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博 和他的根雕艺术
和他的根雕艺术
□本报记者何小龙文/图
3月24日,由甘肃省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甘肃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甘肃易琛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甘肃省工艺美术产品质量检验站协办的“第14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工艺美术作品展,在甘肃省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盛大展出。崇信县青年根雕艺术家甘博参展的根雕作品《老家记忆·岁月》《丝绸之路》,在319件(套)参展作品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百花奖”制作技艺一等奖、创作创新一等奖。这是他的根雕作品继获得2016“紫薇花·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奖大赛银奖之后,再次获得大奖,标志着他的根雕艺术创作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近日,记者对甘博进行了采访。
在崇信县新建的文化馆内,有一家华夏神韵根雕艺术馆,这是甘博投资300多万元创办的,馆内装潢考究,古朴典雅,两百多件大大小小、造型各异的根雕作品陈列其中,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在一张由巨大树根做成的枣红色茶几前,甘博向记者娓娓讲述了他从喜爱到痴迷根雕艺术创作的艰辛追求之路。
漫漫打工路
甘博比我想象的年轻,80后,他是崇信县黄寨乡人,和许多农村青年一样,他有过一段打工经历。
“那年我19岁,在崇信一中上到高二,因家里经济拮据辍学,于1998年和同乡村民出外打工。”
甘博打工的第一站是北京,因为不懂技术,在大兴区河北人开的一家篷布厂打杂,干了两个月,一月200多元工资,后来由于与河北人语言交流有困难,加之刚进入社会比较胆怯,他又离开这个厂,能不能找到活干还是个未知数。所以,揣在兜里的200多元工资,他不敢乱花,白天在劳务市场找活,夜晚睡在公园里的石凳上,整整睡了7个晚上。在大兴劳务市场继续找活时,遇到一个30多岁收破烂的人,经此人提醒,他收购旧书刊拿到街口卖,维持生计。摆书摊一个多月,攒了点钱,他就在大兴劳务市场租了一间30平方米的房子开了一家小书店,没有顾客的时候,就蹲在水泥地上,用毛笔蘸水习练书法。
他的命运,就是从开书店发生了转机。
开书店期间,他结识了一个叫关月辉的东北女孩,她当时在大兴劳务市场私人办的幼儿园当教师,常来书店借阅书刊,她喜欢读书,他爱好书画,两人有共同语言,一来二往,彼此相爱。因为在外打工太过辛苦,在女孩的建议下,他随她回到家乡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长青乡全合台村开办了一家幼儿园,两人不久结婚。
他说,岳父是一个很好的老人,擅长书画,会做根雕,他当上门女婿两年,老人经常向他传授书画及根雕制作技艺,使他受益匪浅,就是在那个时候,甘博坚定了崇尚艺术的信心。两年后,受非典影响,幼儿园越来越不景气,他和妻子又出外打工,去过西安,最后落脚于福建省福州一家根雕厂打工,整整4年多时间,他凭着爱好书画的特长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一步步从学徒干到技工,月工资三千多元,不仅改善了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他学得根雕技能,为以后致力于根雕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向根雕艺术高峰攀登
2008年,甘博和妻子回到崇信后,在县城开了一家饭店,经过5年时间起早贪黑地打拼,积累了一些资金,遂乘着当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东风,于2015年9月创办了华夏神韵根雕艺术馆。
记者了解到,崇信县许多根雕爱好者做的根雕,多是就地取材,根材质量较差,做出的根雕容易生虫,不能持久保存。为弥补这一缺憾,在选材上,甘博不惜一切代价,精选名贵树木的根,力争创作出高品位、高档次的根雕作品。他选用的根材大部分是云南、贵州、浙江、四川等南方名贵树木之根,有崖柏、金丝楠木、樟木、菩提、小叶紫檀、海棠木等。
“别人做根雕只是业余爱好,对于我,追求根雕艺术是一生的事业。”甘博说。这种大投入,和对根雕艺术水准的严格要求,也使他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往往为完成一件作品,从构思到创作要历时10天至20天左右。每次去云南等地购买根材,汽车、火车要倒好几次。
谈到创作体会,甘博说,在根雕创作中,要借助根材的天然形态赋予其艺术形象,正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
仔细欣赏他的根雕作品,的确如此。比如,根雕作品《老家记忆·父亲的手艺》,取材樟木,雕刻的窑洞及门窗,挂在门边的玉米棒,形态逼真,尤其是坐在耕牛旁边扎扫帚的父亲形象,更是栩栩如生。大型根雕作品《愚公移山》,巧借一块根抱石根材创作而成,身背石头的爷爷、父亲、儿子三代人,肢体语言刻画丰富,场景动态借根扭结的走势呈现,体现了愚公三代人改造自然的坚强毅力和决心。
崇信县文联主席、诗人闫小杰谈及他对甘博根雕作品的印象时说,他的根雕作品,根中有诗,根中有画,根中有景,根中有情,根中有声。欣赏这些根雕作品,就像走进一个非常美的自然风光之境或禅院梵刹之中。特别是他的老家系列作品,在沧桑老根中还原了一个个老屋院落、破败的旧窑洞、古树鸟巢、水井辘轳、农民生产生活的场景等,成为人们守望乡村、记住乡愁的精神寄托。
艺无止境。祝愿甘博在经营好华夏神韵根雕艺术馆的同时,能够潜心创作,在根雕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力顶千钧》
《掌控》
《老家记忆·岁月》
新闻推荐
林工程。据了解,崇信县全力实施大地增绿工程,抢抓初春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整修生态造林工程3.8万亩。 赵富生摄
3月21日,几名群众在锦屏镇平头沟峁峁山整修造林工程。据了解,崇信县全力实施大地增绿工程,抢抓初春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整修生态造林工程3.8万亩。赵富生摄...
崇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信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