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心骨”种出“摇钱树”
——盐边县桐子林镇纳尔河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纪事
□本报记者 刘旭
早春的攀枝花市盐边县桐子林镇纳尔河村,漫山遍野的芒果树绽放出淡褐色的花蕾。一大早,村党支部书记冯国顺就开着自家的皮卡车直奔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工地。让他日夜牵挂的是:必须赶在4月底前让5000多亩芒果树“解渴”。
引水路上,横亘着一道200多米高、坡度达60度的山梁。冯国顺扛起长10多米、直径20厘米的管道一端,向身后的党员干部和村民吆喝一声:“抬上去!”众人抬着管子,奋力向山顶攀登……
10多年来,纳尔河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埋头苦干,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200元增长到2012年的9821元。昔日的贫困村,变成村民比着盖小洋楼、买小汽车的富裕村。
找准致富路荒山坡上种万亩芒果
3月28日,记者在纳尔河组看到,村民马芝秀家的3层小洋楼已快封顶。“花几十万元盖楼,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纳尔河村地处雅砻江河谷,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耕地只有500多亩。上世纪90年代,全村贫困人口过半。1992年,38岁的冯国顺担任纳尔河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对这位当过兵、干过农技员、做过生意的能人寄予厚望。冯国顺上任后,与村干部反复讨论形成共识:耕地太少,必须跳出耕地发展产业。
栽桑养蚕、引种雪梨、劳务输出……都没形成气候。直到去一山之隔、种芒果脱贫的金河村考察,冯国顺和村干部才茅塞顿开:因地制宜、讲求科学,才能找准致富产业。
请来专家鉴定,纳尔河气候、土质适合发展优质晚熟芒果。
“从来没种过,怕是种不好呦”……面对村民的疑虑,村党支部作出决定:党员、干部家庭带头种,村民学着种。冯国顺在支部大会上说:“脱贫致富就像打仗一样,党员干部要冲锋在前!”
自1995年起,党员干部带头向荒山坡地进军,家家种下10亩以上的芒果树。新世纪伊始,党员、干部家庭种芒果年收入少则几万元、多则一二十万元。村民们坐不住了,纷纷登门求“致富经”。
村党支部及时开展“双带动”活动,号召党员家庭每户至少带动1户亲戚和1户邻居,发展10亩芒果。党员们手把手教乡亲施肥、修枝、套袋、采摘,共创致富路。
2004年,跑乡村客运的马芝秀和丈夫卖掉长安车,向党员学芒果种植技术,3年后,芒果树挂果,年收入20万元。
如今的纳尔河村,家家种芒果,户户飘果香。芒果种植面积从2001年的200余亩增长到今年的1.25万亩,半数以上农户种芒果年收入超10万元。
富而思进“晒富会”引来村民追捧
“杨正华58万,马文英51万……”纳尔河村村务公开栏上,“2012年芒果大户排行榜”引人注目。“排行榜已经连续搞了8年!”冯国顺说。2005年,纳尔河村芒果种植面积突破2000亩,许多村民盖了新房、买了车,觉得满足了。
怎样破除“小富即安”思想?村党支部决定,每年芒果卖完后,召开“晒富会”,把当年收入前10名的种植大户请上台,向村民报收入账、讲致富经,同时公布芒果大户排行榜。
一年一度的“晒富会”成了纳尔河人的盛事。全村人津津乐道于排行榜“门槛”、“新科状元”,上榜大户成为村民追捧和效仿的“乡村明星”。
党员马文英在纳尔河村第一批种芒果,被评为2012年度市级优秀党员。“这条路是村上给我家的奖励。”马文英指着家门口的水泥路,开心地说。
2008年,马文英家种芒果收入超过30万元。就在她想“歇口气”时,村党支部公开悬赏:“谁家芒果卖到50万元,水泥路就修到谁家门口!”此举一出,家家户户憋足劲冲刺,马文英率先“冲线”。2011年,当她住进280多平方米的别墅新居,开上价值20多万元的“逍客”SUV时,村里争取县上立项,把一条2.5公里、投资60多万元的水泥村道铺到她家门前。
“修路奖大户,就是要引导老百姓做大事、创大业!”冯国顺说,从今年开始,奖励门槛将提高到100万元。
当好“主心骨”建美丽富裕新农村
时下,芒果正值开花坐果期,需及时修剪花叶,村“两委”党员干部却无暇照料自家的果园。“不能让群众的芒果因缺水而减产。”冯国顺说,春节后,他们就天天上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工地,领着村民挖管沟、运沙石、铺设管道。
纳尔河村十年九旱,为摆脱“水荒”,村“两委”发动村民建起304口水井和水池,平均每户一口。近年来,大片芒果园“爬”上荒山,村里争取到投资上千万元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成后可解决5000多亩芒果的用水问题。
6年前,纳尔河村没有一条水泥路,出山公路一下大雨就无法通行。2005年秋天,一场大雨阻断了公路,马文英家的几万斤芒果运不出去。最后,党支部组织党员人背马驮,两天才把芒果全部运出。
这件事也让村党支部下决心破解“出行难”。从2007年开始,他们通过争取项目、自筹资金、投工投劳等方式,苦干6年,硬化村组道路42公里,不仅解决了3个村民小组的出行问题,还实现了产业发展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
为解决信息不畅的问题,冯国顺多次到电信公司“游说”,终于在去年把宽带接到村里,免费向村民开放。他还召集几名回乡种芒果的大学生,筹建销售网站和营销队伍。
纳尔河村的晚熟芒果口碑好,却没有品牌,卖不起价。村党支部一边开设农家课堂教村民培育精品果,一边注册“攀枝花”牌、“二滩”牌芒果商标。2010年,纳尔河的芒果获得绿色食品标志,成功打入成都、重庆、北京、哈尔滨等大城市,收购价从每公斤2元提升到20元。
党员干部当好“主心骨”,群众致富干劲足。村里已有近30%的农户建起小洋楼,90%的农户买了汽车,有的村民还建起农家乐。
冯国顺告诉记者,他打算组织芒果大户到广西、海南乃至台湾“取经”,把芒果产业做得更强,建设美丽富裕新农村,与城里人同步奔小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通)近日,记者从盐边县获悉,该县红格大面山风电场工程项目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预计今年6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7月具备核准条件并通过核准,年底开工建设。据了解,红格大面山风电场工程装机总...
盐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