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

平凉日报 2014-07-01 07:58 大字

6月10日,锦屏镇野雀小学,教师在精心布置的教室内给学生上课。

6月9日,在崇信县新窑镇大兴村大兴小学,小学生在课间玩呼啦圈。

6月10日,野雀小学,学生在教室的活动区和老师同学下跳棋。

6月10日,在柏树乡秦家庙小学,学生在阅览室读书。

6月10日,柏树乡柏树小学,学生在教室的活动区域下棋。

6月10日,柏树乡秦家庙小学,学生在阅览室选择感兴趣的图书。

□李玉成柳静霓陈振念/文

杨昕/图

学校变成了乐园

对于崇信县新窑镇大兴小学的孩子们来说,学校除了是知识的殿堂,更是他们成长中的一所乐园。

没有了一排一排面对黑板的课桌椅,每四张桌子拼在一起,孩子们相对而坐,既营造了宽松的课堂环境,又利于交流讨论。教室的窗台上摆放着郁郁葱葱的花草和游动的小鱼,它们是学生们精心护养的“宝贝”。教室的墙壁上贴满了学生的各样作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一块“天地”。教室里还有孩子们的“自留地”,铺着花桌布的小桌子,上面放着各种不同的玩具,或是积木、或是象棋、或者是跳棋、小乐器。小桌子旁边的地上铺着五颜六色的儿童泡沫地垫,地垫上随意放着玩具和小乐器。每间教室的前方都有饮水机,后墙角都有一个摆满书籍的书架。

课堂上,学生每答对一个题目,都会被老师夸奖,还有全班同学的掌声和齐声喝彩;解决不了的问题,发动所有的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都有机会向全班同学表达自己的结论。下课后,学生们纷纷拿出作业,交到老师那里,老师当场伏案为学生批改作业,并为每一个同学作细致的讲解。

与传统的50人至60人的“大班”相比,大兴小学的这种教学模式是小班化教育。

学校里,孩子们学习和游戏交叉,有一半多时间是在体育运动、科学实验和游戏中度过。

每周一午休回来的第一节活动课上,摇呼啦圈的、打乒乓球的、玩单杠的、爬杆跳高的……每个孩子都快乐地尽情玩耍,他们的脸上没有一丝城市孩子的疲倦。

新窑学区督学边安枢介绍说,大兴小学一个班只有七八个孩子,班级小了,有助于教师充分实施“互动式”教学,重组时间、空间。多年来传统的授课制一直是集体教育,共同提高。班里的学生太多,教师只能是“抓两头”,中间“带带过”。小班化教育带来了教育方式、方法和观念上的变化,小班教育让孩子像植物一样自然成长,尤其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据了解,小班化教育是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更适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因此也更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学校人数锐减。据统计,崇信县农村小学共有306个教学班,其中20人以下261个班,占85%,10人以下141个班,占46%,这为推行小班化教育提供了天然土壤。

因为学生人数少,教师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每一个学生,去了解每一个学生,去研究每一个学生。课堂上,教师不论从提问、辅导作业,还是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都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关注程度高了,学生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以往在大班教学中,一个班级五六十个学生,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共性问题,很难顾及到学生的个性问题。而在小班教学中,投入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时间多了,与每一位家长的沟通也更加频繁。”一位在黄寨乡黄寨小学支教的城区教师说。

孟小娟老师是锦屏镇九功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下课了,孩子围着她闹着,欢笑着。她拉着身边的一个小女孩,给她扎起了小辫。孩子边甩着扎好的小辫边炫耀说,“老师给我扎的,漂亮吧!”其他女孩子纷纷涌上来,“老师也帮我扎个好吗?”这是城市学校很难看到的场景。

“生活中做学生的知心妈妈,课堂上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是孟小娟对自己小班化教育中教师角色的定位。锦屏镇九功小学教师谢琳琳对于小班化教育的总结是,“学生少了,学生拥有的学习机会更多了,老师对每一个孩子的爱更多了。”

给孩子一个轻松的环境

蓝天、白云、草地,这是柏树乡秦家庙小学别具一格的图书室。孩子们课间或课余都会来这里惬意地享受“悦读大餐”。图书室的墙壁上挂着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地图上扎着密密麻麻的彩色小图钉。“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一个地名,就用一个小图钉在地图上作出标识。”图书室的老师解释说。

在教学过程中,秦家庙小学注重课堂教学的活力呈现,以学生自学、展示为主要举措,让孩子以自学为主,发挥他们学习主人翁的积极性,让课堂精彩无限,充满活力。课间,学校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做游戏、玩玩具、下棋……益智解压,轻松快乐,让他们的课间充满活力。课外,低年级不布置作业,中高年级布置少量作业,让孩子们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还他们一个轻松的课外。

李社会是秦家庙小学的校长,全校现有153个孩子,每个班级20多人。前些年,学生不断要求转到县城学校去上学,一些家长跟着孩子在城里租房陪读,老家的地荒了,老人没人照看,农民不堪重负。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学生越来越少,学校还能不能办下去?李社会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2009年,崇信县根据教育发展现状,提出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大力推行小班化教育,李社会觉得机会来了。但是小班化教学增设的许多玩具让许多老师和家长深感疑虑,“孩子是来学习的,学校购买这么多玩具让孩子玩耍,能行吗?”

李社会坚持下来了。他在实践中不断坚定着自己的想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小班化教育要让孩子玩,但玩是一种激励,不是目的,是要给孩子创造一种乐于学习的环境和动力。实践证明,他的想法是对的。孩子们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学质量上去了,老师和家长都认可了。

2013年秋季一年级新生报名,秦家庙小学辖区内35名适龄儿童全来了,一个不少。李社会说,“小班化教育让家长看到了学校发展的优势,看到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学比城里上学更快乐,他们很满意。”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小班化教育在秦家庙小学、在崇信县的许多乡村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效果:高效的课堂,轻松的课外,个性的课间,还给孩子们的是快乐的童年,这让崇信的乡村教育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许多转出去的孩子们又回到了农村学校。

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李含荣在调研崇信教育工作时深有感触地说,“这种小班化教学,抓住了教育本真,改善了教育生态,把农村学校办得比城里学校还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受感动!”

小班化教育很有趣

薛家湾小学六年级的英语课堂上,4名学生戴着医生帽子扮演医生,每位“医生”的桌子上都摆放着“牙疼片”、“感冒灵”、“西瓜霜”等“药品”,其余12名学生则扮演病人,接受“医生”的询问,向医生描述“病情”……原来他们正在进行英语课本上的情景对话。英语老师朱健英在一旁根据学生的表演为每位学生打分。

这是一节愉快而有效的教学,朱健英老师并没有口干舌燥地一遍遍领读和讲解,学生们在她的引导下做着游戏,但游戏内容围绕着教学。没有一个学生感觉不耐烦或者没有积极性,他们一直情绪高涨、身心投入,在游戏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把难背的英语课文内容记得烂熟。

“小班化”教学改变了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就拿学习单词来说吧,过去教师常用的方法是反复领着学生读,然后让学生重复抄写,孩子感觉简单枯燥,效果不好。朱健英老师开动脑筋,鼓励学生们自己想办法记住单词,然后在课堂上相互交流,看谁的办法最好。英语课上,英文单词被学生用唱歌、跳舞、画画这些动作配合语言表达出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演,乐此不疲。

朱健英说,农村学生向来对英语学习兴致不高,小班化教育的课堂让每位学生都成为主角,通过情景对话、句子接轮等训练,带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在对话中轻松掌握了知识点。在互动中,孩子们丰富了想象力,提高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而课堂上人人有机会展示自己、有机会获得别人的认同和赞扬则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

小班化教育对传统课堂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这些农村学校的教室不像教室,更像一个家。玩具、图书、常规的实验仪器也都在教室里摆放着,孩子们随时就能摆弄。孩子们不是坐在位置上上课,老师也不是印象中的站在讲台上讲解,孩子们上课的坐姿很随意也很自由。教室里看上去有点乱,同学们随意走动,实际上乱而有序。教师集中讲授的很少,个别辅导的多,总是在教室里来回走动,一会组织学生讨论,一会鼓励孩子提问题。

“马航MH370失联事件发生后,孩子们课间围着教室里的地球仪寻找马来西亚的位置,关切地争论着飞机可能去哪了。”柏树乡柏树小学三年级的一位老师说,“这些本该在功能教室里摆放的东西放在教室里,学生能随时体验,随时观察,让教育资源发挥了最大效益。”

课堂结构的变化,促使师生关系得到改善,也促使精细化教学得以落实。它让教师走下讲台,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困惑。因此,教师的教法变了,学生的学法也变了,知识传授型的传统课堂变成了自主探究的新型课堂。

课堂教学实现了优质高效,学生课业负担就减轻了。小班化教育,为教师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大大增加,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在大班教学中,教师只能依靠作业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有机会对每个孩子面对面引导评价,学习任务当堂就能完成,因此课后几乎没有作业,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县教研室张军虎主任说。

“繁重的学习任务下,很多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实施小班化教育就是要改变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变为‘学生自学、同桌对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型\’的自主学习,同时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意识和动手能力,让学生的童年快乐幸福、阳光自信。”柏家沟小学校长马克林说。

这所地处崇信南部山区的农村学校全校有114名学生和10位老师。贺玲玲是最早参与学校《高效课堂下的小班化教育》课题研究的老师。贺玲玲告诉记者,小班化教育的课堂上,老师不需要刻意讲解,只需要提出目标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处于引导者的角色,只教学生不会的,不教学生会的,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接受“小班化”教育的孩子普遍思维活跃,表现欲、求知欲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个性、特长的发展和师生间的融洽程度等都高于大班学生,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明显,尤其是自理、自制、自学等综合能力较强。

新闻推荐

评奖:是标杆,更是导向——访第四届崆峒文艺奖评委会办公室负责人

...

崇信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崇信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