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灵台县志》编修始末

平凉日报 2014-04-05 08:03 大字

□冯永乐李永新

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自古以来,编修史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灵台县委、县政府顺应民心民意,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做成两件大事——“修灵台”,“编县志”。其中于1982年酝酿,1987年编修出版的《灵台县志》,为灵台有史以来第四部县志,也是同时期平凉地区第一部正规出版的地方志。

灵台修志,有据可查自明始,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知县张凤池主持编辑成首部《灵台县志》,但仅有记载,志书无存。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知县黄居中重修刊印第二部《灵台县志》,其遗迹尚存,数量极少。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县长张东野主持再次重修《灵台县志》,二十四年(1935年)成书,经“文革”查抄,亦存留无几。此次修志,起自1982年,历时5年,1987年8月总辑成书。新编《灵台县志》,上溯殷商,下迄公元1985年,叙4000年间事,采用新的体例编辑,基本篇目分建制、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教卫生、社会、人物7编,41章,70余万字。

从1982年3月着手准备起止1987年成书,县上就此项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机构多次充实调整,为了学习先进地区修志经验,多次组织工作人员赴四川省什邡、陴县、温江等地远道“取经”;为了征集掌握更多的资料,组织工作人员外出到长武、凤翔、麟游、西安、宝鸡、泾川、崇信、华亭等周边地区深入民间找知情人专访,征集到大量的口碑资料。另外,还通过在《甘肃日报》刊登征集启事,赴省、地档案馆、图书馆、史志部门查阅文献资料和档案,召开资料征集座谈会,邀请熟知历史的老学者、老知识分子、社会名流座谈征集“活资料”等形式,征集到原始资料500余万字,其中县档案馆提供查阅档案1200多卷。灵台县新开乡蛟城湾社农民郭世创贡献出家藏三百多年的一部清代《灵台县志》,是迄今征集到的惟一一部县志,为新县志的编修工作发挥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在全面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县志》从1984年秋季着手编写,1986年初稿完成,之后又根据全国南北片县志稿评议会议的精神,全面进行了查漏补遗、核实资料、去粗取精、调整篇目、统一文风等加工修改工作,于当年11月底完成第二稿,12月中旬,县委召集有关编委成员、退休老干部、老教师30多人,历时20天对《灵台县志》修改稿系统地进行了评议,经集体讨论,原则通过,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修改意见,最后根据初评意见,编辑人员对志稿进行了系统梳理、修改、提高,于1987年8月完成70余万字的送审稿,逐级上报审批,1988年印刷出版。

编修县志是一项有组织的、专业性强、严谨的系统工程,《灵台县志》编修工作5年来,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多次更迭变动,但每一届县委县政府都一以贯之地重视和支持此项工作,县委书记亲任编委会主任,在人力物力上大力支持,人员调配、办公用房、经费等实际问题都由县委县政府出面解决,县财政共拨款5.1万元,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保证了工作顺利进展。

县志是一县的“百科全书”,新县志不仅要贯通古今,还要体现新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这就需要百科人来修百科书。然而,由于条件所限,实际参与编修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从全县各单位借调来的临时人员和部分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年龄大部分在50岁以上,学历也不高,普遍为初高中毕业,有的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从专业角度来说,这些同志大多都是做行政工作的,从未从事过专门的史志编修,但大家都怀着一颗热爱家乡的赤诚之心,一股奋发拼搏的敬业精神,在学中干,干中学,齐心协力,刻苦钻研,不少同志带病坚持工作,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终于完成了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现在回顾这段离我们渐行渐远的历史,仍然觉得有很重要的纪念意义。

新闻推荐

中省媒体聚焦平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灵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灵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