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营销思维做农业——一则新型农业主体的探索案例
□本报记者刘英娜
杜银祥的身上有很多流行标签:80后,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休闲农业,连锁超市,等等。哪一个拿出来,都是热门话题,而在3月26日的采访中,记者感触最深的,却是他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念,和结合自身优势在现代农业发展上的探索。
2001年,应战友的邀请,退伍在家的杜银祥离开崇信去往山东“讨生活”。不满足于工厂流水线的刻板枯燥,半年后他应聘成为娃哈哈集团的一名业务员,从基础的跑市场做起,一直干到区域销售总监。2009年,杜银祥创立了潍坊味思特食品有限公司,做干果、蜜饯、糖果、炒货等休闲食品的加工销售,也做一些知名食品品牌代理,两年多时间,公司销售额就超过950万元。
正当杜银祥的生意得心应手之际,却传来了父亲病重的消息。2012年,他多次来回潍坊和崇信,并带着父亲到处求医问药,可还是没能挽救老人的生命。在家陪伴母亲期间,他静下心来思考了很多,重新梳理了自己的人生,也逐步了解到家乡的发展状况。特别当他了解到政府在三农方面的优惠政策力度很大时,他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回家创业,做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做绿色健康产业。
2013年底,杜银祥带着家人回到了崇信,承包土地,搭建温棚,改良土壤,选种播种,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在种什么,怎么种,以哪种模式经营的问题上,杜银祥有自己的想法。
经过多方考察和比对,他把突破口选在了特色蔬果的种植上。记者在他位于崇信县九功乡冉李村的种植基地看到,光葡萄就种了甬优1号、玫瑰香、无核夏果、金手指、早巨选一号等多个品种,品性口感各不相同,经过培育,已经适应了本地生长环境,早期挂果的品质也得到了市场认可,今年七八月份就可以大面积上市销售。而从年前就开始采摘的草莓,更是吸引了众多周边群众前来购买,每逢节假日或周末,私家车停满了院子及周围,甚至还需要工作人员疏导交通。
3年多来,杜银祥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流转土地700多亩,建成了铜城和九功两处生产基地,产出蔬果几十种,并依托葡萄和草莓采摘园打造了集采摘、观光、餐饮、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他还创立了崇信县龙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了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现代农业协会。并以协会为纽带,和涉农企业开展合作,扩大芮鲜牌农副产品的影响力;以合作社为支撑,与种植农户进行对接,保证种植规模;以连锁超市为主要销售渠道,拉长完善产业链。
“我做基地,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示范推广。”杜银祥认为,如果自己试种成功,就推广给周边农户,因为“单打独斗形不成气候。”按照设想,公司通过协会统一购买化肥、农药、棚膜等农资,再与合作社的社员合作,为他们统一提供种苗、技术,生产出的蔬果统一包装销售、深加工。“利用我们的销售优势,挣下游的钱,上游不挣钱,但我们把农户带动起来,规模和品牌才能做上去。”
杜银祥是做销售起家的,以做营销的思维做农业,正是他的长项。目前,他的公司在崇信开有8家连锁超市,销售粮油米面、瓜果蔬菜、肉类等,同时也为一些大型企业做配送,2016年的营业额就达到了515万元。
“如果我有100亩地,可以和本地经销商、小超市合作,如果有1万亩地,我就可以建冷库上包装,就可以和大型超市联系,单打独斗只能定位在采摘上,我不想只做到这一步。”2016年4月,杜银祥又成立了平凉龙祥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准备走向更大的市场。他明白,做农业产业必须要有耐心,所以,他在关于产业链怎样打造、休闲农业如何开展,以及怎样完善自己的销售体系等问题上,形成了自己的准则,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进。
新闻推荐
新华社兰州10月19日电尽管费时又费力,每亩地还要多投入2000多元钱,梁瑞军在自家25亩的果园里,还是坚持给挂果才两年的果树使用农家肥、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抱有“先把好东西生产出来,取得消费者认...
崇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