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凸显平凉特色
□本报记者马炳玉
春暖花开时节,平凉市今年在建的20个省级美丽乡村、30个市级美丽乡村、44个县级美丽乡村建设火热进行中……近年来,平凉市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先行,以产业富民为核心,重视群众“造血”功能,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形成了平凉特色的建设风格。
4月20日,记者在崆峒区大寨乡的桂花村看到,该村美丽乡村建设初具规模,宽敞明亮的43户小康住宅坐落整齐;400平方米的二层村部白墙灰瓦,古色古香;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上,有池塘、假山、小桥等;1.8公里的硬化道路通到每一家门前。
大寨乡党委书记海英介绍说,在桂花村前期规划中,他们乡党委一班人费了好多工夫,规划方案是经过多次研究,多次实地勘察,多次修改。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是前提。平凉市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精准脱贫专项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紧密衔接起来通盘考虑谋划,并且突出陇东民俗特色,融合多元发展要素,充分挖掘产业、民俗、文化及自然资源,打造有山、有水、有乡愁的村子。
泾川县城关镇凤凰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仅建设了漂亮的房子,配套了完善的基础设施,而且利用自身生态和区域优势,发展旅游产业。规划的“七彩凤凰”生态花卉观光园、窑洞民居生活体验中心、稻草人游乐园、凤凰沟沟道水景区开发四大工程,计划修建300亩生态观光园、30亩生态采摘园、1处儿童游乐园、25孔陇东特色民俗窑洞等。
像凤凰村一样,平凉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产业富民为核心,不但打造外表漂亮的“躯壳”,更重要的是将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放在产业发展、农民收入提高上。除了加快发展牛、果、菜主导产业外,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养殖、农村电商等多元富民产业,259个省市县级美丽乡村发展果树经济林28.4万亩、饲养肉牛10.1万头、种植蔬菜9.3万亩、养殖畜禽36万头(只),先后培育果品专业村68个、养殖专业村52个、蔬菜专业村39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7个,基本实现富民产业美丽乡村全覆盖。
平凉市着眼于增强群众“造血”功能,以农村“两后生”和青壮年劳动力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每年组织培训3.6万人次,完成农民技术资格认证1.2万人次,先后输转劳务9.8万人次,尤其是依托乡村旅游、生态建设和村庄环境保洁,把部分群众就地就近转化为护林员、环卫工和产业工人。
三分在建,七分在管。美丽乡村的建成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对于已经建成的美丽乡村,平凉市各县区均制定了长效管理办法,每村落实5万元村庄环境整治专项经费,各乡镇均成立了环卫机构,各示范村组建专业管护队伍,建立公共设施运行维护、卫生保洁与垃圾清运、保洁人员考核及环境卫生月检等制度,村庄环境整治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转变。
至目前,平凉先后投入资金39.6亿元,建成省级美丽乡村51个、市级61个、县级147个。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切实加强夏季火灾防控工作,保持全市火灾形势总体稳定,北海市从4月中旬至党的十九大闭幕,在全市集中开展夏季消防检查行动。此次行动的内容包括强化社会火灾防范、提升灭火救援能力、深化消...
泾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