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萃弦歌——甘肃最早的乡学名校、静宁云翠小学盛衰记
百年老小云萃小学。
李汉功老师给学生们上课。
□本报记者李征兵李娟淑
5月3日,记者一行来到静宁县双岘乡樊梁村,试图一探甘肃最早的乡学名校、静宁人的启蒙教育“圣地”——云萃小学现状。
云萃小学位于静宁县双岘乡云萃山脚下的樊梁村,创办于上世纪1915年夏天,即民国4年,至今已历过百年春秋。据静宁县志及相关资料记载,该校建校之初为初级小学,民国6年(1917年)增设高级班,成为完全小学,是当时甘肃最早最知名的四大乡村学校(静宁云萃、兰州兴文、天水亦渭、武山蓼阳)之一,生源遍布全省,盛名闻于遐迩。1942年,更名“静宁云萃乡中心小学”。
这样一所有百年历史、曾在全省极负盛名的乡学,当记者今天踏进校园时,总共仅数到17名学生:二年级2名,四年级5名,五年级4名,六年级6名。全校只有5位老师,其中两位老教师骑摩托车去乡镇集市为学校购买扫帚时,不幸严重摔伤,一年半载无法返校教书。所以,事实上学校只有3名老师。而这3名教师,负责了17名学生全部科目的教学任务,包括11门主课和20门副科。
记者发现,云萃小学一年级和三年级空缺。该校校长雷攀登说,因为现在整体生源太少,没有就读相应年级的学生,所以才撤掉一年级和三年级。
任教于该校的教师全部是本地人,年龄最大的李汉功老师今年55岁,在本校任教20多年,小学就是在云萃小学上的,年轻点的女教师李改兄今年32岁,自定西师专毕业就回乡任教。可以这么说,自从有了云萃小学,这两名老师祖祖辈辈都在此上学,当地人对这所学校的感情非常深厚。
据村支书吴强平说,有一件事能反映出云萃在当地人心中的位置。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云萃小学遭到严重的破坏,校名改为“胡河小学”,后又改为“凡梁小学”,在经历过数载历史风浪后,于1984年重新被命名为“云萃小学”。
吴强平说,樊梁村的果园在全乡算是最好的,靠着果园过上好日子的村民,对教育越来越重视,都希望孩子能够去条件更好的学校上学。
五年级学生周芳芳告诉记者,她是她们社上惟一就读云萃的学生,其他有条件的人家都把孩子转到县上或乡上去读书了。“爸爸妈妈还要干农活,实在无法陪读,所以我只能继续在这里上完六年级。”
周芳芳说,她现在正在学习做饭,等学会了,她就去乡上读初中。而她的同班同学吴州纲也因为家里没人陪读所以只能留在云萃上学。不过,相对于周芳芳上下学一个人的孤单,他上学放学时还有个伴,因为同社还有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
云萃小学有一天会不会没有学生,没有老师,慢慢地消失?一边是想去外面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一边舍不得自己的母校。这是云萃老师和学生心里共同的纠结和矛盾。
村里的退休老会计吴汉荣因为腰疼病发作,趴在床上起都起不来,但听见记者问起云萃小学的事,老人家立即挣扎着起来,滔滔不绝地讲开来,细数起自己在校时历任云萃校长:王鼎新,王仲阳,李含章……
无疑,云萃是整个樊梁人的骄傲和念想。那种感情溢于言表,扎根在他们骨子的深处。据吴汉荣老人讲,记得他上云萃那会儿,全校学生大概有二三百人,每个学生一年只需缴5角钱的学费,那时候还有住校生,甚至一些结了婚的人还在上小学。
“祖辈们讲,云萃小学建校以后,不要说静宁南北各处的学子,就是天水、庄浪、通渭等外地前来求学的人都多得很。”
据吴汉荣回忆,过去的整体校舍建筑属于传统古典风格,在一个大堡子里,四合院式的飞檐斗角房屋,在漫长历史风雨中,学校当年的建筑原貌已不复存在,而承载学校原貌记忆的最后一点标记——校门也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遭到严重破坏,之后政府决定重修,于是就有了现在大家看到的9间教室和6间教师宿舍。
记者拜访了云萃小学创办人李早勤先生的重孙李庆祖老人,老人家告诉记者,他11岁的孙女李海荷现在就读于云萃小学四年级。70岁高龄的他以颇为无奈的口吻告诉记者,他了解学校现在的窘况。“有时候,晚上躺下来就会想来想去,可有什么办法呢。世易时移,祖先当年立志教育救国,开启我们静宁教育的先河,发展到现在,居然会没有了生源!”
该村退休老教师郭维宗小时候就读于云萃,后来任教于云萃,是典型的云萃人。在他家里,记者见到了许多与云萃学校有关的资料,有较早版本的《静宁教育史》一书,其中有提到云萃小学的部分,以及云萃小学创办人李早勤先生次子——已故国务院参事、原国民党留大陆最后一名常务委员、当代知名人士李世军先生的一些文集和资料。
李世军文集中有一首写云萃的七言绝句《故乡来人为我祝寿因成一绝》(1986年4月26日作):万里依稀牵梦魂,赵家湾里白云深。山花烂漫一枝绣,云萃弦歌舞春风。
据记载,李世军的严父李早勤先生,生于1867年。这位全省最早办乡学的有志青年,是双岘乡樊梁村人,1912年毕业于甘肃优级师范理化科。早年于陕西经于右任介绍加入同盟会,民国初回乡致力于地方教育事业。
据当地老一辈讲,先生当初经反复选址,以当地刘家湾的庙宇作为建校地址。新式乡学办起后,自己担任校长,开学后首先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建校之初,经费极为紧张,遂选送民国7年首届毕业生梁国栋、程秉钧等人投考兰州工业学校,学会毛编、纺织等技术,返校任教。此后,学生劳动课就以编制为主,以卖产品,补充办学经费之不足。当时的云萃小学白手起家。建校之初,全部经费,包括教师薪金、办公费、修缮费在内,每月只有三四十元。教员少则三四人,多则五六人,薪金甚为微薄,每人每月仅4至5元,其食用所需,由家庭供应,这种刻苦办学精神,实属难能可贵。由于该校教育质量一直保持优良,学生升学率逐年提高,从而成为甘肃颇负盛名的四所乡学之一。
而早勤先生为服务桑梓教育事业,曾一度拒任甘肃党部委员之职,在他63岁的时候,辞去校长职务,协助校务工作,并为学生亲自授课。1947年12月,时年已80岁高龄的他,在逝世前一天,还扶杖巡视学校,布置寒假期间工作。
云萃小学自创办以来,校舍历年均有增修。30多年的艰苦奋斗,新修教室、宿舍30余间、教员工作室、储藏室、灶房20余间,其所需木料,大部分由历年植树成材中选伐,所需砖瓦土坯,均自制自烧,修缮大部分系师生义务劳动。并建成宽广的体育场和学校林场。其中,1942年(民国31年),民国静宁县政府一次拨修建费1000元,将多年失修的僧舍8间、厨房1所、教室14间进行了翻修加固,并在中院修大礼堂1座。成为一所颇具规模的学校。
云萃以“为国育才”为办学宗旨,教育学生五育(德、智、体、美、劳)并重,启发诱导,灌输新知,教育学生“要立大志、做大事、不希图做大官”,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富民强国”,一切围绕爱国思想启迪教育学生。当地群众均以把子女送云萃就学引以为荣。自1916年(民国7年)首届毕业生到现在,已毕业逾90多届学生,逾计4000余名学生,不但对地方文化教育事业有深刻的影响,而且为国家培育出一大批有用人才。
该校创办人李早勤先生生前曾在教室大梁上书写对联一副:劳比筑长城,功胜建阿房,愿此桃李争秀;去年开生面,今岁破天荒,望后起接班有人。
为此,静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吕锦鸿在了解查看了云萃现状后,劝勉在校师生:“好一句‘愿此桃李争秀,望后起接班有人’尽管现状如此,但大家仍要攻坚克难,汲取各方力量,保护好这所静宁人启蒙教育“圣地”,让这所百年老校的办学精神绵延传承下去。”
也许,这种政府重视、对云萃不放弃的办学意识,将是云萃在盛衰历程上获得又一次新生的曙光,也是对静宁人传承静宁教育精神的最好解释。
新闻推荐
...
静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静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