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本报记者贺欣文图拉近了城乡距离是米易县草场乡克

攀枝花日报 2011-10-10 14:23 大字

□本报记者 贺欣文/图

拉近了城乡距离

9月27日,是米易县草场乡克朗村二组刘大嫂家收割稻谷的日子。

“今天请来帮忙的人多,家里这点菜怕是不够,索性坐公交车进城去买点菜回来。”刘大嫂边安排边说。

临近中午,刘大嫂背着背篓出门,来到克朗村公交车站,坐上了一辆停靠在路边的从克朗村开往攀莲镇青皮村黑湾子的2路公交车,掏出1元钱放进投币箱,随意找了个座位。

“刘大嫂,你到哪里去哦?”同村一位村民与刘大嫂打招呼。

“我进城买点菜,你呐?”

“闲着没事,我到县城儿子家去耍会儿。”

刘大嫂这才发现,车上坐的大多都是本村的村民。

几分钟后,公交车发车,沿着安宁河向县城方向驶去。

刘大嫂说:“以前我们进城基本都是坐个体面包车,等候时间长不说,车费还贵,进城最少要2—3元;路途短的话,司机还不一定拉,出个门恼火得很。现在,公交车几分钟就发一班,到黑湾子票价才1元,车里宽敞又不拥挤,进城买菜不到1小时就能来回。”

“不光是买菜,我们农民进城卖菜也方便多了,蔬菜淡季菜贩子不上门,我们就自己坐公交车进城,每次挑个几十百把斤菜去卖,也要不了多少时间。”

说起公交车的好处,车上乘客纷纷举例。“有了公交车后,现在克朗村的个体面包车都少了。”

10余分钟后,2路公交车就经安宁河一桥进入了主城区。此时上下乘客开始多起来,有刚下班的上班族,有放学的学生,还有卖完菜挑着空竹筐回家的农民。

穿过主城区,公交车朝城南青皮村方向驶去。半个多小时后,公交车抵达长约11公里的2路公交车线路终点站黑湾子。

“2路公交车开行了一年多,深受沿线城乡居民的欢迎,尤其方便了城区南北两头的乡镇,低廉的票价大家都能承受得起。”当班司机龚师傅告诉记者。

居民出行更方便

27日中午,米易城北安宁路公交3路城关一小车站,不少刚放学的学生云集在站台上等候公交车。五年级学生王家蕊家住柳溪河村。在开通公交车之前,王家蕊上学放学的交通问题一度是她父母感到头疼的事情。

“以前我上学放学都是爸爸开摩托车接送,有时他忙不过来就叫我坐小巴车,他们很不放心。”王家蕊说,去年7月,开通了柳溪河村至水塘村的公交3路车,线路正好经过城关一小,这彻底解除了王家蕊父母的担忧。“现在家门口、校门口就是车站,每天我都是自己上学放学了。”

城市公交车、出租汽车、农村客运、人力三轮车,从城区到乡镇,米易的城镇居民越来越感受到出行的便利。

在县城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方红军说:“这些年米易公共交通的巨大变化,其实是城镇化进程加快的一个缩影。”

走出运营新路子

县交通局运管所副所长杨天寿告诉记者,作为2010年米易县民生工程之一,米易县于去年7月25日开通了城市公交车,进一步完善了米易县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当初在研究城市公交开行范围时,米易县依据城市远景规划方案,三条穿城而过的公交线路覆盖了东南西北已经纳入规划的城郊。“把未来城区纳入现行公交线路范围,这不得不说是政府对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颇具前瞻性的体现。”

通过吸取外地县域公交的成功经验,加上对本地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的充分论证,米易县的城市公交得以顺利开行。

“米易县城市公交的运营模式也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杨天寿说,与国营城市公交不同,米易城市公交运营模式采取经营权公开比选的方式,吸引民营汽车运输公司参与经营,政府不投入资金,完全市场化运作,所有18辆公交车也全部由运输公司按规定标准自购并具有完全所有权。

新闻推荐

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便民利民

本报讯(陈兰记者张荣裴)“出院时就可以报销新农合和城乡医疗救助,不用反复跑几个部门,方便多了。”日前,米易县攀莲镇农民马开寿说道。今年8月,马开寿生病住院10多天,花了16000多元钱,通过新农合报销和城...

米易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米易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