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灰”到“蓝”的演绎 ——西区加快转型发展的实践(二)
□本报记者 周越 江潇
从工矿区到城市,西区经历了发展中的诸多阵痛。摈弃环境污染,就是其中之一。
经过艰辛的跋涉,如今西区在经济不断扩张的进程中向生态区建设阔步迈进。
生态建设,让古老的农村有了现代庄园的意味
5月6日中午,正值农家生火做饭的时候。沿着3.5公里的水泥路走进西区格里坪镇庄上村,整齐划一的彝家风情农房,道路两旁三角梅开得正欢,草绿得醉人,却不见炊烟。
来到村民张金芬家,庭院干净,房屋整洁。她正在炒菜,用的是沼气灶。
说起村里环境的变化,张金芬说:“我们村开展了农村生态细胞工程建设,鼓励大家建沼气池。结果真的变了样,家家户户不用砍柴割草,不再烟熏火燎,废水也归池了。” 沼气池建设让庄上村家家旧貌换新颜。而在几年前,当地村民像祖祖辈辈一样,依靠柴草生火,不仅青山被剃了“光头”,家里也终日烟熏火燎,废水乱倒。
“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
“省了劳力,净了厨房,更让妇女彻底告别了抱柴禾、蹲灶台的日子。”
这是当地农民对推广应用沼气能源,开展“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圈)农村生态细胞工程的切身感受。
庄上村开展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村民居家环境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拉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2008年开始,庄上村把以往散养的猪集中圈养,利用猪粪作发酵原料产沼气,用沼渣、沼液代替化肥农药浇田地,改良土壤,减少农业污染,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去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了6800元。
张金芬说,生态村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实惠。她家那口10立方米的沼气池所产的沼气可满足6口之家一年四季做饭、照明需要,每年可节约木柴6吨左右,节约煤电开支近千元。
“我们家沼气池一年生产的沼肥,能满足4亩果田或菜地用肥,一年至少可减少购买化肥支出300元左右。”
如今,庄上村村民幸福的生活就像一卷优美的山水画正在徐徐展开……
“过去要求村民管好垃圾,大家非常不习惯;现在,你不让村民管好垃圾,大家更不习惯。生态建设带来了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变化,村民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庄上村文书胡发元非常感慨。
生态建设,让城市紧邻的“石头山”逐渐漫起森林曲
蓝天碧水,草绿花艳,鸟语啁啾,空气清新……这是无数城市人渴盼的环境。
在人们的印象中,西区总是漫天尘埃,灰蒙蒙、脏兮兮的。而今,伴随着生态建设的推进,这一切在西区正渐行渐远,而那渴盼也不再是老百姓的一个梦。
5月6日午后,烈日如焰,记者来到西佛寺。
在海拔1300米的白岩子山南麓,近处,一台大型装载机正吊着一棵大树,一旁挖掘机在不停的填土;远处,葱郁的攀枝花树、凤凰树,鲜艳的三角梅、蓝花楹布满了大片山坡。
白岩子山是西区较为严重的无水、无土、无养分的石漠化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植被单一稀少,生态功能脆弱。一把土抓起来,几乎全是碎石。
正是在这样的土地上,西区人不但要种树,还要让树都活下来,成荫、成林,造福子孙。
“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建设生态西区、魅力西区。”
这对西区人来说,它不是口号,而是建设美好家园的动力。
2010年4月,西区启动以“山、寺、园”为主题公园的西佛寺景区景点打造,将投资1亿元左右,要把7000亩荒山林地建设成城市生态公园。
目前,该项目已投资700多万元,使300亩荒山披上绿装,树木品种达300多种;投入200余万元,铺设了给排水管道。
在造林现场,西区农林畜牧局造林绿化科科长夏世彬对记者说,白岩子山这样的土质、气候环境下植树,和攀枝花其它地区一手栽树、一手挖坑就能活的方法完全不同。在石漠化的高山贫土上种树,买一棵直径8~10公分,高2~3米的开花景观植物就需要150元,再把运土、上肥、填土、栽种加起来,就需要成本300多元。按规定,植树造林1亩地成本是180元,而在这里却要2500元左右。
“买树不如种树贵”这句话,就是白岩子山植树的真实写照。但是西区区委、区政府加快生态区和森林城市建设的决心毫不动摇。
今年,西区还将在荒山种植5000多棵树。
生态建设,让花园城市离老百姓越来越近
“如果要说西区这两年最大的变化在哪里,城市绿化就显而易见。”
家住清香坪街道路南社区的居民杨作杰提及城市绿化很是感慨:“我们小区附近景色一点也不比公园差,花草繁多,看一看养眼,走一走舒心。”
随着西区城市园林绿化步伐加快,一大批绿地、花城景观星罗棋布,许多路段的隔离带都种植了各种漂亮的植物,花园城市离老百姓越来越近。
2010年6月,西区投资400多万元,对河石坝连接线、十二中连接线、河门口沿街、河门口街心花园等10多处城市主干道及小区绿化带的绿地进行升级改造,新建花池及配套设施8500余米,升级绿化面积达26486平方米;补植凤凰树、黄花槐、紫薇等20余个品种,近60余万株。
如今,西区主干道花池造型简洁,整齐划一,池中各种花卉五颜六色、竞相绽放,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天清晨和傍晚,越来越多的市民沿人行道散步,尽享绿树红花之美。
杨作杰感叹:“城市更绿,道路更宽,夜景更靓,处处都流淌着灵动之美。”
今年,西区将斥巨资,对大水井1号安置点、玉泉广场及周边区域、政府广场及周边区域、清香坪小广场进行绿化升级改造。
区城管局的负责人说:“要让老百姓的幸福感也随之升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林莲)记者日前从市妇联获悉,今年攀枝花市学习型家庭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力争到2020年底,全市家庭的参与率达95%以上,80%左右的家庭达到合格学习型家庭标准。2010年全国命名了84个创...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