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数字城管:让不文明行为无处遁形

攀枝花日报 2017-12-08 07:35 大字

□本报记者 程桂英

106名数字城管监督员,全天候全覆盖采集城市管理问题;1626只监控电子眼,全方位全角度抓拍各类不文明行为……市数字化城市监督指挥中心加强精细化管理,主动协调管理城市疑难问题,全力助推攀枝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数字城管监督员在巡查过程中,对发现的小广告、小袋装垃圾、垃圾箱(交接箱)等箱体门未关闭、井盖轻微错位等问题进行自行处置,今年以来,通过“城管通”已自行处置16205件。

106名数字城管监督员

全天候采集城市管理问题

11月28日下午,监督员刘红巡查至市地税局附近时,发现人行道上有一个井盖破损,她随即拍照取证,并利用手机上的“城管通”APP软件上报。问题上报不久,她就收到结案信息,让她再去现场核查。

“我每天要走18公里左右,有的男同事要走20多公里,每到一处,只要发现存在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我们就会及时上报。”刘红说,上报的问题中98%以上得到了及时有效处理,这些问题包括乱扔乱摆乱放乱停等不文明行为,也包括井盖破损、下水道堵塞、路灯不亮等问题。

与刘红一样,攀枝花市106名数字城管监督员每天都会上街巡查。他们采用网格化分片巡查的方式,对城区公共设施、市容环境等实行全天候全覆盖信息采集。发现问题后利用“城管通”GPS定位系统定位地点并拍照,上报至市数字化城市监督指挥中心,保证城市管理中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精准定责、快速处置、有效监督。

1626只监控电子眼

抓拍各类不文明行为

11月29日,市数字化城市监督指挥中心,视频监督员徐梓嘉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只要看到乱扔垃圾、乱摆摊设点等不文明行为,便马上截图将信息上报至数字城管系统。

目前,市数字化城市监督指挥中心已与公安“天网”对接,利用1626只监控电子眼对各种不文明行为进行抓拍,内容包括乱扔垃圾、乱摆摊设点、乱张贴/摆放广告、乱堆物堆料、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放等。抓拍取证后,中心将按照数字城管案件立案及派遣业务流程,将案件派遣到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处置,处置完成后再对相应问题进行核查。

同时,市数字化城市监督指挥中心通过前期调查收集的民生信息,组织市内多家行政单位和出租车公司于今年9月25日起,开展了“生命至上、线前礼让”斑马线秩序监督行动。数字城管监督员对“斑马线上机动车未礼让行人”的现象进行现场抓拍采集,其中包括监督员在所辖网格内进行现场抓拍取证以及视频监督员在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大厅利用视频监控进行抓拍、取证。指挥中心将有违法行为的车辆基本信息,适时推送至媒体予以曝光,并将案件派遣至市公安局,由交管部门对涉事车辆(车主)依法予以处置。

截至11月20日,共采集1540起“斑马线上机动车未礼让行人”的不文明行为。自斑马线秩序监督行动以来,斑马线上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不文明现象明显减少。

新闻推荐

推进“3个3”工作法 攀枝花仁和区国税局作风大整顿见实效

自从今年3月起,攀枝花市仁和区国税局采取“3个3”工作法,开展“从我做起、从我改起”作风大整顿活动以来,该局全体干部职工呈现出增比进位、创先争优的精神面貌,形成了积极干事创业的良好工作局面。...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