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汇钒钛园区跻身国家队年对于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来
【故事汇】
钒钛园区跻身“国家队”
2011年,对于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让园区企业体验了一把坐过山车的刺激。
3月,攀枝花卡耐特晶源科技年产1兆瓦单晶、多晶硅片项目签约入驻,一度让园区感到骄傲。然而,受硅业市场行情变化影响,下半年该项目即“夭折”。园区的主要出口产品钛白粉,一季度出口势头迅猛,出口量创历史新高,但5月以后市场出现波动,价格由3600美元/吨迅速下降了近1000美元/吨,不少企业钛白粉出口“熄了火”。
在市场风云突变下,有的企业却能逆势而上。四川长矶金属工业前11个月实现出口5034万美元,成为攀枝花市首个出口超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公司总经理黄美瑛说,这得益于公司近年来高度重视科技投入。
跟着市场坐过山车,园区内企业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开始着手带领园区企业图谋整体突围。
2011年,商务部在全国开展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培育工作。7月,钒钛产业园通过专家组初评,成为四川省唯一一个通过初评的基地。随后在答辩环节,专家组认为,该园区从传统产业中提升转型,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显现,产业链条配套日趋完善,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有效地推动了攀枝花钒钛产业转型升级。12月13日,“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成为攀枝花又一张高含金量的名片。
2012年,园区将目标锁定在工业总产值16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5%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园区计划引进3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30个以上,实现22个项目竣工投产,新增产能110亿元。
转型升级带来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工业经济本身。
在园区一家工业企业上班的吴成权,隔三岔五便来到镇郊安置小区看一看。“很快我家就可以搬进去了。”指着正在“长高”的新房,吴成权眉开眼笑。10年前,他还是一个靠种地为生的农民,如今和妻子在园区都有了稳定的工作。
按照规划,钒钛产业园区所在的仁和区金江镇将在“十二五”期间形成拥有10万人口的产业新城。看到规划中“活力、实力、生态、和谐”的字眼,吴成权对未来充满希望。
【人物志】
梦想“钒钛人才教育之城”
{人物:华建慧
身份: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处长
今年1月,参加完攀枝花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市政协委员、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华建慧久久不能平静。会上,他做了题为《加快职教园区建设,推动教育集群式发展,服务钒钛钢铁产业》的发言。在他看来,攀枝花完全有能力像匹兹堡成为 “大学之城”一样,发展成为“钒钛人才教育之城”。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华建慧在工作中感受到,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攀枝花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较为困难,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和水平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就地转化本地农村劳动力,还可以吸引大量外地人员来攀就业、发展和安居。
“攀枝花重点推进的钒钛、钢铁、机械制造、化工等产业,未来5年需要10万名高技能人才,这就为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舞台。”华建慧感慨良多。
去年,好消息接连传来:上半年,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申报 “钒钛资源利用技术”专业,填补了该专业在国内职业教育中的空白;下半年,该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成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这都意味着攀枝花职业教育更加紧密地围绕当地产业特色。
华建慧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协助新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
今年,攀枝花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值得关注。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已被列入 《攀枝花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攀枝花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但“目前工作落实很慢,推进力度不够。”华建慧坦言,资金、土地、机制体制等一系列问题还没有解决,必须尽快提上日程。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职业教育园区早日建成,攀枝花成为区域教育高地和人才洼地。”华建慧说。
【现场记】
上班第一天:快点,再快点
1月29日,春节大假刚过,攀枝花云钛实业公司2万吨/年钛锭项目生产车间便开始忙碌起来。“快点,再快点就好了。”一名正在安装设备的工人说,由于设备从乌克兰引进,工程进度比原计划慢,为了确保项目7月前建成投产,未到设备已由船运改为空运。
该项目位于盐边县安宁工业园区,建成投产后,将填补我国西南地区电子束熔炼生产钛锭的空白。“项目处于目前攀枝花钛产业链的最高端,对提高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延伸钛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攀枝花昆钢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段祁荣说。
段祁荣告诉记者,钛锭项目旁边计划建设钛产品加工园区,生产钛金属镜架、手表、饰品等产品,届时攀枝花人几十年的梦想——深加工生产钛产品将成现实,而钛金属更大的作用是加工成钛管等产品,用于化工、航天、海水淡化等领域。
【故事汇】
最美不过“凉荷花”
冬日暖阳下,娇艳的玫瑰、淡雅的康乃馨依然绽放在西昌市川兴镇新农村的花卉基地,不久之后,这里盛开的也许就是灿烂的郁金香。
四季花开不败的安宁河谷平原,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最适宜鲜花种植发展花卉产业,被誉为“中国花卉之乡”,鲜切花和盆花远销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甚至人民大会堂的妆点也用上了凉山的鲜花。
凉山没有因此满足,把目光瞄向“世界花卉王国”荷兰,以花为媒,第十二届西博会上与荷兰签署了 《凉山州与荷兰花卉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4项协议。凉山与荷兰的成功牵手,可以依托荷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凉山花卉质量,携手打造世界知名花卉品牌。未来5年将盛开“凉荷花”:预计凉山的花卉种植面积将扩大到5万亩,销售收入将超过10亿元。
“凉荷”合作,是发展特色农业有意义的开拓。而成凉合作更是跨越空间的携手。
2009年7月,以原西昌北工业集中发展区为起步区正式建立成都·凉山工业园区,2010年9月正式成立成都·凉山工业园区管委会。
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平台,管委会抓住成凉合作契机,加强对接,建立联动发展机制,重点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主要业务工作,扎实推进园区各项建设迅速发展。自成凉合作第一次联席会议以来,通过成凉区域合作项目推介会、火把节项目签约会、第十、十一、十二届西博会对接,洽谈项目43个,签约项目20个,签约金额达91.2亿元。已入驻项目12个,其中晶康高技术公司、成都华夏钢构等项目已建成投产。同时,凉山州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源市场,成都市相继出台了农副、土特产品包括免收入场费在内的绿色通道等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
2011年,园区成功跨入四川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行列,并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培育产业园区。当年,园区共有2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6.9亿元,较去年同期72.8亿元增长88.13%,区内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3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4家。
成都·凉山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西南最大的烟草、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基地,水电、冶金钢结构加工产业基地和攀西地区最大物流中心,“三化联动”、“两化融合”的示范区,新型绿色低碳工业化基地,区域合作的典范,城市发展的新组团、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人物志】
把简单数字看成“精灵”
名片
{ 人物:万映斌
身份:凉山州经济研究所
所长
2008年凉山 GDP突破500亿元大关,2009年GDP由全省第8位升至第7位,2011年GDP跃上千亿元台阶——作为经济研究所所长,万映斌形容这些在他人看来枯燥的数字就像精灵,能读出凉山的现状和未来。
“根据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的比例、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阶段更替等方面分析判断,凉山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他说。
凉山三次产业结构排序由“二、一、三”调整为“二、三、一”。201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94.5亿元,增长4.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第二产业增加值523.6亿元,增长23.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3.4%;第三产业增加值 282.0亿元,增长1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3%。“产业结构调整的数据表明,凉山经济是在创新中发展,转型中跨越。”万映斌得出自己的结论。
“当前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是加快发展制造业,提高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万映斌说,凉山要加快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使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推进全州经济发展提速增量、提质增效,推动全州工业化水平加速向工业化中期迈进。
【现场记】
一座产业新城崛起
“呜呜……”汽笛长鸣,又一列满载产品的列车通过专用铁路驶出厂区,1月30日,西昌市经久工业园区,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庞大的花园式现代化厂区内绿意盎然、鲜花簇拥,3条专用铁路线缩短了这个凉山深处的 “钒钛产业航母”与市场的时空距离。
这个投资超过270亿元,定位要建成“世界一流的钒制品生产企业、国内一流西南第一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的项目,是凉山工业强州的“一号工程”。
挥舞龙头,经久工业园区围绕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配套项目、上下游项目已经对接项目86个,项目总金额366亿元。随着一个个项目的落地,西昌市经久工业园区内正崛起一座产业新城。
西昌市经久乡的农民冉林才,自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开工后就在工地上务工,参与了建设,见证了崛起。他说:“建了那么多厂、来了那么多人,现在的经久简直就像一座小城市,周边的环境也变美了,我们还可以就近打工挣钱。”
【言语录】·攀枝花
攀枝花市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唐太军
单从统计数据上看,攀枝花工业化和城镇化目前均居全省前列。然而,数字背后存在的内外交通不畅,发展空间狭小,建设成本偏高,城区功能不分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城市发展。同时,城市功能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发展。因此,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加快建立起与“中国钒钛之都”相适应的现代工业体系、与“中国阳光花城”相匹配的现代城镇体系,与“四川南向门户”相符合的开放合作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环境优美和城乡统筹的重要途径。
钒钛技术专家 曾志勇
钒钛产业的发展升级还需要攻克一些技术难题:在钒产业方面,原料不足、生产过程环保压力大、产业链延伸度不够等限制了钒产业的发展规模,因此要加强钒钢种及高附加值钒制品开发,只有解决了原料和市场,才能把钒产业做大;在钛产业方面,攀西地区必须突破技术瓶颈,要在打通钛全流程工艺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攀枝花市民 王书琼
现在政府十分重视钒钛等产业发展,希望引进更多重大项目,相关企业不断壮大,使更多周边农民能够进厂打工挣钱,提高生活质量。不过,攀枝花环境污染依然很重,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企业要尽到保护环境的责任,同时政府应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为百姓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
【言语录】·凉山
凉山州委副书记、西昌市委书记 赵世勇
要实现创新发展、转型跨越,基本路径在于建设产业西昌、生态西昌、宜居西昌、畅通西昌、和谐西昌、效能西昌。
其中,建设产业西昌就是要坚持“两化”互动带动“三化”联动,全面开发开放,沿产业系统全力引进重点企业和配套项目,驱动发展区域性总部经济。全力推进经久、成凉、太和三大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城一体、园城共融,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建成功能齐全的现代产业新城。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文谱
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以建设一座厂区空气质量达标、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花园式工厂为目标,投入环保的资金超出20亿元。
凉山州经信委经济运行办主任 肖渝文
目前,凉山正制定钒钛、铅锌、铜镍、农产品加工、磷化工和稀土等六大产业发展规划。其中钒钛钢铁新材料产业发展,要实施矿山开发,钒钛加工及高端装备制造的大规模、高价值、高水平、高带动的上下游一体化的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战略,实现钒钛磁铁矿的利用从生产初级钒钛产品到下游装备制造,着力发展资源加工型企业,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技术优势。
【最新播报】
攀枝花:阳光晒热春节旅游
本报讯(刘旭 记者 张通)记者1月29日从攀枝花市旅游局获悉,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攀枝花接待游客49.88万人次,同比增长9.45%,旅游总收入逾2亿元,同比增长36.8%。
春节七天大假,攀枝花阳光明媚,日平均气温11—27摄氏度,是全省最温暖的城市。同时,整合攀枝花五个区县旅游资源的欢乐阳光节系列活动亮点纷呈,吸引了成都、重庆、德阳、凉山、昆明、楚雄、丽江等地12万人次游客到攀过春节、晒太阳。其中,以世界最大激光水幕为亮点的“米易·迷昜灯会”就吸引了近15万人次市内外游客。
凉山:200余万人逐日而来
本报讯(记者 王云)2012年春节“黄金周”假日结束,凉山旅游热潮不减。记者1月29日从凉山州假日办获悉:春节假日期间,凉山共接待游客 216.9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620.54万元,同比增长42.1%;其中,接待自驾车69076辆,同比增长10.07%。
“自驾游已成为春节假日来凉山旅游的主角。”凉山州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春节假日期间,到凉山游客多以成都、重庆、雅安、攀枝花、昆明、绵阳、德阳等周边市场的 “自驾游客”为主,占游客总人数的80%以上,旅游消费个性化、体验化、主流化、休闲化、享乐化的趋势越来越强。
历经10多年精心的打造,冬春“阳光之旅”已成为凉山旅游的著名品牌,凉山“彝族文化圣地、休闲度假天堂”的魅力正在彰显。节日期间,凉山州文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异彩纷呈,尤其是西昌市举办的礼州庙会、各种民俗活动等,吸引了众多游客。据统计,节日7天仅西昌市就接待游客152.91万人次,同比增长47.91%。
攀钢节能减排获表扬
本报讯(周军 记者 张通)近日,省政府对“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成绩突出的22家单位予以通报表扬,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攀钢不断加大工艺装备技术改造,淘汰高污染、高能耗落后产能,积极研发和推广运用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吨钢综合能耗、吨钢耗新水、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下降 39.1%、10.13%、55.75%、49.1%、59.1%、37.1%,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策划统筹 邓嗣华 詹萍 李伟 王云本版文图 本报记者 王云 张通
新闻推荐
——攀枝花市三维红坭矿业公司走新型煤炭工业化之路攀枝花三维红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四川省盐边县红果乡红果村,是以煤炭生产、煤炭洗选、加工型煤为主的中型民营企业。公司主营优质烟煤和...
盐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盐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