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李村的“暖冬”
□本报记者李桂红朱小刚
严冬里滴水成冰,寒气逼人,但对于崇信县锦屏镇冉李村的293户群众来说,却格外的温暖。日前,记者来到冉李村,只见一座座塑料大棚在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一排排康居住宅鳞次栉比,一条条水泥路坦荡如砥……
“由于受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经济发展缓慢。双联行动开展以来,群众‘养牛为耕田、种地为糊口\’的小农经济意识和‘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消除了。现在的冉李村,人人思发展、户户谋致富的热情很高,学科技、用科技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主要话题。”村支书李正夫说。
为了真正改善村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帮扶部门和干部依托双联行动整合各类项目,在村里集中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危房改造、旧村改造、环境整治等,新建小康住宅95户,并配套建设了沼气池、卫生厕等设施。还新建了农资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村部和村卫生所,硬化了村社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
2014年,冉李村动员农户新建日光温室60座、蔬菜拱棚540座,种植蔬菜1950亩,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蔬菜产业收入占到该村农民家庭经济性收入的80%以上。
双联户李银学高兴地告诉记者,去年夏天,蔬菜大棚产的1500公斤脆瓜销路很好,赚了1万多元。
今年43岁的李成林是县委书记吕鹏举的帮扶户,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他家建了4个蔬菜拱棚,经过这两年的经营,全部还清了以前的贷款。最近李成林特别高兴,这几天,他正在修改2座大棚,争取按过年全部种上脆瓜,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现在一年四季都有干头。
针对贫困群众增收困难的问题,双联单位坚持把为民富民作为双联行动的核心,从群众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着力帮助贫困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化民怨、促和谐。组织开展惠农政策、实用技术等培训5场320人次,发放实用技术资料700余册,提升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此外,还为帮扶对象送去化肥等生产生活物资,缓解困难群众燃眉之急。
在走访中,许多村民告诉记者,双联行动不仅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感情,密切了干群关系,更重要的是贫困村的老百姓从中看到了希望,增强了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信心。
新闻推荐
...
崇信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崇信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