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政府民间共绘产业蓝图 ——写在仁和区机械制造加工业蓄势突破之际(四)

攀枝花日报 2011-06-02 19:18 大字

□张睿 本报记者 张中 晏洁

“2009年富邦1000万件钒钛制动毂生产线落户仁和时,我当晚兴奋得不得了”。攀枝花市东林汽车制动有限公司经理梅向东竟为同行的落户而高兴。

在这奇怪的话语背后,却引出了另一段故事。梅向东本是重庆一国有齿轮厂的工程师。1994年,当攀枝花仁和区生产的一批齿轮送到他手中检验时,“我被钒钛磁铁矿应用到汽车配件生产中的魅力深深吸引,当时就觉得仁和区未来的机械加工制造业应是无比美好的”。

时间的推移,梅向东的梦想“照进”了现实。2005年以来,仁和区的机械制造加工业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个倾力打造和“6+2”产业发展目标下,不仅摆脱了手工作坊式的粗放生产模式,而且成为了仁和区具有核心地位的优势产业。到2010年,仁和区机械行业企业不仅达到66户,产值更是突破了50亿大关。现在的梅总不仅在攀枝花仁和区扎了根,他自己也成为了攀枝花人,东林也融入了仁和区机械加工制造业的大军中。

“富邦的落户,使仁和机械加工制造业有了像样的龙头,这样的龙头再多几家,我们就能建起自己的产业联盟了。”梅向东说,“打造产业联盟,形成产业航母想法的,可不只我一家企业”。在采访中,仁和区不少机械制造加工业企业都有在政府的引导下,组建产业联盟,建立机械行业协会的想法。协会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进行信息沟通,为企业之间的配套、协作提供服务,实现行业抱团发展;加强行业自律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制止行业无序竞争,协助政府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一根圆柱钢进入园区后,轴承、齿轮、车桥、悬挂、刹车片、螺丝、铆钉把这根钢柱完全消化,一点浪费都没有”。谈起2009年去柳州考察学习时的经历,原仁和区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区管委会副主任彭明学至今还深有感触。这种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不仅可以催生出地域产业特色,形成产业航母,还能带动周边众多“草根企业”的发展。

面对差距与不足,仁和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按照提高钒钛和钢铁附加值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新型制造加工业和钢铁延展加工业的机械加工制造业的目标。未来五年,仁和区将以钒钛耐磨制动毂项目为基础,带动与汽车、工程机械相配套的齿轮、齿圈、汽车大梁、后桥、钒钛刹车片和刹车盘等产品开发和产业形成;鼓励企业向总成制造、整机制造专业化发展,以产品配套生产带动产业整体发展,从而建设一个以汽车制动毂生产加工为基础、其他配件产品生产为辅的全国重要的载货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以钢铁深加工业为平台,推动钢铁延伸制品加工产业发展,依托丰富的钢铁资源和现有的技术优势,重点发展型钢、建筑材料、五金制品、矿用机械设备及配件、耐磨铸钢件、球墨铸铁和配件铸造等产品,延伸钢铁产业链。

目前,提起仁和区机械加工制造业的出路,就不得不提及技术基础薄弱、管理薄弱、研发能力薄弱这“三弱”与产品的技术含量低的诟病。

虽然,仁和区不乏东林、富邦、白云等这些掌握领先技术并具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企业。但绝大部分企业仍较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和市场开拓意识。由于缺乏自主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生产工艺流程重复,产品雷同,企业不能增加产品品种和提高产品质量,不能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不能实现装备和资源的最大效益化,而是在极小的一个市场内用价格竞争来维持生产,最终只能陷于恶性竞争、你死我死大家死的状况。

基于此情况,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设立推进科研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就成为仁和区机械制造加工业的“当务之急”。

“2020年以前,仁和区将培养、引进各类人才9000名,涉及机械制造加工业的有1500名,占总人数的六分之一”。仁和区科技局局长王鑫说。

未来五年,仁和区将依据《仁和区2010—2020年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加强仁和区机械制造加工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整合企业研发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园区的科技资源,建设支撑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建设研究开发机构和增加科技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形成一批创新产品和知名品牌,造就一批有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企业。

新闻推荐

天蓝地绿竞风流 ——钢城集团挺进环保低碳经济

□朱剑锋近年来,在攀枝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钢铁(钒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进程中,钢城集团作为攀枝花最大的地方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高度重视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努力践行环保低碳...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