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名”教育 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市第一小学艺术教育发展纪实

攀枝花日报 2011-03-28 19:57 大字

□本报记者 曹海峰

三月的攀枝花,阳光明媚,火红的攀枝花正开得异常绚烂。

中午11时,一阵阵悠扬的二胡声从市第一小学的教学楼里飘出。五年级(2)班的教室里,数十名学生们在老师的指挥下,手持二胡,拉起了乐曲《菊花台》。虽然曲子稍显稚嫩,但是学生们依然沉浸在音乐带来的快乐中。

“每天放学前,我们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学习二胡,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二胡演奏到现在,我已经能演奏二十多首曲子了。”学生郭子航自豪地告诉记者。两年间学会二十多首曲子,他的成就得益于市一小实施的以“四名”教育为内涵的艺术特色教育。 

2002年开始,攀枝花市中小学开始陆续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课改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在2005年以前,学校就一直立足于音乐、美术教育,探索艺术教育特色发展之路。音乐和美术,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审美观和动手实践能力,保证每个学生在毕业时都能掌握至少一项艺术特长。”校长段恒如此形容艺术的“魔力”。

事实也是如此,艺术教育不仅仅丰富了校园文化,也对活跃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了极大地作用。“艺术教育应该安排哪些内容,让孩子们对艺术感兴趣,爱学习?”一小依据学校及学生现有条件,确定了以“四名”(读名著、听名曲、赏名画、学名人)为内容的艺术教育。在一小的教学楼上,每一层都有对应的艺术展示区,诸如音乐坊、美术街、名著廊和名人堂。各展区展示的是中外文学家、画家、音乐家和名著、名作,介绍一些音乐和美术常识,其中学生习作、活动开展情况和身边名人的事迹占据了绝大多数。每逢课余,学生们总喜欢在这里徜徉,感受艺术的气息。

历经多年的探索实践,一小不断加大艺术教育投入,注重科研引领艺术教育,为培养学生艺术兴趣搭建平台。学校将艺术教育纳入发展规划,制定规章制度,确保艺术教育效果。近三年间,市一小不断加大艺术教育经费投入,用于教师学习、学生培训和教学设备购置。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在开好开足艺术课程的基础上,一小坚持分类分层,施行“一班一品”艺术普及教育,让全体学生得到基本的艺术文化素质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利用校园艺术节等平台,学校力求学生人人参与文体活动,调动师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根据学生兴趣,学校逐步整合了兴趣小组,成立了比较正规的民族舞蹈队、合唱团、童雅书画社等艺术团体13个,同时,该校正在积极开发二胡的校本课程。

结合“读名著”,在每年4月开展读书节活动,一小在学生中进行“图书漂流”、“读书沙龙”和“跳蚤书市”活动,鼓励师生多读书读好书,提升师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每天下午课前,学生们有5分钟唱歌或欣赏名曲的时间,同时,每天半小时的课间活动、体育教学中也融入了舞蹈训练和教学。

在学校艺术氛围的熏陶下,学生取得的荣誉层出不穷。从2006年,学校荣获四川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美术、书法汇展二等奖开始,在2006~2008的三年间,一小学生参加省艺术人才大赛获奖达到了146人次。去年,由一小六年级(2)班组成的学生二胡队代表攀枝花参加全省第六届中小学艺术节获得器乐类二等奖。

新闻推荐

攀枝花市已实行房屋销售价格现场公示 开盘3个月内不允许上调价格

本报讯(记者江潇)记者日前从市房管局获悉,从3月1日起,攀枝花市每套房屋的销售总价、房源总套数、建筑面积等实行现场公示。房地产开发企业应保证商品房网上签约系统价格不高于现场公示价格。开盘...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