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在深山有“远亲”
□本报记者李娟淑
“自从得到省上的结对帮扶,村上的好事儿一茬接一茬。”静宁县细巷乡朱张村支书闫福存告诉记者。这不,省卫计委属管单位省肿瘤医院今年又帮大伙儿寻了一个致富门路:以成立合作社为主,辅以分散养殖,发展特色养殖业。长期驻村的省肿瘤医院干部魏鸿宇说,由院方提供鸡苗,家家有份,村民只负责养好鸡,养成后不用管销路的事儿,有医院解决。
“有人免费供鸡苗,咱只负责养,销路不用愁,有人替咱卖。我看这事能成!”
话是这么说,到底能赚多少钱?老闫还是忍不住偷偷算了笔细账,散养鸡生态无污染,味道好,市场销售价格比较高这没说的,一般情况下,鸡苗散养90到100天以后,每只就能达到3斤左右。按照目前市场最低价每斤14元计算,年出栏3.6万只的规模,大概能有525万元的总收益,年户均就又有4900元的进账。
大概这么一算,心头有数的老闫赶紧向全体村民“报告”,结果家家户户都支持。
中华村和朱张村属于细巷乡纯山区贫困村,贫困面很大。乡亲们原以为省上来的人只是做做样子,刮一阵风就走了。没想到这些“城里人”居然背着铺盖,带来灶具,驻扎下来,35名领导干部结对帮扶了两村50户贫困户,轮流吃住在村上!原来一无产业二无基础设施的两个穷山村,经过省卫计委5年时间的“费心折腾”,居然大变样了!
抱穷守旧的细巷乡大部分村子没个像样的产业。首先帮助他们高标准、高质量的大苗移栽苹果树,培育壮大致富产业。
“估计2018年,3000多亩果园就能挂果,人均果园面积2.6亩,按照亩均最低产量1000公斤,地头价每公斤4元来计算,果园总收益将达到1456万元,人均果品产业收益能超过1万元。”
总喜欢算丰收账的老闫说,一直以来,守不住穷日子的村民大多外出打工,村子被撂的越来越烂了,现在好了,果园把人拴住了,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等情况改善了许多。
有了致富产业,基础设施也要跟得上,修路、修塘坝、建村部,实施危房改造、“五改三建”、沟道造林……特别是解决了吃水的问题。
说到水,老闫更是感慨万千,那边山头上1000多亩果园里压着140多个提灌喷头呢。在过去,这些山地根本灌不上水,全指望风调雨顺。种些洋芋玉米麦子,1年下来1亩地就变个几百元。
“现在不同了,省卫计委为村上新建了3座以坝带路的塘坝,并接通了灌溉动力用电,辐射解决了周边3000亩果园及农田的灌溉问题。”老闫说,塘坝建成后,还结束了朱张小学的孩子无路可走的历史。
当然,省卫计委还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经常下乡开展义诊,捐款捐物。投资120万元为镇卫生院建设业务楼及周转房,并投资建成2处村卫生室,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就医环境。
新闻推荐
...
静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静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