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胜利养牛场上二期了
□本报记者李博
“去年出栏195头,目前存栏近200头,现有的4个牛棚很紧张,要尽快把二期工程的4个牛棚建成,再扩大一下养殖规模,争取年出栏量达到400头。”崇信县永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胜利向记者介绍自己盘算已久的“牛”路子,靠肉牛养殖发展起来的他将迎来新的春天。
朱胜利是铜城工业园区养牛大户,2013年开始搞肉牛养殖,从一个散养户发展成养殖场,他在这条路上摸爬滚打近4个年头。如今,趁着牛市场不断走高,朱胜利又对自己的养殖场进行了扩建。
记者在养殖场看到,朱胜利带领着十几个建筑工人忙得满头大汗。4座新建牛棚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定制的彩钢瓦刚运到,工人们忙着卸货。棚里的牛儿悠闲地吃着草料,偶尔“瞥”一眼“新居”进度。
“合作社养殖的全是秦川红牛,采用自繁自育的模式养殖,能繁母牛到一岁半时开始受孕,产出的牛犊通过饲养,形体好的母牛留作母种牛,其他的母牛和公牛饲养至12个月出栏,出栏的牛全部运到崆峒区十里铺屠宰厂宰杀,每头牛可宰肉五六百斤,每斤牛肉24元,一头1.4万元左右。”朱胜利说得头头是道。“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牛最爱吃,而且园区还给补贴,成本低上膘快,去年秋季我就青贮了3个坑3000多立方米。”
先富起来的朱胜利没有忘记乡亲,在壮大自己的同时积极帮助散养农户,通过提供低价牛犊、指导养殖技术及成品牛代销等方式带动群众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目前,永胜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吸纳散养户8户,存栏肉牛95头,户均增收近1.5万元。
新闻推荐
感受基层温度记录岁月变迁——平凉日报社“新春走基层”活动综述
□本报记者丁小凤鸡年春节,平凉日报社记者再次踏上了“新春走基层”的路途,入乡村集市、到社区企业、进车站医院……用脚丈量、用笔记录,在浓浓的年味中,感受万千群众的欢乐幸福、...
崇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