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一“结对”帮扶暖人心
攀枝花万名干部下基层、察民意、解民忧——
□本报记者 秦勇
11月26日一大早,攀枝花市地税局局长潘元昌刚来到办公室就接到一个电话。“潘局长,感谢您对我家的帮助,两个小孩才能回学校读书。”听到这个声音,潘元昌知道电话那头是盐边县渔门镇核桃箐村村民李付明。“你放心,我还将继续支持他们,直到顺利完成学业。”潘元昌说。
李付明是潘元昌的结对帮扶对象。今年8月,潘元昌解决了李付明两个小孩的入学生活困难补助金2000元,让孩子们能够正常入学。同时,攀枝花市地税局还拨付3万元支持核桃箐村修建引水渠及蓄水池,解决了该村11户村民的饮水问题。
不只是潘元昌结对帮扶困难户。今年6月,攀枝花正式启动“百千万·干群心连心”活动,县级及以上领导干部1人联系3户,县级非领导职务干部1人联系2户,科级及以下干部1人联系1户。目前,该市已有1066名干部以不同形式与2943户群众开展了联系。
万名干部下基层、察民意、解民困、暖民心,带来了山村面貌的变化,带来了干群关系的改善,更带来了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的新生活。
一张联系卡架起连心桥
周国玉是攀枝花市住建局副局长李兴尧 “万名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结对联系户,她家耕地少,又患有严重高血压,一家人感到十分无助。
“既然是亲戚了,就要经常走动,以后来城里看病什么的直接找我,卡上有我的电话号码。”李兴尧告诉她。周国玉听了,心里暖暖的。
一张联系卡,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攀枝花各级领导干部以交换一张联系卡的方式与群众结为“亲戚”,在产业发展、确定发展思路、孩子就学等方面出谋划策和落实具体帮扶措施,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走“亲戚”实施技术帮扶
近段时间,盐边县永兴镇虎鼻村村民李德珍接受了核桃、桑蚕等技术培训,很受用。“以前根本不懂这些技术,靠天吃饭。”她说。
在走“亲戚”的过程中,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邓浙林了解到虎鼻村村民文化素质偏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先进种养技术的推广,于是把加强劳动力培训作为提升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纳入帮扶规划,使村民能够掌握1-2门实用技术。
就这样,领导干部通过实地走访,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利益诉求,力所能及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下大力气帮助解决联系村普遍存在的出行难、入学难、就医难、饮水难等问题,改善了干群关系,赢得群众一致好评。
民情日记是考核的硬杠子
这几天,攀枝花市直机关工委工作人员胡婧秀又多了一项新任务:收集市级各部门 “万名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民情日记。
“别小看一本民情日记,它记录了各级领导干部走访联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情况。”胡婧秀告诉记者,民情日记将作为干部年度考核、述职、评议的一条硬杠子,确保干部联系群众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与此同时,攀枝花还将干部联系群众纳入现有“挂包帮”考核体系中,设立专门分值,及时通报,表彰先进,宣传典型,推动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成为一种常态。
新闻推荐
盐边县国胜乡通过民情调查、产业发展讨论会等形式激发各村产业发展积极性□本报记者张通4月8日,记者走进盐边县国胜乡,只见道路两旁是成片的西瓜地和蔬菜大棚,山坡上的芒果树长出淡褐色的花蕾,一条清...
盐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盐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