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灵台: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平凉日报 2014-03-03 19:26 大字

□本报记者李玉成郭海凤

初春时节,记者来到灵台县上良乡杨家庄村采访,但见一排排青砖白瓦的小康屋周围,是平展展的梯田,在梯田里,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而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再也看不到乱堆的柴草和四处漂浮的垃圾,取而代之的是平坦宽敞的村道、干净整洁的小广场;在杨家庄社区,记者感受到的是环境变干净了,空气更清新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了。

让农民享受市民化的生活环境

据介绍,杨家庄村有200余户群众先后住进了统一规划的新型社区,随着群众居住的集中,“垃圾到处漂、污水绕村流”的状况曾经是村民最担心的。而如今走进该村,眼前看到的却是一翻全新的景象:修建了污水处理站,连接家家户户的地下排水管网将生活污水“输送”到这里,经处理后排放或灌溉农田。村民杨文华自豪地告诉记者:“国家要让农民享受市民化待遇,我们村的村民已经享受到了,住得好,服务设施齐全,村里的净化、绿化、亮化都不比城里差!”

为了彻底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灵台县相继建成文明生态家园5000余户,完成“三清五改”1090户,配套卫生厕所、太阳能1058户,栽植绿化苗木17.5万株。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县上对农村生活垃圾采取“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减轻了村民处理垃圾的成本,还集中对村庄农户生活污水进行综合处理,并对饮用水源进行有效保护。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该县近两年累计完成投资1257.34万元,相继对8乡镇20个行政村的村庄环境进行整治,共配备各类垃圾收集设施2000多件(套),安装污水处理设施2套。项目实施的示范村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0%,受益人口达2.92万人。

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转变

“以前,村民们总觉得养殖场臭气熏天,每次路过,都是捂着鼻子一路小跑,而经过整治后,养殖场的粪便直接送入沼气池,大伙路过的时候,也不再捂着鼻子小跑了。”独店镇姚李村的养猪户张焕娃这样述说着整治前后的变化。

张焕娃所在的姚李村,养殖、种果是群众致富增收的两条主要渠道。用沼气做饭,沼液果树叶面追肥,沼渣更是果园里最需要的优质有机肥。

灵台作为全省的养牛大县,养殖业是该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这些牲畜每年所排放的粪便更是对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过去,群众大都将这些粪便随处堆放在村旁路边,对村庄环境影响极大。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既解决了面源污染又实现了农民增收。本着这一思路,灵台县从引导养殖户由单纯的养殖向循环经济产业链转变入手,帮助农民建立沼气池和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借助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的实施,引导群众向循环生态农业转变。灵台县现有优质果园22.67万亩,年均种植蔬菜13万亩,肉牛饲养量达17.9万头,通过产业之间的互支互促发展,牛、果、菜作为灵台农民的主导产业,已给群众带来不菲的收入。而这也成为灵台农村经济发展生态化转变的一个成功范例。

人人争做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始终注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能搞‘一阵风\’、‘运动战\’,要确保工作持久有效开展。”这是灵台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的共识。

为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灵台县整合部门各类项目资金6400多万元,采取“统一规划,集中投入、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各司其责、各计其功”的办法,集中在示范区域打造农村环境整治亮点。

而在群众中,不光乡有城管大队、村有保洁员的乡村环卫队伍已建立完善,村庄的环境保护、卫生管理也逐步制度化,部分村还建成了农民环保夜校,为群众开展农村环保知识宣传教育和学习培训。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的开展,更是大大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人人都成了美丽乡村的建设者。在西屯乡店子村,每天组织群众打扫巷道卫生,村里巷道无废塑料袋、无烂柴草、无牲畜粪便,也就成为平常事了。该村的保洁员柳万崇告诉记者:“村民剥个桔子皮,都要捏在手里,见到垃圾桶再扔进去,保持卫生整洁,已经成为全体村民的自觉行为。”

新闻推荐

达溪灵韵润英才

...

灵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灵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