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资金撬动大发展 市财政局管好用活“四项扶贫基金”助力脱贫攻坚
□本报记者 梁芝羽
“感谢县里设立的‘四项扶贫基金’,让我致富奔康的劲头更足了!”近日,米易县攀莲镇南厂村贫困户熊玉国激动地说。
熊玉国告诉记者,2016年6月,他把县里提供的4万元小额贷款和0.5万元产业扶持基金借款,投入到养殖业、种植业上,并参加县里举办的农村实用种植养殖培训,提高种植养殖技术。3年来,他家依靠产业发展增收6万元,归还了贷款和借款,还获利1.5万元,通过双手勤劳致富,实现了脱贫。
为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在生产发展、看病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的现实难题和长远生计,2016年,市县两级财政局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了教育扶持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和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简称为“四项扶贫基金”,目前基金规模已达1.4亿元。
“我们鼓励县(区)结合实际、探索创新,用好用活现有扶持政策。”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探索实践,攀枝花市在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扶持小额信贷分险基金方面形成了一些较好的管理使用模式。
合作共赢模式。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鼓励县(区)采取抱团或依托发展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放大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的效应,实现多方共赢。
在仁和区同德镇双河村,按照贫困户自愿的原则,通过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助推贫困户脱贫增收。
仁和区同德镇双河村是省级贫困村,2016年,仁和区财政局向该村发放小额产业扶持基金11万元,用于该村发展光伏发电项目,这笔基金及时解决了村集体发展面临的资金难题,帮助双河村顺利完成了该村第一个村集体经济,2017年1月,50KW的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当年收到供电局发放电款11335.03元,截至目前已收到供电局发电款(含税)55560.54元。典型带动模式。对政治素质强、致富愿望强的贫困党员,为他们多渠道筹集家庭种养殖业发展资金,让他们发挥党员示范引领的带头作用,为其他贫困户脱贫致富带好头、领好路。
同样受益于“四项基金”的,还有米易县草场乡碗厂村四组的刘茜。2017年,刘茜怀孕6个多月时,被查出患有妊娠病毒性肝炎,8月,刘茜转入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近20天后,孩子顺利出生。住院期间,刘茜花费22.24万元,经新农合报销了13万余元,余下的9万多元成为刘茜一家巨大的经济包袱。
“当时为治病,家里欠下了不少钱。”面对记者的采访,刘茜回忆说,得知有卫生扶贫资金后,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向村两委递交了救助申请。没想到,她很快拿到6.9万余元的卫生扶贫基金救助款,“看到孩子一天天健康长大,相信只要我够勤奋努力,一定能过上好日子。”憧憬未来,刘茜充满信心。
“‘四项扶贫基金’充分发挥财政金融资金撬动作用,有效破解贫困群众上学、就医、发展产业中存在的特殊困难,加快了脱贫攻坚进程。”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项扶贫基金”成立以来,已经在快速产生效果。截至2019年6月底,全市教育扶持基金总规模3204万元,累计发放728万元,累计救助贫困人口4991人;卫生扶贫基金总规模2728万元,累计发放1041万元,累计救助贫困人口11807人;产业扶持基金总规模4175万元,累计发放3840万元,累计惠及贫困人口6802人;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总规模3934万元,撬动金融资金25447万元投入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惠及贫困人口8284人。
“下一步,财政局还将继续用好用活四项扶贫基金,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需要帮扶的村民可以直接跟我们联系。”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攀枝花冶炼史至少已有两千多年? 市老科协老专家们多方验证,称早在2000多年前本地就已经开始了冶炼
老专家们在仁和老君山长箐沟冶炼遗址考察。发掘后的米易庙门前遗址。□肖泽金本报记者胡波文/图攀枝花是闻名全...
米易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米易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