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新闻里的那些普通人
杨过受益 200余先心病人得治疗
人 物:先心病免费治疗患者杨过等回访理由:2014年,凉山将先心病救治纳入十大民生实事。回访时间:1月6日
□本报记者 吴梦琳
1月6日,在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记者见到了还在病床上休养的杨过,因为刚做完开胸手术不久,身体还很虚弱。“幸好有这个免费政策,不然巨额的治疗费用都不知道去哪儿找。”杨过父亲说,从住院到现在,所有的治疗费用全部都是政府出的。2014年5月8日,本报刊发了消息《凉山先心病免费救治不限年龄》,对这一政策进行了介绍。
杨过今年15岁,是西昌市佑君镇人,正上初二,去年11月,在凉山民政、卫生系统统一组织的义诊筛查中,被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老师告诉我们,现在政府有免费治病的政策,让我们到民政局去登记核查,赶紧接受治疗。”杨过的父亲说,去年12月25日,孩子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很顺利,现在留院观察。”杨过开心地说,医生说出院回家后,可能还需要修养一年左右,就可以跑步了。
在病房里,与杨过临床的,是去年12月26日刚做完手术的陈伍加。她今年16岁,去年8月才知道自己患有先心病,有点害怕,“医生说现在这个病有免费救治的政策,由政府帮我们出钱。”
据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陈琳介绍,先心病一般根据病人身体状况,采用介入封堵和开胸手术两种治疗方法,开胸手术治疗的费用一般是2万元—4万元,如果出现并发症,还会更多。
据悉,凉山先心病患者的发病率约千分之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很多患者都居住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偏远山区,无力承担治疗费用。2010年,凉山启动先心病免费救治工作。2014年,凉山将先心病免费救治纳入全州十大民生实事,将救治对象年龄由儿童拓展到不限年龄。
2014年,凉山免费救治的先心病患者已有105人在州一医院成功接受治疗,因病情复杂转出到外地医院的病人也有100余人。从2010年该政策执行以来,全州已累计免费救治病人上千人。
“女汉子”书记 组建社区大家庭
人 物:会理县民主巷社区党支部书记李超坤回访理由:李超坤带领社区干部调解矛盾纠纷、开展普法宣传。回访时间:1月5日
□本报记者 何勤华
2014年8月21日,本报以《小社区“大调解”调出邻里和谐》为题,报道了会理县城关镇民主巷社区在党支部书记李超坤的带领下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殊荣的事。1月5日,记者对社区及李超坤进行了回访。
“社区面对的是群众,看是些鸡毛蒜皮的事,实际不是。”李超坤快人快语,不愧记者去年采访她时她自诩为“女汉子”。
去年5月,民主巷社区顺城东路一居民点的主水管道爆裂。自来水公司查明爆裂管道长期浸泡在水沟里,导致管道腐朽,发生爆裂。维修后材料费和工时费共计1800元。住在该居民点的居民大多是困难群体,无法支付维修费用。
当天下午,李超坤和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就管道修理等问题协商未果。居民点居住的72户居民表示想上访,李超坤赶紧安抚:“大家不要冲动,我会给大家想办法的。”
维修费用不可能不给,但居民确实比较困难,怎么办呢?李超坤积极联系相关部门,通过多方协调,会理县规划建设局承担了管道的维修费用。当天晚上,水管管道修复完成,居民重新用上了自来水。
去年3月10日,会理县司法局到民主巷社区开展了法治社区宣传教育活动。李超坤认为,法律进社区是直接面向社区、面对群众,普及有关社区管理、居民生活方面的法律法规,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工程。“今年,社区还将细化法律宣传,让法律进大院、进楼栋、进居民家中。”李超坤说,社区将针对社区人口分布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法制宣传。在外来流动人口集中的辖区,开展子女受教育、社会保障、司法救济等和农民工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
科技点金 把“呆矿”变成“宇航级”
人 物:攀钢集团钒业有限公司彭一村、钒钛冶金研究所陈海军回访理由:攀西试验区首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全球招标,
攀枝花在全省17个项目中占了12个。
回访时间:1月1日
□本报记者 寇敏芳
2015年的第一天,是攀钢集团钒业有限公司例行的盘点日,生产技术室副主任彭一村在调度室指挥着12名技术员,他们带回来的结果将为2014年画上句号。
彭一村在钒业公司工作已满10年,经历了攀钢集团坐定行业产量头把交椅。2013年,攀钢以4.5万吨钒产品产能排世界首位,除了生产一线的贡献,攀钢研究院钒钛冶金研究所的研究员陈海军等科研人员成为背后产品软实力推手。2014年10月30日,本报刊发消息《攀西试验区首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招投标攀枝花收获15个中标项目分包》。
刚刚过去的2014年,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首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面向全球招标,这是国内首次以企业为主体组织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招标活动,攀钢集团拿出了“宇航级钒铝合金产业化技术”招标,希望借力市场破解科技难题。
该项目正是陈海军重点科研攻关的项目,并将在彭一村所在的钒业公司生产。宇航级钒铝合金的生产有一个完美而苛刻的要求,其中的19个元素含量要全部达标。在研发过程中,压力、温度、药品添加量等各个环节,陈海军都严格把控、细心观察,摸索实验最佳条件。
最终,钒铝合金的参数渐渐稳定下来,陈海军和同事开始朝钒铝合金的最高级别——“宇航级”冲刺。
2014年5月19日,“宇航级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省科技厅鉴定,认可该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攀钢还将产品送到德国GFE公司做监测,各项指标优秀。
陈海军希望与对方公司合作能够早日让自主研发的宇航级钒铝合金“实至名归”。他的愿望也是彭一村的心愿。新年坚守在第一线的彭一村汇总了2014年的战果,“科技攻关解决难题,我们要用自己的矿、自己的技术生产出最顶级的产品”。
政府帮忙 这个冬天很温暖
人 物:越西县竹阿觉乡如宝村沙呷组吉力衣哈回访理由:10月1日9时23分,越西县发生里氏5.0级地震,
受灾群众冬天生活得怎样?
回访时间:1月6日
□本报记者 徐登林
“我们家的新房已经完成主体施工,下一步完善厕所、厨房、院坝、围墙等配套设施,估计今年上半年就可以入住了。”在即将完工的新家面前,吉力衣哈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2014年10月16日,本报以《越西地震半月记》为题对吉力衣哈家和越西受灾群众的状况进行了报道。
去年10月1日9时23分,越西县发生里氏5.0级地震,虽然没有人员死亡,但全县有341户、1023间民房倒塌和严重损坏,吉力衣哈家5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也在这次地震中倒塌,而且,她妻子刚刚在地震前一天生下孩子,一家3口生活面临严峻考验。
地震发生后,越西县委、县政府积极做好群众过渡安置,按照“五有”标准,力所能及地帮助特困群众解决基本生活。
到目前,该县已投入交通保障资金500万元,地震应急保障资金300万元,受灾群众过冬补助资金80万元。
吉力衣哈说,地震发生后县乡干部送来帐篷、棉被等物资,以及过冬临时困难救助金3000元。
围绕住房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重点,地震后,越西县在规定时间内编制完成了《越西县“10·1”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计划总投资3.15亿元,覆盖17个受灾乡镇。
进入冬天,吉力衣哈一家在哥哥吉力衣古家寄住,干部时常前来嘘寒问暖,“政府无微不至的帮助,这个冬天很温暖。”
有住的地方,吉力衣哈一门心思用在了新房的建设上。他家的住房按照地圈梁、腰圈梁和抗震柱的要求建设,面积有90平方米。吉力衣哈告诉记者,政府安排每户倒房户补助资金3万元,其余部分自筹,他家要全部完成住房和配套设施建设,估算需资金7万元,除去国家补贴部分,自己需筹措4万元,“虽然经济上有些吃紧,但我还是想趁着冬闲,尽快在原住房地基上建起新房。”
媒体关注 幼小医保无缝衔接
人 物:西昌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南苑社区居民张刚回访理由:学龄儿童入学,医保关系如何与幼儿园作衔接?
本报报道,促使该问题得以解决。
回访时间:1月5日
□本报记者 徐登林
“感谢你们帮我呼吁,我家孩子现在随时都可以将医保关系转到幼儿园,也不会脱保。”1月5日,张刚声音里透出十分的喜悦。2014年10月23日,四川日报31版以《医保转接会脱保,转与不转都头疼》为题,反映张刚为学生转医保遭遇政策漏洞。
去年9月开学后,张刚想将孩子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转到幼儿园,可向孩子上学的凉山州机关第一幼儿园打听如何办理转接手续时,却被告之他只能将孩子的医保保留在社区,如果一定要转,孩子将脱保半年时间。
原来,2009年出台的《凉山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规定,学生按学年缴费,其缴费时间为每年9月1日至30日;其他居民按年度缴费,其缴费时间为每年4月1日至30日;未缴纳的视为中断缴费。按照此规定,张刚孩子的医保要转到幼儿园,由于该孩子已于去年4月在社区完成续费,如果9月又续费,可能会出现入学前5月至10月脱保的现象。
本报报道此事后,西昌市医保中心就此事向凉山州医保局作了书面专题汇报。2014年11月10日,凉山州医保局发文回复了西昌市医保中心。
在回复文件中,凉山州医保局作出规定,对学龄前已在每年4月1日至30日参保的儿童,先行于入学次年的4月30日前,将相关续保手续和当年个人缴费标准的1/2的医保费交到就读学校,由学校统一组织办理接续至次年9月的手续,再由学校在9月1日至30日与该校的学生一并办理续保手续,其医保待遇保持不变。
张刚说,问题解决了,他特别高兴。据悉,凉山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6个年头,一直存在社区与学校衔接时不得不脱保半年的政策盲区,因为张刚的执着反映和本报的及时关注,从今年起,数以10万计的学龄儿童不再为脱保烦恼。
“DV爷爷”镜头记录“候鸟”生活
人 物:前来攀枝花康养过冬的成都老人李华昌回访理由:每年冬天,来攀枝花康养度假的老年人达3万人次,
他们在攀枝花的生活怎么样?
回访时间:1月2日
□本报记者 寇敏芳
李华昌的DV坏了,他逢人就问,“你知道哪里能修吗”?
修不好DV,李华昌的生活就少了一半乐趣,五年前,成都老人李华昌和老伴听朋友介绍来到攀枝花过冬,老爷子把“随手拍”的爱好也带了过来。五年时间,年过八旬的李华昌拍了十几盘录影带,见证着他和老朋友的“候鸟”生活。2014年12月11日,本报刊发报道《攀枝花欲打造国家级康养试验区》,引起关注。
早晨9点过,太阳刚刚爬上山头,在盐边县城接待中心门楼的广场上,几名“候鸟”老人围坐在一起,盯着一部小DV看入了神。屏幕上播放的是2012年的他们,在相同的地方和相同的朋友,晒着攀枝花冬日里温暖的阳光。
李华昌是这段DV的“拍客”,他和老伴都是图像爱好者,李爷爷当摄像,李夫人做出镜记者。两人的镜头里都是在攀枝花的生活点滴。
来攀枝花之前,孙女教会李华昌用微信,他给自己起了一个“DV爷爷”的网名,偶尔拍一些小视频发给朋友,或者把攀枝花的阳光拍下来分享到朋友圈。
DV“罢工”之前,李华昌喜欢拍同伴们的动态。接待中心门前的空地,每天上午都有老人打木兰拳,李华昌把镜头推到老人的面前,旁边的老伴就会默契地解说:“看,他们都戴着墨镜,因为阳光太好了,不戴眼镜太刺眼”。
2013年,曾有电视台的记者去拍老年人的康养生活,李华昌的“奇货”被看上,“我给了他们几盘带子,最后播的时候,大概有1分钟的内容是我拍的。”李华昌骄傲地说。
当然更多的时候,“DV爷爷”还是自娱自乐。他的外套下有一件导演马甲,身上六七个口袋,他说,这是为了方便他放电池、磁带、DV和手机。“我要把所有的细节都记录下来,还有攀枝花的美景。”李华昌说。
新闻推荐
在盐边,旅游撞上文化产业:索玛花开,电影开拍□本报记者寇敏芳4月12日,电影《远山》在攀枝花市格萨拉生态旅游景区开机,当天恰逢第十届索玛花节开幕,天空降雪,给美丽的索玛花穿上了一件“白衣服”。游客...
盐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盐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