粮仓300个……

面对村上的窘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致富产业,以前从事过农村工作的李玉龙深知:钱物只能解一时之急,村上要有长足发展,就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和富民产业培育着手,打牢村级经济发展的“根基”。

于是,他充分发挥联村单位的优势,主动跑部门、争资金、要项目。在与联村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村4000亩山地全部实现梯田化,又整修田间生产道路10公里,新修4座水过面桥;村部得到新建,文化广场、便民服务中心、村级金融服务点、村卫生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没修桥以前,种收庄稼都要赤脚过河,冰冷的水钻心的疼!”村民曹永忠说起当年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看着基础条件渐渐变好了,村支书张卫灵也是喜在心头。“过去几年,村上娶个媳妇那真是一个难,掏多少钱人家女方都不愿意来,现在大不一样了,光去年全村就娶进了8个媳妇。”

李玉龙坦言,有一次他联系到一个畜牧项目,只要农户从自己口袋掏300元就能领回一只小尾寒羊,可是没有一个村民愿意干。

看着村民对发展养羊产业积极性不高,李玉龙经过走访入户得知,群众多年来有养牛的传统。他就衔接养牛扶持政策、办培训提高群众对发展养牛的积极性,并鼓励群众种饲草和大户带动,目前全村5头牛以上的大户占到53户,全村137户共养牛475头,种植紫花苜蓿300亩。同时,2013年和2014年度集中连片栽植核桃树500亩,初步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

为了促使村上新风正气的养成,在李玉龙的指导下,村上成立了移风易俗理事会。今年已70岁的张肇华,是前任村支书,在村上很有威望,被推选为该理事会的会长,他向记者介绍,理事会主要是主持全村的婚丧嫁娶和筹办一些群体性的文化活动,每年还对好“公婆”、好“媳妇”和“卫生标兵”进行评选表彰。

李玉龙在双联工作日记里写道:群众工作很难做,换位思考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只有把群众当亲人,带着感情做工作,才能把事情办好。

作为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李玉龙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三年来,他的足迹踏遍村上的角角落落,市县相关项目部门也经常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胡家店村的群众在他的带领下,正在小康路上阔步前行。

新闻推荐

灵台“牛心杏”触网走四方

...

灵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