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光好 干群植树忙
□本报记者李娟淑
四月的静宁大地,连降数场春雨,极大地改善了土壤墒情。近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亲身感受了静宁干部群众植树造林的热火场面。
拿工资的“农民”
米转兄、党董琴、刘托托、李婷婷,是四名来自静宁县红寺乡政府的基层干部。
4月7日下午,记者在该乡东山梁上一个叫毛桃湾的地方见到了正穿梭在育林坑里,给行道树涂白的她们。米转兄向记者说:“给行道树刷白,是为了给树体杀虫、防虫,还可防止树皮被动物咬伤。”她说,给新旧果树和行道树涂白,是乡政府干部年年重复做的工作之一。她指着对面说:“你看,那边山道、山湾的那些男干部,和我们是一起的。”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顺着弯弯的山道,每一棵行道树旁都有一名弯腰刷树的干部。
记者了解到,这四名女干部有刚结婚的,也有尚未结婚的,为了工作,她们一忙就是一个多月。“我们几个还好,家离得不是很远,我们乡老魏,他家在南部乡镇李店,距离西北部乡镇红寺乡较远,忙起来几个月都难回上一趟家。”米转兄说。
米转兄正和记者聊着,在另一边植树造林的大叔大婶朝这边喊起来:“娃娃,都缓一缓再干吧。别太累了。”米转兄站在这边路上应声招手,算是回应。
记者循声走过去,只见这边开荒造林的人里边也有一个乡上的年轻干部。带队的寺岔村村主任何登第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干了两天了,他们有二十多亩地的植树任务。
说完,他又指着刷树、植树的乡干部说:“哎,这些娃娃太辛苦了,看着叫人心疼,和我们没啥区别,就是拿工资而已。”
南北互补调产业
离开毛桃湾,记者一行又来到了该乡的丈子村,看到村子方圆几里全栽满了苹果树,有老树,也有新苗。村支书张志理介绍说,全村原有700多亩挂果园,650亩幼园,今年又新植了800多亩。“原来说我们这里不适宜栽种苹果,加上群众思想上不认识,苹果发展得慢。到了2005年,乡上组织栽了首批苹果苗,现在都见成效了,像去年阳坡社队长魏锁红家就买了7万元。”
据张志理说,这里的群众现在积极性很高,好多户一下子栽了十几亩果树,有六七亩的都是平常的户。现在,丈子村的果产业是全乡最好的。
该村阳坡社的村民张顺州夫妇正在新植的苹果地里套种洋芋。他告诉记者,家里已有2亩挂果园,收入还不是很高,关键是过去管理上大意了,今年又新植了6亩。“以后要上心呢,把苹果当主业来抓!”他说。
据了解,在该县今年的三干会上,县委、县政府提出探索走南北互补均衡发展、经济生态融合发展“两条路子”。而所谓的“南北互补均衡发展”,其中一点是,在产业发展上,西北部乡镇要狠抓苹果适宜区全覆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该县在去年完成百万亩生产大县后,2015年将产业的主战场移向司桥、三合、红寺、界石铺等西北部乡镇。借着政策优势的东风,该县西北部乡镇产业调整的春天真正到来了。至目前,该县新植果园8万亩。其中西北部乡镇新植5万亩。此外,该县干群春季造林绿化8万亩,建设绿色通道800公里,该县的县域生态修复步伐在持续加快中。
新闻推荐
...
静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静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