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国宝”华亭曲子戏诞生与发展的几个问题(上)

平凉日报 2015-10-21 07:33 大字

□朱平

奇葩不是墙头草。她是国色天香的牡丹,肥沃的大地催开了她的雍容华贵;她是天山的雪莲,昆仑的冬虫夏草,崖畔挺立的灵芝,天地精华赋予了她的珍贵和稀有。本文就是想通过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亭曲子戏诞生和发展背景几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的分析,探求并揭示这朵民族奇葩的成长规律,以便于我们很好地继承和创新。

一、“文字狱”夹缝中诞生的“笑谈”艺术

中国戏曲与元、明、清“文字狱”是一对孪生兄弟,是“文字狱”压迫下诞生的“新生儿”;在戏曲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中,“文字狱”功不可没。因文字获罪,历朝历代都有,但到了明、清两朝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不仅文人士大夫畏惧,就连平民百姓都颤颤惊惊,唯恐犯忌杀头。大明建国,朱元璋竟然下令将《孟子》删掉八十五章,占全数的三分之一。删掉的部分包括:

1、不许说统治者及其官僚走狗的坏话——“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梁惠王上)

2、不许说统治者要负转移风气之责——“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一正君而国定矣。(离娄下)

3、不许说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公孙丑上)

4、不许说反对征兵征税和发动战争的话——“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尽心下)“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离娄上)

5、不许说人民可以反抗暴君、可以对暴君进行报复的话——“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

6、不许说人民应该丰衣足食的话——“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梁惠王上)

7、不许说人民应该有地位有权利的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以上七个方面基本确定了明清两朝文字狱的涵盖面。圣贤尚且如此,黎民百姓还有什么盼头。但是,人总是要有精神生活的,此路不通,另辟蹊径。于是以口传心授为载体、狐怪故事和前朝轶事为内容、装扮神鬼(脸谱)角色为主要形式的说唱笑谈艺术便诞生了。这便是中华文化宝库中全新艺术奇葩——元明杂剧。这种艺术最早没有白纸黑字的本子,全靠艺术家口传心授;装神弄鬼的化妆,隐去了表演者的真实面目;唱罢便散的随意性,不给告密者抓辫子的机会,一切的一切都为了避免朝廷的骚扰。

曲子戏也脱离不了这种发展的轨迹,只是其产生与社会的最底层,没有京剧、秦腔那样规模化普及而已。

二、陕、甘地方戏曲的诱导和帮助

戏曲在明末清初就已传到华亭。清朝初年在什民鸿蒙寺(至今存有北魏石窟造像)建有戏楼,清中期建有县城城隍庙乐楼、红山镇(今安口镇)戏楼,当时“西府”秦腔已在华亭盛行,为陇东一带主要的戏种,而华亭曲子戏的形成流传已是清中期以后的事。所以,陕、甘地方戏曲对华亭曲子戏的形成与发展有着诱导和促进的作用,有着积极的影响。

1、对表演形式的影响。初期的华亭曲子戏以唱曲为主,最多是演员着戏装,拿把彩扇走“十”子、绕“8”子,表演一些秧歌动作,演员没有角色之分。受秦腔等大戏影响,结合剧情发展,增加了肢体动作的表演手法,突破了一唱到底的传统模式,为带有复杂故事情节的剧目表演做好了准备。表演形式的复杂化,使得表演者出现了主、配角色之分,如《四郎探母》、《双官诰》等等。

2、对剧情的影响。传统剧目如《八仙上寿》、《天官赐福》、《文王采莲》、《刘海撒钱》等,并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只按小曲的特点变换着曲调唱故事;受秦腔的影响,华亭曲子戏逐渐出现了带有较复杂故事情节的剧目,如《秋莲检柴》、《告斧头》、《钉缸》、《闹书馆》、《顶转头》、《狐狸送子》等,加上了曲折的故事情节,突破了纯小曲的模式,相当于大戏的剧目框架了。

3、对曲调的影响。部分地区吸收了眉户和其他剧种曲调的成分,如道情的成分等,使得华亭曲子戏各班底在唱法、曲调、乐器配置等方面至今没有完全一致的调式。

三、安口窑场文化对华亭曲子戏的补充与提高

1、宋以来逐渐形成的安口窑场文化基本特征——开放包容性。

安口无论从地理、经济还是文化的角度讲,都是镶嵌在陇山东麓、古丝绸之路上一颗明珠。这里的陶瓷生产和煤炭开采可追溯到宋代,有学者认为西汉的安民县就设在这里,而它又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驿站。据明代赵时春编撰的《平凉府志》和历代保存下来的《华亭县志》记载:安口窑就是享誉西北的“陇上窑”。直至有文字记载的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统计:安口有陶瓷经营企业140余家,从业3000多人;有瓷窑50多座,小煤窑14座,加上店坊、酒楼、饭馆,不到1平方公里的安口镇已有近万人。这些人中,有来自江西景德镇、西安耀县的专门看火候的“烧窑大师”,有腰缠万贯、来自全国各地的“头把子”(及投资者),有从四川、陕西、青海、蒙古、新疆前来贩运煤炭、陶瓷的“脚户”,还有前来安口窑度荒年的苦工,他们口音五花八门,习俗各不相同,但有一点他们十分明白:要共同生存就必须相互包容。正是这种生存的需要,酝酿开发出了独特而又丰富多彩的“窑场文化”,支撑着安口窑这块特殊的“活命宝地”。具体分析历史资料,不难看出安口“窑场文化”的如下特征:

方言的包容。在安口这块地方,什么方言都有,都可存在。因而现在的华亭方言中“鞋子”、“街道”和四川话“haizi”“gaidao”发音是一样的。一些方言与陕西话、陇南话基本相同。

习俗的融合。从婚丧嫁娶到节令时序,华亭往往与周边地区有较大区别,而与不相为邻的陕西关中、甘肃陇南等地有许多相似或相同之处,这使许多民俗学者疑惑不解,其实是“窑场文化”的特殊效应。

文化的多元。“窑场文化”的市场规则容纳了关中文化、川蜀文化、西域文化、游牧区文化的同时存在,在饮食、接人待物、习俗礼节各个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多元性特点,在周边地区所有镇店是绝无仅有的。

生产生活方式的相互开放渗透。“窑场文化”文化的另一特征就是在融合了不同地域习俗、文化的基础上,又增进了生产生活方式的交融渗透。土平房本来是产业工人从干旱地区传来的低成本民居,顶上铺一层干泥用石磙压实防水,用于储存瓷器坯子的半成品库房。却被安口人看好用于普通民房使用,直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安口镇还存有大量成片的土平房。

砂器本来是产业工人用烧窑炉渣与石英砂混合捏成器物形状,烧窑时顺便放在窑里烧出的又黑又粗的器物自己用,不料却因为它炖出来的饭菜特别鲜美而变成了商品,供不应求。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的相互渗透在安口之外,很难看到。(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华亭警方打掉一银行卡调包犯罪团伙

...

华亭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华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