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走转改”永远在路上

平凉日报 2014-11-08 18:56 大字

□静宁县广播电视台戴腾飞

5年前的9月,我进入静宁县广播电视台,成为一名新闻记者。5年的工作经历,对我来说,也是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断加深认识理解的过程。

2011年前半年,我当记者快两年了,和我同时进入电视台的同事们工作都逐步走上正轨,可我还没“入门”。有一次,我的稿子好不容易上了本台新闻的头条,而且在第二天的平凉新闻中播出了。我很是自鸣得意,没想到领导却说:工作味还是有点重!并叮嘱我:要多下基层,多跑鲜活的新闻。

后来有一回,我跟着本单位的老记者下乡采访,看到了一个成熟的记者是如何抓新闻的。在我们县的仁大乡,我们去采访一位带领群众通过种植果树致富的村支书。那天刚下过雨路很滑,有人建议找几个村民下山接受采访,而我单位的那位老记者却坚持要上山。山路很陡,当地村民也要走上40多分钟。爬到半路的时候,我已经累得不行了。而我那位同事当时年纪比我大将近20岁,却坚持走到目的地,采访完成后才下山。这篇长消息因为生动鲜活,在当年获得了市级优秀稿件。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原来下基层不等于到某个部门或某个乡村,拍几个画面,交出一条稿子那么简单,而是要到达离老百姓最近的那个地方。

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号召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这给了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一次接受锻炼,提高业务水平的大好机遇。2011年后半年,正值全省大旱。为了深入报道我县当年抗旱保产的一些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我深入我县推广旱作农业工作较为突出的八里镇关道岔村,一连利用四天时间,吃住在农户家里。当时正值8月下旬,当地农民每天都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劳作在田间地头。我也用镜头记录下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及在抗旱保产工作中的一些典型事例。短短几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增长了不少见识。通过走访村民,了解家庭情况、心里想法、生活期待等,真正了解了民情。这样的场景和感受,是坐在办公室、吹着空调想象不到、体会不到的。

几天的采访,让我感触颇深,回到单位,我花了2个小时时间写出了一篇消息《静宁县50万亩旱作农业大旱之年显神威》,播出后获得了广泛好评。这篇消息先后获得了2011年度“甘肃省广播影视奖”广播新闻二等奖,2011-2012年度“平凉市新闻奖”广播长消息三等奖。而当时写这篇稿件,我并没有刻意去追求角度,也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只是把我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如实地写了出来。

随后,我坚持在工作中独立思考,力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有时为了一组好镜头,就反复琢磨,多向群众请教,多向先辈学习。几年来,通过在基层的磨练,我还写出了一些比较好的作品。如《静宁四中的特殊寒假作业》,《巴马香猪成为双联村的“香饽饽”》等作品,多次获得了平凉市广播影视奖。而且通过“走转改”活动,我的外宣稿件在质和量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我并被评为2012年度全市广播电视新闻宣传优秀通讯员。

“走转改”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如果你带着认真的态度,带着感情,“沉”到基层去,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才有机会接触到真正鲜活的好线索、好新闻。因为,“走转改”永远在路上。

新闻推荐

兰宝彤:为“香猪富农梦”而奔走的双联干部

...

静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静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