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财政事儿
九月的西北偏远山村已略带寒气,走在沾满露水的有些干枯的草皮上,脚底不由渗入一股股冰凉,露在袖子外面的手指也略有些僵硬。然而,对于小山村的人们来说,这正是他们所期盼丰收和来年播种希望的季节,当然更是一个忙碌的季节。走在蜿蜒的山区小路上,规则而又整齐的梯田上总是有三三两两攒动的人群。
正是三年前的九月,我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在静宁县雷大乡乡财政所当一名普通的职员,在师傅杨会计的指导下开始了一系列简单的财政业务的学习,如记账、拨款,报账,打钱,了解相关政策等业务。在这种简单重复的工作中,把财政所的工作就定格在了这些周而复始的业务学习和办理中。
第二年春天的一个下午,一位老人的到来打破了我对财政工作的局限性理解。这位老人是一个五保户,之前很多次都看到过他,每次总是背着蛇皮带,拉着智障的儿子在信用社门口徘徊很久默默离去。这次是他第一次走进办公大厅,目的是想问问为什么一年多没有领到五保金了,是不是取消了?根据李大爷的描述,通过和民政助理、金融机构等相关业务人员的查询,最后才得知:李大爷之前的一折统丢了,银行的工作人员在李大爷重新挂失补办折子的时候由于疏忽,没有将其原来的一折统折子注销,而是从新办理了个人存折,李大爷也没有到财政部门进行登记变更,一年多的五保金都打到已经丢失的一折统里面了,拿到的新折子根本取不到钱。
时间久了,正如李大爷这种情况的人越来越多了,有的丢了存折得重新补办,有的因为孩子的住宿补助得重新分户,有的闹着分家重新划分财产办理存折,有的存折开户名字与户口本有出入,有的在外地好多年明白册没有及时运转等等。财政工作再也不是简单的业务流程的学习,真正的财政工作是如何解决老百姓遇到的最具体最实在的问题,如何通过基层财政所把政策传达下去,执行到实处,使老百姓真正受益。
2011年,静宁县率先使用了国服支付系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资金拨付到账的时间,避免了金融机构长期拖延拨付资金的现象,美中不足的是存折中资金到账记录没有了“三字码”,只有一长串的数字。由于惠农资金项目多,数量大,资金拨付时间快,明白册得不到及时运转,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农户花完资金以后还不知道所花资金属于哪个惠农项目,无形中增加了农户的误会,琐碎而又重复的询问是平日里最常见的。
重复了一遍又一遍的琐碎询问,解释了一遍又一遍的政策业务,这些在很多时候埋没了初来时对财政工作的好奇与新鲜,当初来这里的梦想也被岁月磨得找不到棱角了,窗明几净的办公大厅总是充斥着喧嚣,彬彬有礼的可敬姿态在这里看不到,墙角上显赫的“禁止吸烟”在这里也是形同虚设的,埋头加班也会换来怀疑与猜忌,似乎从来没有百姓理解到我们也一直在为他们的幸福而努力着。
有过愤怒,有过埋怨,有过退缩,有过排斥,更有过喜悦,有过由衷的幸福。那是年迈的爷爷拄着拐杖说着对党、对我们感谢的话语;那是老婆婆、“干妈妈”顶着烈日走几里路送来亲手或托人捎来做的饼子和成熟的土特产。那些小小的心意成了他们对我们财政人最真诚的感谢。
用一长串的存取记录,填了一页又一页明白册,堆积如山的账本,跳动着的小数点,沉沉的档案柜,记载着财政人的辛酸与苦乐。和烦恼接触,却又踩着幸福的脚后跟,在喜怒哀乐中愉悦地成长,这就是属于山里的财政人、山里的财政事儿。
(静宁县雷大乡财政所吕香香)
新闻推荐
...
静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静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