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广生:让群众吃上乡村旅游这碗饭
□本报记者刘英娜
在人代会分团讨论会场,但凡有人提到“乡村旅游”,泾川县玉都镇康家村村支书康广生都会认真倾听,还戴上眼镜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上一笔。“听听有什么新政策,或者好的建议,能给我们村的发展支支招。”
“要说起来,村里变化最大的就是近几年。”康广生说,从2012年开始,四年时间村上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有1200多万元,大多是国家的政策和项目资金。这些投入彻底改善了村里的面貌,道路硬化了,自来水通上了,电拉上了,小康屋修起来了,村部、文化广场、卫生所、幼儿园、老年幸福院等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完备。
环境改善了,条件变好了,康家村开始发展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建起了农家乐、民俗大观园,农耕文化展馆,农家四季采摘园等,吸引游客来村里体验农耕时代的文化,唤起久违的乡村记忆,体悟传统农业的艰辛。在农耕文化馆里,陈列着古老农具和旧时生活用品,高粱、谷子、豌豆、荞麦等农作物种子,模拟出早年农家连锅灶炕台的生活场景,这些都成了来康家村的游客相机里和朋友圈里的热门图片。
“今年西红柿刚下来的时候,采摘一斤的价格在2元以上,辣子要3元。”康广生说,采摘园春天看花、夏季摘菜、秋季采果,绿色环保的果蔬很受欢迎,游客既能体验采摘的乐趣,价格还比市场上的便宜,夏季人多的时候,一天能来差不多一百人。游客不仅体验农村生活,还要吃农家饭,村里的几处农家乐生意也不错,每个月有六七千元的收入。
按照规划,在采摘园对面,还将建起民俗一条街。“现在已经修起了油坊、酒坊、醋坊,我们还要建其他作坊,经营小吃、民俗产品,让群众发挥所长。”康广生说,村里的妇女能绣鞋垫、做荷包,一些老人会编筛子、背篼等物件,还有会画画的、会雕刻的,但凡有手艺的,都能在民俗街上做个小生意。
康广生当了三届县人大代表,两届市人大代表,34年的村干部,是一名老党员老代表,虽然明年就60岁了,他仍然精力充沛,想法很多。“下一步村里还要建春夏秋冬四季雕塑群,还原牛耕地、驴推磨的最原始的农耕场景,再修一处儿童游乐场所,吸引更多的游客,让群众吃上乡村旅游这碗饭。”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赵育娴在泾川县泾明乡白家村,道路左侧是一排陇东民俗风格的民居,右侧是集中建设的绿化休闲小游园,配以枝繁叶茂的景观树、点缀其间的小廊亭、充满乡土气息的旧粮仓,勾勒出一...
泾川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泾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