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常青苗圃的转型发展之路

平凉日报 2014-04-03 19:22 大字

□本报记者李斌郭海凤

曹鹏伟

3月22日,记者来到灵台县什字镇的常青苗圃采访,平荡荡的育林地里,场长刘安林正带领百十多名工人栽植小油松,他举袖擦擦汗,向记者介绍:“这是刚调运过来26万株油松留床苗,别看现在这么小,两年之后一棵最少净赚10元钱。”对于苗圃的效益,他充满了信心。

记者了解到,如今的常青苗圃,育苗、贩苗、绿化各项业务红红火火,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萧条的“烂摊子”……

常青苗圃始建于2002年,是一个以育苗、养殖为一体的自负盈亏事业单位,曾因缺乏市场竞争力而效益低下,甚至濒临破产。

场长刘安林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他2010年初来时苗圃的景象:已有整整10个月给职工发不出工资,园中职工大多外出打工,仅剩2人留守看门,因经费短缺,甚至连水、电、通讯都一度中断,园中315亩育林地大多杂草丛生,还有一部分地租给周边群众用来种麦……

虽然早知苗圃经营不佳,但看见的景象还是令刘安林触目惊心。作为一名老林业人,苗圃的荒废刺痛了他的神经。

要重振苗圃,人才、资金缺一不可,于是他们一边电话联系外出的职工,一边想办法筹钱,万分无奈之下,场长刘安林和两个仅剩的职工一道,拿出自家的房产证去抵押贷了30万元作为苗圃重新运营的启动资金。

有了30万元的救命钱,他们迅速购进80多万株柳树、杨柳、侧柏等长势快、适合短期经营的苗木,同时整理好现有的育林地,将这些苗木栽植下来,经过一年的辛苦管护,到第二年秋季,将这批“囤货”全部出售,居然净赚40多万元。

苗圃人的信心一下子回来了。

因为苗圃的效益逐渐好转,原来出走的职工慢慢赶回,大家的心思重新回到了苗圃。

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什字镇新修的梁家咀新农村想搞绿化,但担忧买苗木自己来栽成活率低。这让苗圃一下子找到了进一步发展的“灵感”,他们当即提出,苗圃可以承担绿化布局设计、树木供应及苗木栽植等所有工程。为打消对方的疑虑,他们承诺如果第二年春天苗木活不了,苗圃就不收钱。

工程即刻上马。苗圃将油松、樱花、高山黄杨、金叶女贞等树木源源不断地“植入”新农村,十天时间,工程顺利完工。到次年春,树木的成活率居然达到90%以上。苗圃的工作人员解开高成活率背后的“秘密”:“大树带土球、小树带营养碗,冬季输防冻液,树干用草绳缠紧……一丝不苟地去做,成活率自然就高。”

绿化工程是很麻烦的工作,先要将垃圾土运出,整地之后换成营养土,规划设计、栽植苗木、浇水施肥等所有环节也都容不得一点马虎,他们所负责的工程都“保成活”,一年内树苗死了要换,还要除草、施肥、浇水,一年之后工程交付。虽然麻烦,但绿化工程却能使苗圃苗木价值最大化,自种自销,不必看市场的“脸色”,这一条龙服务带来的是几倍于从前的高利润。

目前,苗圃招聘组建工队4个,培养专业工人60多人,常年承包绿化工程,至今已在全县13个乡镇承包绿化工程18处,工程用苗用树达到2000多万株。常青苗圃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以育苗为主,以副养圃”的新路子。

刘安林介绍说,现在苗圃有正式职工15人,招聘人员60多人,又承包了200亩地,种植了1000多万株苗木,有较为名贵的银杏、雪松、樱花、玉兰等树种,也有侧柏、油松、黄杨等一般树种,市场总价值1500万元。

苗圃的壮大也带动了周边群众的经济发展,什字镇中永村村民王五德就经常利用农闲时间去苗圃栽树赚钱,去年他边干活、边搞树木运输,一年赚了3万多。如今,每天来苗圃干活的人能达到120多人,苗圃两年的劳务支出近百万元。苗圃也带动周边的群众发展苗木繁育,有人在自家地里种植苗木,苗圃均按市场价收购,统一联系销路出售,每年光收购农户的树苗100多万株。

新闻推荐

今年灵台县以涧河流域为重点在泾渗公路两侧的荒山荒沟

...

灵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