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两万尾细甲鱼游进茅坪子河

攀枝花日报 2017-03-13 07:46 大字
承载着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两万尾细甲鱼被投进茅坪子河。(特约通讯员 陶亚克 摄)□本报记者 梁波

每年三月,地处深山的茅坪子河春水上涨,两岸枯树开始绽放新芽,野桃花、李花星星点点地在山谷里绽放。

3月9日上午10点,42岁的杨文高蹲在河边,全神贯注地望着清澈的河水。忽然,他对着一旁的妻子大喊道,“快看,一群一群的,它们游得好欢畅哦……”

杨文高是盐边县格萨拉乡茅坪子村毛坪子组的贫困户,他嘴里的“它们”,是两天前刚刚“落户”茅坪子河的20000尾细甲鱼。两天前,村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为了拓展村民脱贫致富的渠道,优化发展新产业,攀枝花市、盐边县的相关帮扶单位投资4万元,购买了一批鱼苗送到茅坪子,包括杨文高在内的全村38户贫困户各分到300尾鱼苗,以此入股村里的集体经济。

这群活蹦乱跳的鱼儿今春游进茅坪子河的背后,是党和政府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对此,村支两委的干部了解最深,感慨最多。

“我们这个村,不要说在全市、全县,就是在格萨拉,也是一个仿佛与世隔绝的地方,曾经有人调侃,茅坪子不通路、不通手机信号,几乎与外界阻断,简直就是个‘失联\’村。”村委会主任杨小平说,这几年,党和政府脱贫攻坚的旗帜插到了茅坪子,村里完全变了样。如今,6个村民组发展起了新产业,1300亩优质核桃嫁接成功、600亩青花椒栽种落地;从茅坪子村部到古德村干海子和韭菜坪村双牛坪共计26.9公里的对外通道,在市县交通部门的努力下已打通,道路硬化升级已纳入重点工作安排;今年1月17日,市里投资200万元新建的两座通讯基站在毛坪子组、四方地组投入使用,村里的手机用户从以前的几十人一下子增加到如今的400多人。

温暖在关心的牵挂里延续,脱贫的脚步在行动中延伸。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始终关注着边远的茅坪子,村里的很多贫困户成了市、县主要领导的联系户,10多家对口帮扶单位不断地在为茅坪子寻找适合产业发展的项目。

发源于深山的茅坪子河,全长14公里,其中有10公里河段水域较宽、生态环境好,是村里重要的自然资源。2014年,为了结合资源创新发展路子,茅坪子村大槽、中槽、四方地、毛坪子、团山5个村民组的100余户村民,在村支两委的发动下,集资2万元下山购买了细甲鱼鱼苗投放进河里。由于资金有限,鱼苗质量不高,成活率较低,产业效益没有发挥出来。“今年春节前,帮扶单位市委办来村里慰问,村民们反映了这个情况,没想到,仅仅一个月时间,20000尾优质鱼苗就送到了村里。”3月9日,站在茅坪子河岸边,村支书李开银用有些高亢的声调激动地对记者说。

时间回到3月7日中午,听说市委办以及市、县扶移局、县农牧局要送鱼苗过来,茅坪子100多名村组干部、村民早早就等候在茅坪子河边一处叫林子沟的空旷地带。

“来了,来了,大家准备好咯,”13点20分,看到山路上出现了车队,驻村第一书记吉朝栋、村支书李开银、村委会主任杨小平开始张罗起来。车辆一停下,村里的分鱼小组配合帮扶单位的工作人员忙碌起来,先按组分鱼苗,再按贫困户、普通村民的顺序分发到户。当杨小平乐呵呵地抱起一个充满氧气、装满鱼苗的水袋,现场的媒体记者赶紧给他拍下了一张照片。

细甲鱼的主要特性是,无论汛期涨水还是枯水季节,一般都活动在固定的300米水域范围内。这次茅坪子村把鱼苗分到村民手中,并非鱼苗及养殖收益归个人,而是利用细甲鱼洄游的特性,通过自然放养、禁渔期管理、捕鱼期集中捕捞,以村民入股分红的方式,共同保护茅坪子河、管理细甲鱼养殖,达到每个村民都收益和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

市委办公室机关党委书记卢江表示,找准发展路子,是脱贫的关键,这次帮助茅坪子村投放鱼苗就是充分利用当地小河流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养殖,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脱贫致富。

这个三月,随着20000尾细甲鱼游进茅坪子河,茅坪子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春天已然到来。

新闻推荐

大窝凼之春 ——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帮扶贫困村见闻

□罗丹丹四川经济日报记者杨波李强文/图2月24日,记者跟随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扶贫工作小组,乘车从攀枝市盐边县温泉彝族乡出发,在崎岖的盘山公路缓慢前行。随着海拔显示仪定格在3050米,终于到达了此行...

盐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盐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