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位七旬老人的中国梦

平凉日报 2014-10-28 07:52 大字

厚滨声正在弹唱自己创作的歌曲《大爱才能实现中国梦》。

□本报记者柳静霓丁小凤/文

杨昕/图

“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的力量无穷尽,祖国建设大发展,改革开放沐春风,中华儿女一条心,幸福生活靠打拼……”10月17日上午,静宁县细巷乡细巷村的农民厚滨声又一次弹唱起自己填词谱曲的歌曲《大爱才能实现中国梦》,这首歌的歌词老人已多次修改,仍然不太满意。

“我想通过歌曲传达一种力量,让学生知道爱党、爱国、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同时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的传统美德。”厚滨声说。

让厚滨声欣慰的是,他2010年捐助的9个学生,在2013年全部考上了大学,而且有7名学生考出了500多分的好成绩。“经济上的捐助只能解燃眉之急,我更希望学生在精神和道德上能受到一种强大的正能量的影响。”厚滨声说出了创作歌曲的初衷。

厚滨声是第四届甘肃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中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他年轻时当过民办教师,正是这一年的教师生涯,让他49年来都觉得自己有责任为教育事业出一份力。

“上讲台、当老师是我年轻时的梦想。”而当梦想成真时,厚滨声再也无法从这个梦想中走出来。

1965年,21岁的厚滨声因为艺术特长意外地被静宁县文教局聘为细巷乡的民办教师,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干这份梦寐以求的工作。当时,厚滨声所带的班有60多名学生,所有课程都由他教;另外还带着一个有60多名学生的跟读班,跟读班的学生每天中午利用午饭时间来上课,这样厚滨声一天的课程都是排满的,“中午吃饭都是跑步回家的。”尽管工作忙,厚滨声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那时学校特别困难,没有凳子,用两块土墩搭上一块木板就当凳子。一下课,学生往出一跑,有的土墩就倒塌了。每天下午放学后,厚滨声就挑水和泥修土墩,他不想让学生上课坐得歪歪扭扭。到了春季,学校开始种树,每天早晨上课前,厚滨声又挑水浇树,他想让学生在绿色的环境里读书。

1965年5月4日是厚滨声一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青团。在细巷公社参加入团仪式时,厚滨声留下了幸福而激动的泪水。

入团后,厚滨声的心里承载了更多对学生的爱。他班上有个叫张国世的学生,冬天穿着烂棉衣、薄裤子,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教室里冻得发抖,厚滨声看到后从他的工资中拿出4元钱给张国世的父亲,让他给孩子做一身厚棉衣。后来他索性在教室里做了一个泥炉子,自己掏钱从县城里买了些煤块给学生取暖。而和他刚结婚的新婚妻子想要一方大红色的围巾,他却拿不出钱,妻子只好把两块白毛巾缝在一起,用染料染成红色,直到现在老伴提起这些事还会抱怨。

“文革”开始后,厚滨声被迫走下了讲台。在经历了灾难和痛苦后,他响应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办起了粉坊,搞起了养殖,生活逐渐有了好转。上世纪90年代,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起的希望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厚滨声在电视上看到这个消息后,资助了安西两名学生。2000年,静宁县成立了特教学校,他走进学校捐助。

厚滨声究竟帮助过多少人,他自己也记不清楚。贫困的学生、生病的老人、村里的五保户……只要他碰上了,都会尽一份力。

2010年3月底,静宁县文明办、团县委发起开展了“关爱贫困学子”捐资助学爱心活动。看到电视上播出的消息后,厚滨声找到团县委负责人,表示他要资助9名特困优秀高中学生,每人每年500元,资助3年。那时,厚滨声白天给县城里一个工程队看门,晚上和老伴给一个家属院看门,一个月的收入只有1100元,平时在家属院捡拾废纸箱、瓶子卖钱补贴家用。

“我只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引导更多的人重视教育,让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厚滨声说道。

新闻推荐

“静宁好人”获称赞

...

静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静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