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竞争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副省长杨兴平陪同

攀枝花日报 2017-06-12 07:30 大字
本报成都6月11日电(记者 吴禹涵)6月10日,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开幕,攀枝花主题展馆惊艳亮相,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6月11日,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莅临攀枝花主题展馆视察。四川省政府副省长杨兴平、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窦维平陪同视察。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当天上午,项兆伦一行来到攀枝花主题展馆,在饮下傈僳族姑娘献上的“傈僳族三道酒”后,伴着优美的歌声步入展馆。在“手工钛雕技艺”展区,看着展台上一件件精雕细磨的钛雕和钛制品,项兆伦称赞攀枝花“不愧是‘中国钒钛之都\’”。在“中国苴却砚雕刻技艺”展区,项兆伦向攀枝花市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任述斌,了解近年来苴却砚石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及产品销售、雕刻人才培养等情况。项兆伦指出,攀枝花拥有独特的苴却石资源和独创的雕刻工艺,要继续加大苴却砚雕刻技艺传承、苴却砚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工作力度,进一步突出地方特色,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以苴却砚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引领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在“盐边国胜茶制作技艺”“盐边油底肉制作技艺”和“土法熬制红糖技艺”展区,项兆伦一行兴致勃勃地品尝了国胜茶、油底肉和米易红糖,并连声称赞。项兆伦强调,要继续加大对传统技艺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拓展项目单位决策人和传承人的经营思路,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竞争力,推进文化产品品牌化、市场化,努力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单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据了解,作为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参加本届非遗节的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突破100个,集中活态或实物展示展演代表性非遗项目超过1100个。其中,攀枝花主题展馆重点展出了“中国苴却砚雕刻技艺”“傈僳族织布技艺”“盐边国胜茶制作技艺”“盐边油底肉制作技艺”“土法熬制红糖技艺”“手工钛雕技艺”等6个项目,并进行“傈僳族三道酒风俗”表演。

新闻推荐

一个边远山村的谋路记

□本报记者梁波特约通讯员陶亚克雷梓林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盐边县红果乡省棚子村却因为有了近忧而萌发了远虑。2017年,省棚子村的村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绿色生态新产业带来的...

盐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盐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