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之喜与忧
盐边、米易的首个家庭农场陆续诞生,如何发展仍需“摸着石头过河”——
□本报记者 张通
9月24日,米易县丙谷镇雷窝村,村民范方燕忙着跟成都来的蔬菜经销商谈合作。与以往菜农身份不同的是,他现在是“范方燕家庭农场”的老板。半个月前,范方燕注册了米易县首个家庭农场。
对于很多人来说,“家庭农场”还是一个陌生词汇。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概念首次出现。8月5日,攀枝花市首个家庭农场在盐边县惠民乡诞生,目前全市正式登记的共有2家。
家庭农场什么样?如何更好地发展?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喜: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
9月23日,盐边县惠民乡三源村高低起伏的山坡上,成片的芒果树挂满果实。这里是攀枝花市首个家庭农场。农场的主人邱明强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庄稼汉,拥有10亩包产地,他全部种上了芒果树,其中4亩已挂果。
今年初,在了解到外地家庭农场蓬勃发展后,邱明强萌生了通过登记注册家庭农场,让自家晚熟芒果走规模化发展道路的念头。经盐边县工商局工作人员实地查看、核准,8月5日,邱明强的“黑沙湾家庭农场”正式登记注册,注册资本金500万元。
记者看到,营业执照上注明为“个人独资企业”,经营范围及方式为“水果种植、销售”。谈及以后的打算,邱明强说,“我家还有林权地300多亩,下一步准备扩大芒果种植规模,还要搞林下经济,发展乡村旅游。”
在米易县,“范方燕家庭农场”的目标也是规模化经营,经营范围为“稻谷、蔬菜、水果、甘蔗、玉米的种植和销售”,注册资金1000万元。农场现有103亩土地,其中一部分是承包地,大部分是开荒开出来的,今年种了35亩早春蔬菜,收入近40万元。
“现在平整出来的土地近40亩,下一步要继续对田型进行调整,方便搭建钢架大棚。”范方燕告诉记者,他的梦想是将家庭农场打造成集规模化种植、机械化耕作、集约化管理为一体,发展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
攀枝花市农牧局副局长李仲全介绍,该市及区县相关部门正引导农民充分发挥光热、土地和旅游资源等优势,发展水果、畜牧和旅游等特色产业,探索并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民建设家庭农场,实现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
忧:优惠政策尚未明晰
今年,攀枝花市对家庭农场进行了调查研究。据初步统计,该市目前具有家庭农场发展条件的有360余个,经营耕地总面积约5.2万亩,2012年经营总收入6465万元。
申报家庭农场的标准是什么?攀枝花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家庭农场目前在全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地的标准并不统一。该市工商和农业部门正在联合制定家庭农场注册登记管理的实施意见,对申请条件、名称核定、经营范围等方面进行规定,文件将于近期出台。
对于家庭农场经营者来说,更看重的是能否享受到优惠政策。“家庭农场的概念虽然提出来了,但还是期待政府出台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配套优惠政策。”邱明强说,他希望能得到贴息贷款,用于扩大芒果种植面积。
对此,李仲全表示,资金是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该市将在资金扶持上向家庭农场倾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的专项资金,研究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等优惠政策。
同时,相关部门还将在技术上大力扶持家庭农场,定期开办培训班,开设田间学校,组织专家到家庭农场进行指导。“政府还要加大对家庭农场规范化发展的监督指导,对农药、化肥等使用进行监管,打响家庭农场的品牌。”李仲全说。
延伸阅读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闻推荐
攀枝花重大项目引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本报记者秦勇11月5日,攀枝花重大项目——沿江景观打造正如火如荼进行,仁和沟口大桥至啤酒广场东侧已完成总投资的38%,步道完成总量的40%,栈道完成总量的25%...
米易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易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