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家就建在果园中

平凉日报 2016-05-30 17:49 大字

□本报记者杜发强

王万东每天早晨起来,推开窗,第一时间就能看到自己的果园。

“家在园中,园就是家”。为了伺候果园,去年,王万东从以前的土坯房搬出来后,直接在果园端头盖了几间板房,吃住就在这里。

王万东最近很忙,不失农时地和老伴王云芳一起天天在苹果园给果子套袋。

这位61岁的果农是灵台县西屯镇东湾村村民,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的果园离村部不远,园子刚好10亩。

这10亩果园是村上在2009年统一组织栽植的。两年后,这片果园在村上公开竞价承包。当时村民承包果园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王万东便以每亩130元的价格承包了下来,签订了20年合同。

在只投入没产出的前5年,他只能靠家里几亩庄稼地来维持生活。

在王万东的精心侍弄下,到了2014年,果园开始零星见果。

每一棵果树都是王万东的孩子,都有深情在他心里,很难分开彼此。“果园里512棵果树,啥情况我清清楚楚。”王万东说,他只有一个女儿已经出嫁了,这些果树就和他的娃一样。每天,王万东都像关心和爱护孩子一样关照着一棵棵苹果树,即使不是果园管理时期,也会在果园里转一圈。

“种苹果树,一要吃苦,二要技术。”种苹果的工作节奏比较紧,与天气和季节关系较大,若出现病虫害、冻害等紧急情况,则需连夜作战。用王万东的话说,“不勤快,别想务好果园”。

“务果一年四季不得闲”,加之家里人手少,果园面积大,他几乎都是每天五六点开始劳动,一直在果园忙到天近黑。

苹果走完了一个春秋,果园恢复了沉静,能松把劲,王万东不再天一亮就一头扎进果园干活了。但他还是不闲着,只要县上、镇上有果树技能培训,必定参加。

“现在果园技术越来越进步,不学别人咋种,种出来的果子肯定不行。”王万东说,要实现苹果树早结果、丰产,必须从病害防治到施肥浇水,从树枝修剪到花果管理,做好每一方面的工作,像给自家娃创造好的成长条件一样,给果树创造最优生长环境。”王万东还说,“掌握了果园管理技术,几次大的劳动下来,人也不会觉得慌乱,反而有一种享受的感觉。”

2015年,王万军的果园正式挂果。

“苹果树就像孩子一样,慢慢地变化。”王万东说,早春的时候,枝条上刚抽出芽来,零星叶子是翠绿翠绿的。几天一个样,等再到园子里时,叶子忽然就绿油油的一片了。接着,开始打花骨朵,四月份,一片一片的苹果花开了。到夏天,眼见着果子一天天长大了。

忙碌了大半年,就在王万东对果园信心满满的时候,七月份一场冰雹以不给人喘息之机的势头到来。尚未泛红,果径已达五六公分的苹果,大多被冰雹砸伤。王万东捡来被砸落下来的苹果,堆了一地,像坟。他低头痛哭。

在最困难的时候,七八名镇村干部、双联帮扶干部到王万东的果园里“助阵”,帮助落实灾后果园管理措施。王万东抹了把眼泪,决定尽一切努力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保树、保园。清园、修剪、防病、追肥,这些措施在大伙齐心协力下一一付诸实施。

虽然果子在冰雹中受了损失,但所有果树都保住了。

王万东的果园因为是初挂果,果子产量也不高,再加之有冰雹打后的伤疤,只卖了6000元。

卖果子时,陕西一客商看到到王万东的10亩果园树形不错,开口出18万要把果园全部承包去,并愿再加6万元买下他的6间板房。

“多少钱都不卖!”王万东连犹豫都没有,直接一口回绝。

“不说果园马上到盛果期,效益会一年好于一年。就单论与这果园的感情:果树是我一天天看着务大的,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孩子卖给人。”王万东说,这就是他不卖的原因,“不是钱的问题!”

“果树对人是真心真意的,只要你用心对它好,不论迟早,它还是会给你回报。”王万东满怀期待地说:“我和老婆以后养老就靠这些果树了,把这片果园务好,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往后就是奔小康了。”

新闻推荐

月日灵台县什字镇赵家沟村村民正在修建乡村舞台今年灵

...

灵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家就建在果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