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州龙兴寺佛舍利传奇
□魏海峰
2013年1月9日,考古工作者在距泾川大云寺舍利塔东侧35米处清理佛像窖藏时,意外发现一处地宫遗址。裸露一角的地宫铭文砖显示:大宋祥符六年(1013年),位于此地的泾州龙兴寺安奉了“诸佛舍利约二千余粒并佛牙佛骨”。这已经是49年来在该区域第三次发现佛舍利,前两次分别为1964年发现的武则天敕建大云寺时置金棺、银椁、铜匣重新瘗(yì)藏的隋文帝敕封佛舍利,以及1969年发现的北周宝宁寺佛舍利。尤其这次发现距1013年瘗埋时间恰好整整一千年,应了民间佛舍利“千年一现”的传闻,不仅在佛教界、学术界备受重视,全社会也高度关注。
透过铭文砖的记载,一段历史往事清晰地呈现在大众面前。话说公元1013年五月十二五更时分,众多聚集在泾州龙兴寺曼殊院内的僧侣信众和地方贤达逐渐散去,寺里的小僧也回房略作休憩,唯有智明大师仍毫无倦意。一个时辰前,他终于完成了一桩蛰伏心中已久的夙愿:就在曼殊院文殊菩萨殿内的地下,他将与师兄云江共同收集来的两千多粒诸佛舍利,还有佛牙、佛骨等,在众人的参与见证下一并妥善安奉。
看着案牍上年长德高的义榳大师撰写的舍利铭文,智明陷入了深思。这篇铭文由寺里受戒不久、聪明伶俐的小僧慧远书写,泾州石匠梁吉刻砖,已经与舍利一并安奉于地宫。
龙兴寺的历史由来已久,其前身是大周武则天敕建的泾州大云寺,后更名为“中兴寺”,继而“龙兴寺”,延续至今。然而泾州大地饱受自唐代“安史之乱”以来长达两百余年来的吐蕃侵扰,尤其是“会昌法难”(即“唐武宗灭佛”)中,佛教遭遇了毁灭性打击。宋太宗淳化年间时,龙兴寺早已不复辉煌,庙宇破败,佛事不兴。从那时起,智明就和师兄云江在一起,日随夜伴,共同修行,在青灯黄卷中共同支撑着这座古寺的香火延续。
他们俩深感佛陀深恩无以为报,经常叹念弘扬佛陀大悲智慧的宏愿无法实现。早在武则天敕建大云寺时,就在这座寺院内发现了前世遗存的佛舍利和石函、舍利瓶,随后置金棺、银椁、铜匣,以五重套函重新瘗埋,然而今天却再也找不到这些圣物的遗迹了。一天,云江向智明说:“佛陀灭度后,曾将舍利分为八斛四斗,供世间的信众以瞻礼供养。如今国泰民安,我俩道心坚固,应该发大愿力,求得舍利圣物重新供奉,以弘扬佛法,让泾州苍生同沾雨露。”智明听后大加赞同,于是决定和师兄一道云游,赴全国各地去实现收集佛舍利的宏愿。
那是一段艰难的岁月,然而相比与收集到舍利圣物的喜悦,所有的辛酸又算得了什么呢?他们在云游路上广施善行,通过接济百姓、举行祈福或超度法会等行动,赢得了人们的感动和支持。除了被心甘情愿赠予的舍利,还得到了很多财物资助,但他们一文钱也舍不得乱花,都用来换取更多散落在寺庙和民间的舍利。时光飞逝,转瞬间20多年过去了,他们的辛劳和心血得到了丰硕的回报,收集到的舍利数竟然超过了两千多粒。在完成预期宏愿之后,云江和智明重新返回了泾州龙兴寺。
有一天,正在参禅打坐的云江和智明眼前出现了神奇的一幕:供养在佛像前宝瓶内的舍利,像灿烂的珠玉一样飞速流转,佛牙、佛骨也大放异彩,如同璀璨的繁星般闪烁着神秘的光芒。这种景象让他们领悟到,圣物只有加以妥善安奉,才能历劫不坏、长存世间。于是,他们通过佛事仪规,决定将圣物安奉于文殊菩萨殿内。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尚未行动时,和智明有着数十年同修情谊、八千多个日夜共请圣物的师兄云江圆寂了,安奉舍利的事情不得不搁置起来。
1013年初夏,智明在请工匠烧制陶棺、打造木匣、砌建地宫等工作完成后,决定于五月十二凌晨完成这一心愿。他将舍利分为六份,分装于不同途径得到的珍贵的琉璃瓶中,这些舍利瓶有圆形的、方形的,有的以错金器封口,不一而足,舍利瓶以木匣盛放。佛骨和佛牙则用龙兴寺传承镇寺袈裟包裹,袈裟的来历已无从问起,然而缝缀用的金丝线标示出它不凡的身份。一切准备停当,他请来了主管泾州僧尼事务的僧正惠照大师,得到过皇帝赐紫的高僧义英,为这件事奔波操劳的比丘义演,撰写铭文的义榳以及慷慨助缘埋葬的俗家弟子陶知福等人,并在泾州众僧侣和地方贤达、信士弟子的现场见证下,举行了这场隆重的安奉仪式。
岁月蹉跎,世事更迁。明代洪武年间的一场洪水,使泾州古城夷为平地,州城不得不迁至泾河对面,龙兴寺和它的故事也一并沉寂到了地下。然而文物工作者的重新发现,验证了当年云江与智明让舍利圣物“历劫不坏、长存世间”的安奉初愿,从而使泾川的舍利发现再续传奇。
注:本文选自平凉市文联编纂“人文平凉”丛书之《春秋逸谭——平凉掌故选》
新闻推荐
旅游盛会上的平凉美景——平凉市组团参加2017西北旅游营销大会侧记
□本报记者张成龙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3月24日,西安绿地笔克国际会展中心内人声鼎沸,以“丝路旅游·舞动中华”为主题的2017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在古都西安拉开帷幕...
泾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