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平凉孝子孝行感天下

甘肃日报 2013-01-11 08:43 大字

石志强(右)一家其乐融融。本报通讯员 李顺民  

马秀珍照顾叔叔50年。本报记者 齐兴福  

本报记者 齐兴福 

编者按

为弘扬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2012年,平凉市在全市六县一区发起了一场以“孝敬父母、关爱老人”为主题的“十大孝子”评选活动。半年多时间里,该市累计评选出各级“孝星”3640人。2012年12月27日晚,随着全市“十大孝子“颁奖晚会的隆重举行,学习孝子、敬老爱老的活动达到了高潮。

近日,记者走进平凉,聆听这些“孝星”们感人至深的故事,寻觅正在被社会遗忘的孝道文化,以及人性深处本质的善良。

铁匠石志强:28年,为4位远亲老人养老送终

一位靠打铁为生的普通农民,28年间,用自己的良心打造了一段敬老孝老的人间佳话——先后为4位远亲老人养老送终,如今还奉养着96岁高龄的三岳母。

他叫石志强,63岁,庄浪县通化乡农民。一个冬日的下午,记者走进了石志强的家,倾听了这位铁匠的故事。

自家吃不饱 一年接来3个老人

庄浪县通化乡野赵村。此前,这个村子名不见经传。如今,这个村子因为孝子石志强的故事在庄浪县家喻户晓。

石志强的故事要从28年前说起。

1984年,刚过而立之年的石志强靠着祖传的打铁手艺和几亩薄田,拉扯着一家5口人艰难度日。

这年春天,村支书石守才遇到了一件难事:70多岁的石文明夫妇因为儿子早逝,女儿远嫁,无人赡养,常常食不果腹。

“找石志强试试,这个娃实在、善良。”当时,有人给村支书建言。石文明是石志强的六爷爷,按常理来说,他没有赡养的义务。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当石守才找到石志强的时候,他竟然一口就答应了。

当时,石志强的父母住在三儿子家里。听到消息后,老人跑过来劝二儿子石志强:“你一家5口人吃饭都是问题,现在添了两个老人,你能养活吗?”

“我们少吃一口,两个老人就能吃饱,要不然,六爷、六奶奶会饿死的。”石志强嘴上这样说,但心里也在犯难: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家人一日三餐靠土豆、红薯度过,一年到头吃不上几次白面,况且三个孩子都在上学……

这年秋天,石志强又将孤身一人、无人赡养的岳父接到了家里。原本的5口之家,一下子变成了8张嘴。原本还能凑合的生活,一下子捉襟见肘。

“一天吃一顿面糊糊,人多了,只能往锅里多加水,面糊糊清得可以照见人的影子……”即便如此,石志强每顿饭都是等三位老人和孩子们吃饱了,他和妻子才吃。

石志强至今忘不了1985年的春节。那年,他从三个亲戚家借来5斤白面,一家8口人过了一个“奢侈”的年,“吃白面条的时候,孩子们吃得稀里哗啦,老人们则是一根一根地吃,更像是品尝一件好东西”。

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石志强和妻子刘淑芩白天干农活,晚上打铁。即使如此,他们8口之家的生活仍十分窘迫。

那些年,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吃得白白胖胖,刘淑芩心中很不是滋味,总感觉亏了自家孩子。这时,石志强总说:“困难是暂时的,我们的日子会好起来。”

十多年过去了,别人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而石志强家的日子仍十分艰难。1996年至1999年,石志强的六爷、六奶奶以及岳父相继离世。为了给老人办丧事,石志强又到处贷款、借钱。

为三岳父送终,又给三岳母送了8年馍

3年间3件“白事”,让石志强家的日子更加清贫。乐观的石志强认为,“困难时期”已经过去,好日子即将来到。

然后,这个美好的期望又因为他的善良而再次延期。

1999年,石志强前往岳父的老家——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杨沟乡上渠村为岳父上坟。期间,他得知三岳父病危,遂上门探望。由于三岳父没有亲生子女,收养的两个女儿远嫁他乡,老人虽然病了,但身边没有人端茶递水。看着病危的老人,石志强留了下来,帮助三岳母照顾三岳父。

一个月后,石志强的三岳父离开了人世。临终前,三岳父抓着石志强的手,托付了两件事:一是希望石志强能照顾一下自己的老伴;二是希望石志强能帮他家迁坟,将他们兄弟几个葬在一个地方……

三岳父收养的两个女儿因为家庭困难,拿不出更多的钱,为了给三岳父办丧事、迁坟,石志强再次走进了信用社。

送走了三岳父,84岁的三岳母张宗兰成了石志强的牵挂。这年,石志强已经50岁了,但为了三岳父的临终嘱托,他便承担起了照顾三岳母的重担。那年开始,他步行给三岳母送馍馍、干面条,每月一次,风雨无阻。一送就是8年。

上渠村距离野赵村约20公里,一个单趟需要近4个小时。那些年,沿途的很多群众对这位头发花白,背着馍馍步履蹒跚的老人印象深刻。

除了送馍馍,每次到了三岳母家,石志强还要为老人打水、洗衣服。上渠村自然条件艰苦,吃的水要从很远的井中打出,挑回家灌进水缸。

石志强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上渠村的那口井很深,濒临干涸,摇52次辘轳才能打满一桶水。老人心疼石志强,舍不得吃水,时间长了,水缸中蛆虫翻动。石志强每次前去,都要清洗水缸,换上干净的水。

为了老人少遭罪,他把三岳母接到了身边

2006年的一天,石志强到上渠村给三岳母送口粮时,听到了一件可怕的事:该村的一位孤寡老人因无人照顾,家中发生火灾,被烧死了。

这让石志强心里很不安。这年,他三岳母张宗兰已经90岁高龄了,“送去的面条有时都煮不熟,生吃,鸡蛋也是烧着吃……”

从上渠村回来后,石志强召集全家人开会,提出了把三岳母接到家里的想法。几天后,石志强的儿子和儿媳妇租了一辆面包车,将他们的三姥姥接了过来。

此后,张宗兰老人便一直生活在石志强的家里。

石志强家的院落不大,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着。推开大门一侧的一间小屋,张宗兰老人坐在炕上,面色红润,但目光生涩。

“96岁了,耳朵不好,也有点糊涂了。”石志强说。

“这是亲戚,来看您来了!”石志强上前,附在张宗兰的耳边大声说。老人脸上露出了笑容,伸出手,指指炕头,让记者坐下。

28年里,石志强送走了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6位老人,如今还赡养着96岁高龄的三岳母。他的孝行,感动了很多人。

“28年的坚持,你究竟为了什么?”采访中,记者问。

“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这些事都是积德行善,我只想做一个有良心的人。”石志强搓着粗糙的大手说。

“坚持了这么多年,要说没有产生过怨言,那是假话!”石志强说,早年间,为了照顾六爷、六奶奶以及岳父,他家的日子一直赶不上别人家,孩子们更是跟着受苦。后来,为了照顾三岳母,他又是硬生生从家里抠出一个人的口粮,还要每月步行20公里送过去,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

一次,石志强给三岳母送完馍馍回来的路上遭遇暴雨,他被突发的洪水冲出很远,侥幸活命。从水中爬出来后,他又冷又饿,委屈一下子涌上心头:“如果不是你们,我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好好的,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你(三岳母)生了我的胳膊,还是生了我的腿?我为什么要养活你?”哭归哭,怨气归怨气,第二个月,他还是准时将馍馍送了过去。

采访中,刘淑芩一直没有露面,“做的都是些平常事,见了记者不知道说啥”。

“要不是家里人的支持,我肯定坚持不到今天。”石志强说,那些年,妻子除了照顾3个孩子上学,还要照料3位老人的衣食起居。大冬天的,她在冰冷的河水里给老人们洗衣服。3位老人临终前的那段日子,她端屎端尿,一直在炕前侍奉。

“三姥姥现在就是我们家的一份子。”石志强的儿子石宏泰憨憨地笑着。前些年,他从父亲的肩上接过了褡裢,接过了父亲的孝心接力棒,为三姥姥送馍馍、打水。如今,照顾三姥姥的责任,落到了他和媳妇身上。

“我家现在日子终于过好了,也算是善有善报吧。”石志强说,这些年,儿子开起了电焊铺,60多岁的他还在坚持打铁。通过全家人努力,房子翻新了,摩托车有了,面包车也有了,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采访结束的时候,一个10多岁的小男孩端着一杯水走进了石宗兰的屋子。这是石志强的孙子,他正要给自己的“老太”送水。

见了生人,小男孩羞得满脸通红。挑开门帘,小孩子的眼里闪烁着善良的光芒。

刘芳:带着奶奶出嫁

在近日揭晓的平凉市“十大孝子”评选中,一位叫刘芳的获奖者格外引人注意。在颁奖晚会上,她被誉为“带着奶奶出嫁的好孙女”。

刘芳是平凉市工人文化宫的一名职工,她敬老爱老的故事,还得追溯到少年时代……

1974年,刘芳出生在崇信县一个普通家庭,姐妹三人,父亲是县服装厂工人,母亲无业,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中学毕业后,刘芳在县上的一家单位做临时工。家里多了一个人拿工资,刘家的日子慢慢宽裕起来。

然而,到了1992年,刘芳家的美好憧憬因父亲病故、母亲改嫁而破碎。照顾爷爷、奶奶和两个妹妹的重担压到了刚满18岁的刘芳身上。

那几年,刘芳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给爷爷、奶奶做饭,给两个妹妹穿衣洗梳。做完这些才骑自行车到30里外的县城上班。下班归来,她又要操持晚饭,给奶奶擦洗,给两个妹妹温习功课,安顿她们睡觉……

艰苦的条件下,刘芳没有放弃文化课的学习。1994年,刘芳迎来了一生中很重要的两件大事:一是以优异成绩考进了崇信县自来水公司;二是和县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刘鸣结婚了。

婚后,刘芳和丈夫在县城借了一间房屋居住。而乡下的爷爷、奶奶和两个妹妹一直是她的牵挂。每个周末,她和丈夫都要买很多东西,骑着自行车回家。

1998年,刘芳的爷爷去世,两个妹妹也长大到外地求学,家中只剩下年迈的奶奶。怎么办?刘鸣看透了妻子的心思,在县城租了一套楼房,把老奶奶从乡下接来一起生活。

刚搬到县城的时候,老奶奶很不适应。偶尔遇到孙女和孙女婿下班回来晚点,她就会发脾气。这时,这对小夫妻总是相视而笑,任由老人发泄,直到她情绪稳定。生活中,他们给了老人无微不至的关心,洗澡擦背,洗衣洗被,修剪指甲,在老人生病时,端茶喂饭,端屎端尿,聊天解闷……

此后的十多年中,刘芳夫妇不仅帮扶两个妹妹学业有成,组建各自的美满家庭,而且相扶相携,共同谱写了一段敬老孝老的人间佳话。

2003年,刘芳调入了平凉市工人文化宫,刘鸣也调到了平凉市。这些年,他们虽然借住在朋友的楼房里,但一直把老奶奶带在身边。

2004年4月,刘芳的奶奶突发高血压,被送进了医院。在手术中,由于医院缺血浆,刘芳义无反顾撸起了袖子,为奶奶献血。术后,为了照顾奶奶,刘芳在单位请了长假,直至老人能下地行走。

2010年,老奶奶已经是82岁高龄。因为身体原因,她行动很不方便,走路需要扶着凳子挪动。这年,刘鸣调到了天水市工作,女儿马上要上高中,家里的生活重担,又落到刘芳的身上。

两年多来,刘芳每天的生活基本都被“格式化”:早上5时起床,给女儿做早餐;6时送女儿上学;7时,帮奶奶穿衣、洗漱;7时20分,让奶奶吃早餐;8时出门上班;一到单位,她就忙着打扫自己主管的剪纸、奇石、书画、摄影、文学5个俱乐部,为来这里的老人们端茶递水,研墨展纸;12时,她准时下班,回家照顾奶奶和女儿……

刘鸣大约2周回一次家,每次回来,都变着花样给老奶奶带好吃的。偶尔有事回不来,老奶奶就催着刘芳给刘鸣打电话。一次,老奶奶去华亭县走亲戚时突然发病,刘鸣得知消息后,连夜从天水赶回平凉,和刘芳一起赶到华亭县,将老人接了回来。

2012年6月,刘芳夫妇通过努力,终于有了自己的新房子。如今,84岁的老奶奶已经适应了楼房里的生活,很少发脾气,跟重孙女苗苗尤其关系亲密。闲下来的时候,她会笑眯眯地陪苗苗看电视、做功课。苗苗很懂事,从小就帮妈妈给“太太”洗头。如今,给“太太”洗头是她最爱干的一件事。

清贫中的坚守:68岁侄女伺候百岁叔叔

三孔破窑洞,两间土坯屋——在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甘沟村新庄社,这是最穷的一家人。然而,在这个清贫的院落中,却发生着一个持续50年的敬老孝老的故事。故事要从女主人马秀珍讲起——

马秀珍是新庄社人,没有兄弟姐妹。50多年前,为了照顾父母及奶奶,家人为她招来了一个上门女婿。婚后的生活清贫而幸福,但还有一个人让马秀珍放心不下。他叫马有财,是马秀珍的叔叔,解放前曾结婚生子,但妻女不幸离世,一直独居。后来,给村里盖房时,意外摔伤,造成身体残疾。

马有财住在距离侄女马秀珍家不远的一孔破旧的窑洞内,因为身体原因,马有财生活潦倒。

“叔叔一个人生活太不容易了,要不我们把他接过来一起住?”1962年的一天,马秀珍向家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几天后,50岁的马有财搬进了侄女的家,并带来了自己的全部家当:一个小面板、一口破铁锅、2个碗。

这一住就是50年。50年间,马秀珍的奶奶、父母以及丈夫相继离世,3个女儿出嫁,儿子结婚生子。虽然生活清贫,但在侄女马秀珍及侄孙、侄孙媳妇的悉心照料下,马有财仍幸福地生活着。2012年,是马有财老人搬进侄女家的第50个年头。这年7月23日,他度过了100岁的生日。

2012年冬季的一个早晨,记者走进马秀珍家的时候,68岁的马秀珍正用热毛巾给100岁的叔叔马有财擦脸。马秀珍的儿子马王俊端着一盆热水,立在边上,小孙子不谙世事,伸着小手搓磨着老太爷的脸。

早餐是前一天晚上剩的饺子。土坯屋内,炉火暖暖地燃烧着,锅里,饺子翻腾。

一会工夫,饺子熟了。马秀珍捞出了第一碗,递给了坐在炕上的叔叔。“第一碗饭肯定是给爷爷的,这是我们家的规矩。”马王俊笑着说。

100岁的马有财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清晰。他指着马秀珍说:“50年了,我挣不来钱,是这个家的累赘,要不是这个侄女,我也活不到今天。”

一顿简单的饺子,吃出了温馨、幸福。而在这个清贫的院落里,这种简单的幸福被坚守了50年——

马有财搬到侄女家没几年,马秀珍的4个子女先后出生,加上自己的奶奶、父母,家里一下子有10张嘴。在那个“吃饭是最大的问题”的特殊年代,最难的时候,一家10口人,一连吃了好几个月的红薯干。即使这样,马秀珍夫妇也先让老人和孩子吃,自己常常饿着肚子。

改革开放后,马秀珍家因为人口多,劳力少,生活很贫困,但她一直把叔叔与自己的父母一视同仁,即使吃一个白面馒头,她也要分成几块,每个老人一块,每次做新衣服,给每个老人做一套。

新庄社地处偏远,看病需要到几公里外的榆树村去请大夫。前些年,因为没有通信工具,每当马有财头疼脑热,无论白天、黑夜,马秀珍都要沿着崎岖的山路为叔叔请大夫。

如今,马秀珍年近古稀,照顾马有财的担子落在了马王俊的身上。这几年,为了照顾家里的老人,33岁的马王俊一直不能外出打工。妻子马凤莲到几里地之外的村小学帮厨做饭,每月只有几百元的工资。每年夏天,马秀珍都会在自家的地里种点大葱,挑到镇子上去卖,一年能挣3000多元……

“我尕爷(马有财)能活百岁,我们真的很高兴,日子虽然很清贫,但一家老小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幸福。”采访中,马王俊这样说。

新闻推荐

崇信:远程教育圆了群众致富梦

本报记者惠程华通讯员薛博雄麦黄6月,又到了甜瓜上市的时节。崇信县的甜瓜刚刚开园,看涨的市场行情让瓜农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每座棚每年净赚2万多元没问题。”锦屏镇于家湾村党总支书记于双贝...

崇信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崇信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